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677)+番外
“我瞧着夏指挥使颇有威严呢。”庄翠也是咂了咂嘴,“与素日看到的夏指挥使还真是有些不同。”
毕竟她们素日看到的夏云集,是生了娃娃脸,满脸憨笑,性子耿直,浑身皆是孩童气,在夏明月跟前撒娇不断,在乌金跟前玩闹不休,俨然一个长不大的孩童模样。
现在看到这般模样的夏云集,还真是有些不大适应,也觉得与众不同。
不过这话说了过来,军营那种地方,夏云集一路摸爬滚打,又到了军指挥使的职位,必定是有许多能耐的。
这个时候的夏云集,才是寻常夏云集在外面时应该有的模样。
至于她们平日在家中看到的……
那是卸下了所有盔甲,满身满心唯有柔情的夏云集罢了。
也是合情合理!
马车继续前行,一路几乎都保持差不多的速度。
车轮滚动,吱吱呀呀,马车前进,摇摇晃晃,马车外头兵卒徒步前行之时唰唰的脚步声更是充当了白噪音,让夏明月三人很快打起了哈欠,犯起了困。
马车宽敞舒适,不但有软垫、软枕和保暖所用的小棉被,更是燃着炭炉……
这样的环境越发让人昏昏欲睡,夏明月很快支撑不住,干脆倚在车厢角落的软枕上头,舒舒服服地闭上了眼睛。
而此时的陆启言,正骑乘马匹,与李君诚同行。
李君诚本就生的浓眉大眼,在金卫国大多长相粗犷的人中显得十分秀气,此时一袭长衫锦袍,又与身着甲胄的陆启言同行,越发显得斯文儒雅。
“先前便久闻陆指挥使的大名,此时能得陆指挥使亲自护送入京,属实算我的荣幸了。”李君诚笑道。
第614章
所言属实
“二殿下言重了。”陆启言言语恭敬,“在下能担当护送二殿下入京的重任,属实是在下的荣幸才对。”
又道,“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在下又是首次担当此等重任,途中若有不足之处,还需二殿下多多包涵理解。”
“这样的话,也是我想对陆指挥使说的话,金卫国与大周国习俗不同,无论是日常饮食还是礼节方面,可以说多有出入,届时还需陆指挥使多多理解,若有不理解之处,还需多多沟通为上,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误会一旦产生,许多时候虽暂时并无什么不妥,却是就此生下嫌隙,长此以往,嫌隙生根发芽,渐渐长大,终究会成为一棵难以忽视的参天大树,届时再想拔除,便会难如登天一般。
小误会尽快解释说清,是李君诚素日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他认为的,可以用于治国和邦交的准则。
“二殿下所言甚是。”陆启言十分认同地点头,笑道,“二殿下通情达理,更是仁善通情理,想来此次和谈之事,必定能够顺利进行。”
“和谈之事,我们金卫国可以说是诚意满满。”李君诚转过脸,看了陆启言一眼,“就看大周国这边,态度如何了。”
对和谈之事的态度如何,对和谈想要达成效果的态度如何。
李君诚这话,说的不软不硬,但也明晃晃地表明了他此时的态度。
金卫国的确是要和谈,但如果你大周国想着趁此机会狮子大张口,那也是不行的。
陆启言明白其中的意思,微微一笑,“我大周国自有做事的准则,不会令人失望。”
而这个人究竟指的是大周国的百姓,还是大周国边疆的将士们,还是大周国的满朝文武,还是你金卫国上下,那就看个人理解了。
这话说了好似没说的方式,却是将陆启言圆滑的处事方式体现了个淋漓尽致,让李君诚笑了一笑,眸中的光却是晦暗不明。
金卫国上至皇室官员,下至寻常百姓,这素日的为人处事,皆是讲究直接耿直,不拐弯抹角,且以此为荣,这样的方式代代相传,甚至涵盖方方面面,连行军打仗皆是如此。
只讲进退,没有迂回之说。
大约也正是因为如此,金卫国于战事之上,即便将士身强体壮,骁勇善战,却屡屡吃了大周国诡计多端的亏。
金卫国,需要学习和改进之处,属实太多了。
李君诚心中感慨不已,许久后再次开了口,“不知陆指挥使素日里,喜欢看什么书?”
“在下素日看书比较杂,无论是兵法计谋,天文地理,奇闻异事,皆是喜欢看,若是仔细说的话,还真没有特别喜欢的。”
陆启言笑道,“大约是都喜欢的缘故吧。”
李君诚不由地摸了摸鼻子。
虽说这两边博弈,面上和气一片,但实际上要防备一番,以免被打听太多的东西去,可现在他真的不过是聊些闲话而已,就不能稍微卸上一卸你这满身的防备心,愉快地聊点天儿吗?
“那我换一个方式来问,陆指挥使在出发前看的最后一本书是什么书?”
护送使团入京是一件大事,陆启言即便年轻有为,沉稳持重,但到底也是头一回挑起这样的重任,心中大约也是颇有压力的,到了这个时候还能看的书,必定是他最喜欢,也是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书吧。
俗话说,想要成为一个人,必须要学习他的方方面面。
聪慧这种东西,脑子无法置换,一时半会儿也学不来,那至少要看看他素日看的什么书,跟着多读一读,大约也能学到些东西不是吗?
陆启言闻言,表情微微严肃起来,“二殿下要听实话吗?”
“这是自然,还望陆指挥使一定如实告知,不胜感激。”李君诚身子挺得笔直,神色也是十分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