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702)+番外
以这个由头告知那些有可能在外逃窜,伺机卷土重来的那些陶安康手下,他们大约也会因为群龙无首而不知如何是好,更因为陶安康大逆不道的想法而心生畏惧,再不敢做任何出格之事。
对于陆启言所说的这些,李君诚并不反对。
李县令便按着吩咐急忙去做事。
在别苑这里又待上了一日,而艳阳高照的天儿,也让积雪再次消融了许多。
翌日,所有人启程离开别苑,再次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
陶安康已经去世,李君诚也趁机清除了使团之中对陶安康忠心耿耿之人,现如今的议和使团相对要简单许多,也颇为听从李君诚的话,一路上十分配合,颇为安分。
总之,再启程之时,一切变得和谐且顺利。
而陆启言这边,也按着原本既定的路线,前往梅岭。
梅岭隶属荣和府,而荣和府的知府姓阮名志恒,今年已是年过四十,据说是清廉正直,在当地也颇有威望。
陆启言途径梅岭,需得在荣和府附近停留之事,派人给阮志恒送了信儿,让他安排地方好安置议和使团。
得到信的阮志恒,此时正在府衙后院的书房之中,将这封信轻飘飘地扔在了桌子上头,抿了一口桌子上的茶水,接着皱起了眉头。
上好的大红袍,滋味是不错,但是因为泡好茶之后搁置在书桌上头,他没来得及喝,现在已是有些凉,这茶的滋味,自然也差了许多。
“老爷。”身边的管家见状,急忙将茶盏接了过来,“老奴这就去给老爷换杯新茶。”
“茶是要换新茶的,这水也需换上一换才行。”阮志恒道,“不是刚刚得了几桶慧云泉的泉水么,一路运到此处,放置了这么多日想来泉水中的细沙也已经沉淀完全,只取了这泉水来泡茶即可。”
“是。”管家应声。
“再来些茶点。”阮志恒道。
“牛乳糕和水晶马蹄糕如何?”官家满脸堆笑,“这两日新得了一些凤梨酥和松子百合酥,老爷不妨也都尝一尝?”
“都是些寻常物罢了,吃得也是腻味的很,不过眼下也有些饿了,便随意吧。”
得了阮志恒发话,官家又称了声“是”,急忙吩咐底下人前去准备新的茶水和一应茶点。
很快,茶水和点心端了上来。
山泉水冲泡的大红袍,香气浓郁,而那四样点心,各个都用乳白色的瓷盘盛装,旁边以花瓣装饰,十分雅致。
阮志恒看得舒心,微微点头,抿了口茶水,拈了一块茶点入口,片刻后,长叹了口气。
官家垂手探了探身子,“老爷是为了议和使团途径之事烦忧?”
“是啊。”阮志恒顿了顿,将身子往椅子上靠了靠,“这使团一路沿着官道往京城而去,论理来说虽然从梅岭附近经过,但为考虑投宿之事,不会多做耽搁,偏生现在直接从梅岭穿过,还要歇在我这荣和府城……”
第637章
高热不退
“大约是因为那金卫国陶康来生事的缘故?”
管家猜测。
陶康来意图行刺金卫国二皇子李君诚之事,不过两日的功夫便是传得沸沸扬扬,荣和府城这里也有所耳闻。
“大约是吧。”阮志恒将手中的茶盏放下,“只是这陆启言在信中说他因一场大雪偶感风寒,现如今病得极重,途径此处想歇息几日……”
“一时还真不知道这陆启言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呢。”
毕竟现如今这荣和府城里面,可是还住着另外一个麻烦人物。
“不拘是怎样的葫芦怎样的药,只要从咱们荣和府城经过的,皆是不必担忧吧。”管家笑道。
这话说得有些嚣张。
但阮志恒却十分喜欢听。
毕竟他可不是那种在朝堂之上孤身为官之人,背后的势力,无论是那个麻烦人物,还是这位西陲军新晋军指挥使陆启言,都是惹不起的存在。
既然这般愿意在荣和府城呆上一呆,那就让他们来就是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好好会一会这陆启言,为温家探一探现如今这西陲军的底儿,看是否能够为温家所用。
阮志恒想了许久,张口道,“这议和使团到底有许多金卫国的人,入府城内居住多有不便,城外有一处庄子,乃是一位曹姓商人的住所,此人多次想要投了我的门路却始终无果,这样好的表现机会便给了他吧。”
他口中的这位曹姓商人,是一位售卖香料的生意人,全名叫做曹兴旺,此人汲汲营营,长袖善舞,可谓是玲珑剔透的妙人。
从十多岁在香料铺子里面做伙计,到现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其能力可见一斑。
而这曹兴旺虽然富裕,但泥腿出身,幼年又是到处逃荒,无本家可以帮扶,因而他手中握住的大量钱财,反而使得其成为了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的肥羊。
曹兴旺想要寻求庇护,更想谋求更多的钱财,便将主意打到了阮志恒的身上。
银钱,香料,珍宝……
数不胜数,价值千金。
这让阮志恒有些心动,但也想多看一看曹兴旺的态度。
而将陆启言一行人安置此处,若有什么事,与他阮志恒关系也不大,脱身也十分容易。
“是。”管家应声,“老奴这就着人去通传。”
“还有,这陆启言不是风寒病重么,你便着人多请上几位医术高明的大夫候着,为陆指挥使诊治。”阮志恒补了一句。
“是。”
管家再次应下。
将接待议和使团的地点放在了荣和府城外的的曹宅的消息,很快回传给了陆启言这里,甚至派了人前来接应、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