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厨娘(653)+番外

作者: 茶暖 阅读记录

结果到了现在,金卫国竟是要与旁国议和。

简直是丢了整个金卫国的脸,忘了李氏一族的祖训!

倘若先祖在九泉之下得知此事,只怕都要从棺材板中跳了出来,大骂他们这些不肖子孙!

奇耻大辱!

李君昊的牙齿咬的咯嘣咯嘣响。

----

又一场寒风吹了起来,将树枝上残留的最后一些树叶带到了地上、地头。

树叶经过寒风的吹拂、日头的照射,很快变得干且脆,踩上去时,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这个时候,许多农户的人便出了门,到田间地头,树林附近,拿荆条篓子扫上许多的树叶子装到里头,预备着到冬日的时候烧火做饭用,省些柴火。

夏明月这里,也在忙碌。

中央厨房已经彻底搬了过去,院子里面基本上收拾完毕,院子里头的小块土地里面早已翻整完毕,种下去的菠菜长了叶子,蒜苗发了芽,长出老高,瞧着绿莹莹的一片,在这萧瑟的冬日里,尤其显眼。

但在那地里头,有一小片地方,扣着几个窄且高的竹篓子,竹篓子上面又搭着布,整整齐齐的放在一堆,倒是比这绿意盎然瞧着更加醒目。

“这里头是什么?”范静兰有些不解地在木桶附近转悠了又转悠,百思不得其解。

第592章

蒜黄

“里面扣着蒜苗。”夏明月笑答。

“蒜苗?”范静兰指着旁边长出来的嫩绿,“这些不是蒜苗么?”

她记得,昨日刚帮着夏明月从这里薅了一些蒜苗出来,择洗干净,做成了香喷喷的回锅肉。

回锅肉的肉片肥瘦相间,煮个八成熟后切成薄薄的片,再搁在锅里头煸炒,这蒜苗便是与五花肉一并来炒的配菜,炒出来油汪汪,辛香十足,滋味可口。

而那回锅肉片更是煸炒得当,肥肉的油纸几乎尽数被煸了出来,不仅不会吃着油腻,反而吃起来有点筋道的口感,十分好吃。

范静兰吃了大半盘子,连里面的蒜苗都夹得干干净净,没一点剩下,因而她对蒜苗的印象颇深。

而现在,夏明月说竹篓子扣着的,也是蒜苗?

“是啊,那些也是蒜苗。”夏明月解释道,“这些被扣着长的,也是蒜苗,不过是不见光的蒜苗,有些地方叫做蒜黄。”

不见光的蒜苗,蒜黄?

范静兰有点不大明白,也想象不出来,“那是什么样的?”

夏明月找寻了一个最靠近墙边的竹篓子,掀开了一点布,去看里面蒜黄的生长情况,“范娘子问的还挺凑巧,这蒜黄也算生得差不多,可以开吃了。”

说着话,夏明月掀开了两个竹篓子和上面的布,将里面扣着的东西露了出来。

模样是有些像外头的那些蒜苗,也是略宽且肥硕的叶子,但比寻常的蒜苗要高上许多,无论是杆儿还是叶儿都要长上一些,且颜色也比翠绿的蒜苗浅上许多,是那种带了些鹅黄的嫩青色。

这样的嫩青色,有些像是新生出的树叶和嫩芽的颜色,给人一种春日即将到来之感,看得人心里头暖暖的。

拿镰刀将这两处的蒜黄都割下来,差不多有一大把,足够炒上两三个菜。

夏明月十分满意这蒜黄的长势和分量,且瞧着这蒜黄十分鲜嫩的颜色,当即决定一半用来炒菜,一半用来做汤。

蒜黄炒鸡蛋,两者都是鲜嫩泛黄的颜色,也都是鲜香可口的滋味,混在一起炒成一大盘,嫩嫩地吃上一口,软嫩鲜香,美味十足。

蒜黄豆腐汤,用的是鲜豆腐切成的片,油炸豆腐片切成的丝,还有豆腐丸子配上切成段的蒜黄一并煮成的汤,加上几片嫩嫩的冬菠菜叶子,用酱油、胡椒粉和香醋来提味,出锅时浇上些许喷香的芝麻香油,在这寒风凛冽的冬日里热乎乎地来上一碗,舒坦无比。

主食是大个儿的发面烧饼,再配上一些切成片的卤肉一并来吃,便是一顿丰盛的晌午饭。

一众人围着桌子,吃得津津有味。

范静兰嫌左手拿饼子,右手拿筷子,没有多余的手再去拿勺子喝汤,总觉得有些别扭,干脆将手中的发面饼子从中间剖开,将蒜黄炒鸡蛋连带着卤肉片一并都夹到烧饼里头,如此便能一手拿着烧饼,一手拿着汤勺,既能大口吃着主食和菜,又能大口喝这美味的蒜黄豆腐汤。

旁人见状,有模学样,也跟着范静兰一并都举了一个菜夹馍,一边吃一边喝汤。

就连夏明月也干脆这个样子来吃,大咬大嚼,十分痛快。

晌午饭吃得舒坦且吃了个干干净净,所有人皆是十分满足。

夏明月也是打了个饱嗝,趁着大好的日头,在那些已经拔掉了菠菜的空地里头,再撒上一些菠菜或者芫荽种子,以此来确保能持续吃到新鲜的。

正忙活着,有人来了家中。

是镖局的人,说是有人给夏明月送了两箱东西,请夏明月收下。

“是何人让你们送来的?”夏明月好奇询问。

“令我们送货过来的人是沈娘子。”为首的人回答,“沈娘子说,箱子里面有一封给夏娘子的书信,夏娘子一看便知。”

沈娘子?

莫不是是沈淑君?

夏明月心中有猜想,但还是打开了箱子,去找寻镖局人口中所说的书信。

木箱子打开,里面的东西以油纸包裹捆扎,而上面,则是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封信。

而那信封上,端端正正地写着五个字——夏明月亲启。

字体飘逸灵动,正是沈淑君的笔迹。

能命人送东西和书信过来,是不是说明沈淑君已经平安归家,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