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将发(123)
苏定慧道那里待外乡人极热情,哪里都不曾亏待,听说她回来的日子,还老少作伴,送了一路。
太妃听她说着,沉吟了半晌,“是……那里的人倒好……”又心中一痛,不动声色将话头岔开,笑道,“起来你阿翁医术高明,隔七八日来一回也使得。只是我看你却喜欢,王府里头没什么小辈,你既从那里回来,若闲了,常来逛逛也好,看看我这个孤身之人。”
苏定慧敏锐地察觉到她话里的一丝哀伤,本想找个借口推了的,话到嘴边,却又变成了好。
太妃一听,恰又看见桌上摆着的衣料样子,有个浣花锦,心中一动,让她上手去摸一摸。
苏定慧略碰了碰,认出这是蜀锦,但又觉得和平日见到的略有不同,色泽不算艳丽,裁成衣裙也不会过于张扬,但摸上去丝滑细腻,如一捧油从指尖流过。
她眼中的讶意让太妃看见了,太妃笑道:“这是我叫人特制的浣花锦,夏天穿上身舒服,看了也不腻。你觉得可还好?”
苏定慧点点头,“从前听人说过,但没亲眼见过这扬名汴京的浣花锦,倒长了见识。”
太妃便接道:“你既喜欢,裁了裙子后送你罢,青色配你正好,医药出身的大夫穿青,倒有杏林娘子的风范!”
苏定慧忙起身道:“多谢太妃心意,只是我常在医馆行走,多穿棉麻之衣,耐磨能洗。浣花锦却太过贵重。但若太妃所赐只呆在衣箱里头蒙尘,实在浪费心意,我即便受之也是有愧。”
太妃忙又拉她坐下,“你整日行医,难道偶尔也不出来逛逛?说这些话倒见外了。料子本就是给人穿的,不然织出来做什么?你若担心实在没合适时候穿,便每四五日来王府一趟,叫我看看合不合身。还是说,你嫌弃我这孤身之人,不愿上门?”
苏定慧呐呐无言,眼见除了要收下这浣花锦,还定下时不时便来王府行走的盟约,不由看了坐在那里的阿翁一眼。
方老爷子也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行礼道:“太妃所赐,这孩子本不该辞,但她实在也用不上,怕糟蹋了料子。至于来王府之时,也不拘什么四五日的,她若闲了,我就打发她来拜见太妃,本就是她一个晚辈该做的!太妃要是给了这贵重礼物,倒叫这孩子不敢再上门了!”
太妃高眉一挑,笑道:“老爷子,难道我是什么土匪山大王不成?收了我的礼,便要把你家孩子吓得不敢再来?”
方老爷子噎了一下,无奈道:“太妃女中豪杰,哪里是土匪可比?太妃喜欢她,我让她常上门拜见就是。”
“不止”,太妃指指那浣花锦,“过些日子我做了衣裙送到你家里,不许退回来,要穿了来做客,让我也看看俊俏的杏林娘子什么样。”
方老爷子支支吾吾的,实在不愿让自家女娘穿得漂漂亮亮的上门。
他隐隐咂摸出些门道来。
这蜀王府,于自家女娘而言,也未必不是龙潭虎穴,里头的人可都觊觎着呢。
太妃却已开始做主,叫来罗姑姑道:“正好针线上的侍女还没走,带阿慧去量量体围,将来衣裙才合身。”
方老爷子还要说些什么,太妃忙道:“老爷子,我想起来昨夜吹了风,头有些发疼,您给看看脉象,是不是风寒又复发了?”
方老爷子只好上前把脉。
苏定慧被罗姑姑请到了偏室,针线上的侍女将她团团围住,将她小心翼翼地摆正了,开始量体。
罗姑姑在旁笑道:“苏大夫不习惯?这浣花锦是可贴身穿的,所以太妃惯常是内外各做出一套来,做兜衣便要量得细致些。”
苏定慧只得忍了。
等回去时,方老爷子再三看了她几眼,欲言又止。
但最后却又都咽回了肚里去。
自家女娘既然说了一心从医,就不会走到王府里去,他应当信她。
过了三日,太妃果然派人送了套青绿色的齐胸襦裙过来,还配了青纱披帛,并送上封桃花笺。
送衣来的罗姑姑道:“这几日王爷都在外头奔波,好不容易说准了明日回来,太妃高兴,便想着办个茶宴,连范娘子也请了呢。苏大夫若不忙,也请来喝杯清茶?”
方老爷子见了,暗暗哼了声,人前却道:“阿慧,你若无事”,他刻意顿了顿,“去见见太妃也好。”
苏定慧正想问那位王爷这些时日去办何事了,便接下笺子道:“我会抽空去的,多谢太妃娘娘盛情。”
见她就应了下来,方老爷子将手一背,身一转,自看病人去了。
自家女娘定是盛情难却,才应了下来。
他坚信道。
第97章
到了次日午后,苏定慧果然换上了那身青裙,便朝王府而来。
出门前,方老爷子多次叮嘱,叫她吃完茶便早点儿回家,不要在王府里头呆太久,免得出什么事。
虽则太妃是好相处的,那位王爷看起来也并非恶人,只是终究在旁人家里,还是这益州里头最尊贵的门第,若出现半点意外,他这副老身架可扛不住。
苏定慧见他今日格外婆婆妈妈,诧异之余,也有些好笑,好生安慰了一通,这才出门坐上马车。
路上,她正想着阿翁今日异样,听见几匹快马呼啸而过,打断了思绪,顿了顿,才又捡起来。
自然还想到那位王爷身上。
他出去几天,除了临行前在阿翁面前与她辞别,没个消息给她,不由叫人有些忧心。
想着,过了差不多的时辰,马车悠悠停下,马夫在外道:“苏大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