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良娣升职记(41)
庄姝不知一挑就挑了个稀罕物,长公主花房也才一株,想必她也是极喜欢的,她不欲夺人所好,正要改换山茶旁边一株牡丹花。
却听长公主已叫人记下,待她们回府,一并叫人送去平阳王府。
“山茶喜好温暖之地,如今这般寒冬腊月,要将其至于接近地龙处,待开了春,天气暖和起来便可放在室外。”
庄姝一一记下。
有庄姝在前,后人也就不再推辞,纷纷选了喜爱的花束。
一时花房内喧杂吵闹,众人煞是欢喜。
此时婢女来禀,厅中已设好宴,请长公主与诸位夫人小娘子入座。
“今日怎不见长乐郡主?”
“今日我在府外还见到成钰公主的马车,到了长公主府却不见公主。”
几个年轻的小娘子走在后头,低声私语。
见庄姝冲她们看了过来,俱都冲她瞪眼。
这几位小娘子一同在京中长大,来往频繁关系也亲厚,加之今日长公主对庄姝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她的风头太盛自然招来了不满。
穿过水榭长廊,便到了今日的宴厅。
各府夫人携自家小娘子依次入内。
厅内已有一大一小二人。
正是方才几个小娘子提到的成钰公主与长乐郡主。
“阿娘,我与成钰阿姊等你许久,你总算来了。”一个七八岁左右,扎着双垂髻的圆脸小娘子扑向瑞康长公主。
长公主
一把将她搂住道:“今日可有淘气?”
长乐群主摇晃着小脑袋:“阿瑶今日可乖啦。”她拉着长公主落座。
长公主笑着随她坐下。
众人见上首左侧坐着的妇人正是成钰公主,欲要行礼。
成钰却懒懒挥手,教众人不必多礼。
她自邙山回来后一直在府中安胎,近来觉得身体大好了,医官也嘱咐她平日可稍加走动,以便日后生产。
她得知姑母要办宴席,想着许久未出府,今日便也来凑一凑热闹。
众人依次落座,婢女们手持各式托盘,将佳肴一一呈上。
十二折花卉屏风后传来歌妓奏乐声,嘈嘈切切,幽婉动听。
席上菜肴做得极为精细,一道炙烤羊肉切做拇指大小一块,吃起来不必担心吃相不雅。
菜肴一道道呈上又撤下,七八个来回,庄姝吃得微涨,干脆放下筷箸,喝了几口热茶,身上暖烘烘的。
忽觉有一道目光在看自己,庄姝抬眼望去,是成钰公主。
二人目光交汇,庄姝抿唇微笑,这般最不会出错。
成钰撑着手倚靠在凭几上,嘴角挂着一抹肆意的笑容,毫不避地盯着庄姝。
庄姝避开她的视线,却仍觉如芒刺背。
她捉摸不透成钰公主是何意?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打过照面。
不过今日细看,公主与太子眸子长得十分相像,且二人身上无意识地释放出身居高位的凛然之气。不似瑞康长公主,看上去便是一位十分和善的长辈。
庄姝避之不及,为躲开成钰视线,她只得垂头慢悠悠呷着茶。
忽地她脑中闪过一辆四轮车,她居然忘了当初自己腿受伤依赖的四轮车是成钰公主交由王妃再送到她面前的。
想是成钰公主今日认得了她,想起了这桩事。
近来杂事多,她竟将这事忘了!
庄姝腿好之后原要亲自去拜谢成钰公主,可当时公主身体微恙已先行回了公主府。
再后来进了京,因平阳王府与公主府并无往来,她若是贸然前去拜访又不妥。
拜谢公主一事便一直搁置。
庄姝脸上不禁微热,实是她的疏忽。
她抬眸望去,成钰公主已瞥开视线,正侧头同长了郡主说话。
庄姝心下有事,便一直记挂着。
直至宴席散了,庄姝一直没有机会亲谢成钰。
天擦黑,夫人娘子们一一辞别长公主,感谢长公主今日的款待。
长公主府的下人们将各府挑出的花从花房中搬出,一道送至各府上。
“公主殿下。”公主府的马车已备好,苏茹搀着成钰正欲离开,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唤。
成钰侧腰回头,见是庄姝,她的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庄姝上前福了一礼道:“民女拜谢殿下的恩情。”
成钰勾了勾唇角,“哦?庄娘子要谢本宫什么恩情?”
庄姝忙道:“多谢殿下送来的四轮车,令民女免收日日躺在床榻之苦。”她不免又想起初受伤卧榻的日子,恐怕只有常年卧榻之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痛苦。
成钰眸光微亮,想起当日受太子之托将那大物送去平王妃处不觉好笑:“既如此,本宫便承下娘子这份恩情。”
第22章
刘磐人人赞扬的刘三郎何以成了今日这……
这日栾府马车正缓缓驶经延寿坊,忽听前方传来一阵嘈杂。
街道上,木桌木椅被掀翻一地,两边看热闹的人群更是将宽敞大道堵得严严实实。
马夫无奈只得勒住缰绳。
栾蘅听到动静,好奇地探出头向外看了一眼:“发生了何事?”
马夫说:“娘子,好似有人当街斗殴,现下马车被堵,待金吾卫将闹事之人抓捕便能过去了。”
这般闹事,金吾卫很快便会将闹事者带走。
马夫说得有理,栾蘅便又放下车帘,静静坐在马车内等候。
约过了有半刻钟,金吾卫迟迟未到,闹事之声却愈演愈烈。
按大祁法令,当街斗殴者笞二十。
栾蘅下了马车,她倒要看看是何人敢当街闹事?
筱竹与她一道下马车,车夫怕栾蘅出事,也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