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将发(140)
果然如他所料,这位广平世子并不想过早和蜀军对上,有意拖延。
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打算和蜀军对上。
只是……这位世子倒真和以前不同了。自从广平郡王得势,他便不再以清雅面世,性子里狂悖威重的一面露出来,不加丝毫遮掩。
不少时候,官家对这位世子流露出的忌惮,竟比对广平郡王还深。
……
益州城外的军营里,禁军的行踪已经摆在案头,每日行军几里也都有所记述。
李玄冲看了后递给罗穆,“这些人在等什么?”
罗穆快速看了一遍,皱起眉头,“卑职不明白,为什么要故意走得这么慢?广平世子身负皇命,理应觉得越快越好才对,怎么花这么多日子耽搁在路上……”
李玄冲垂眸想了想,长指在光可鉴人的桌案上轻敲,下颌微微绷紧。
罗穆见他这样,不敢打扰,静静地等在了一旁。
等了会儿,他听见人叫“罗穆”,马上越发站直了道,“王爷有何吩咐?”
李玄冲见他紧张,微微一笑道:“你注意着前方消息,有什么及时禀报,本王回城一趟。”
罗穆跟在他身后出了主帐,目送他纵马而去。
李玄冲回了王府,刚一下马就朝西厅而去,早有人一路传报,虽没有他走得快,声音却传到了西厅。
苏定慧跟在太妃身后,出了西厅的门迎他。
“怎么回来了?”太妃见面便问他。
苏定慧也看着他。
李玄冲示意了下,“母亲,阿慧,里面说。”
三人一同入了厅里,太妃去坐着了,苏定慧陪在他身边,他在铜盆里洗好了手,她递过去巾子。
李玄冲接过了,顺势把脸也抹了一把,经过她时握握她的手道:“没事,你放心。”
等到了太妃面前,两人坐在了一边,侍女们奉过茶便鱼贯而出,关上了门。
“说罢。”太妃看向他。
“禁军就快到益州了,人马不算少,最多也就七八日。这次回来,我想和母亲商议,将些粮草辎重搬到各处山寨,以做万全之备。”
李玄冲说了后,太妃点头称是,“你父王那时候就说过,若是汴京派兵前来,这个法子可用。一是禁军不可能久留,二是留下来的边军不是蜀军对手,等禁军一走,蜀地不会跟着走,总能有办法再打回来。”
“是,父王预料在先。所以还请母亲尽快去办这件事,免得战况危急,行事匆忙。”
太妃应下了。
李玄冲说完,便起身,准备走了。
苏定慧刚才一直看着他,见他的神态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像要出事,在对太妃托付着什么似的……见他要走,与他同时站了起来,仰头看着他,“王爷!”
“嗯?”李玄冲看向她,眉眼一下子放柔了。
太妃见了不由笑道:“既然回来了,不差这一时半会,我先去厨下看看晚上有哪些菜,不急你就吃个饭再走。”
她站起来,三步两步就出了西厅,绕到别处去了。
还特意叮嘱了侍女等会再进去。
李玄冲站在苏定慧面前,替她撩起头发掖到耳后,牵起她的手慢慢摩挲,“这几日可还好?害不害怕?”
“不怕”,苏定慧定定地看着他,摇了摇头,“我知道有王爷在。”
他眼中闪过一抹幽色,避开了她的视线。
苏定慧抿了抿唇,“王爷这次回来,没有事瞒我,对吗?”
他没说话。
果然有事,苏定慧暗道,她将手从他掌中抽出,又问道:“为什么要特意赶回来交代太妃去办那件事?”
见她这般模样,李玄冲知道自己瞒住了母亲,却瞒不住她,无奈地一笑,“阿慧。”
“请王爷告诉我”,苏定慧很认真地看着他,“不然——”
她咬咬牙,“我就和太妃说,不必弄什么昏礼,圣人既然赐婚,我就是蜀王妃,和王爷是一体的。王爷有什么,我也有什么,好的坏的,尽数同享。”
第111章
李玄冲听了她的硬话,脑子轰然般,似有烟火四起,直将他听得心脉潮动,看着她,心软得不成样子。
“阿慧。”
他又唤她,缱绻无比,眼中倒映着她倔强的面容,眸光如焰,似要灼伤她一般。
“昏礼要有的,总不能草率地让你成了王妃,往后若得人问起,连个成婚日子都答不出,岂不是要阿慧蒙羞?”
苏定慧脸变红了些,低声道:“王爷又说笑。”
“哪里?本王对阿慧不曾说笑,都是真话。”他又牵起她的手,带了薄茧的指腹在她柔软的指尖抚弄,爱不释手的样子。
苏定慧忍着羞,
迎着他的话道:“那好,王爷告诉我为什么一定要回来交代这些?”
李玄冲手上动作停了停。
“王爷在骗我?”苏定慧撩眼看他,眸光有些清冷。
“只是怕你担心。”他又抚弄起来。
苏定慧用力,要把手指从他掌中拿出来。
他握紧了些,“本王又没说要瞒着你。”
苏定慧这才放弃了挣扎。
李玄冲抱着她坐下,让她靠在自己胸前,淡淡道:“其实这件事,要从还在汴京时候说起。你也知道,官家膝下无子,储君之位空悬,不出意外,便是落在本王、广平郡王或是博陵侯身上。本王不想过度卷入这场纷争,所以带你回了益州。回来后,汴京方面时不时有消息传来,广平郡王在本王走后拉拢的朝廷众臣不少,即便官家那个找回的孩子还在,生母不详不说,还尚且年幼,长成亦要十来年,多数人没那个耐心。所以汴京除了官家,便是广平郡王一府的天下。本王以为这等态势至少会持续二到三年,不料那个孩子出事,储君之位仿佛越发落在了广平郡王身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