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桃将发(147)

作者: 挑灯看文章 阅读记录

苏定慧撩眼看了太妃又垂下,面对长辈,不比在那位王爷面前,比平时低了些声量道:“一切听太妃安排。”

太妃听见她这一句,高兴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忙道“说定了,可不准再反悔”,又对罗姑姑道:“听见了?咱们王爷的王妃可从庄子里养病回来了,要共同入京,随行之事,你速去准备!”

她说得直白,苏定慧却听得耳热,罗姑姑走后不久,她说要回家来收拾行李,也从西厅走了出来。

刚一出来,迎面便是夜里冰冷的风,吹得人骨缝里生寒,她情不自禁打了个哆嗦,低头,看向了自己的腿。

连她这个健全之人都觉得冷,若是那位王爷在,他腿上这几日也不知变成了何等样子,若不好,怕要疼得站不能站、坐不能坐,痛苦无比。

更别说汴京比这里还要冷上许多,对腿疾之人来说,更难捱了。

苏定慧脸上的热度渐渐消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挥之不去的担忧。

等坐车回了家,她正开锁进来,方老爷子从里头将门板一拉,直接将门打开了,“阿慧,是出了什么事?”

方老爷子见她脸色不好,单手扶着披在身上的长袍,另一只手一伸,赶紧将她拽了进来,“进屋再说!”

苏定慧被他拽了进来,门一关,才觉暖和了,勉强笑着摇摇头道:“阿翁,没事了,他在汴京打了胜战,今夜消息传到太妃手里了。后天就要动身往汴京去,我回来收拾行李,您和我们一块儿走。”

“胜了?”方老爷子咧出了笑一问,知道她不是拿这等事玩笑的性子,也明白自己是明知故问,忙道,“那好极了!前几个月你突然回来,可吓了阿翁一跳,以为出了了不得的大事,虽是安慰你难到了跟前再去忧心,到底放不下。现在可好了,你尽可以安心了!”

“是啊,我该安心,不该胡思乱想。”苏定慧喃了一句,却有些恍惚。

方老爷子见她这般,原本的激动也平息了几分,冷静下来一想,却觉得就算她不用在担心那位王爷的安危,可随之而来的,回到汴京后的局面,必然十分错综复杂,岂是常人轻易可以承受的?

那位王爷……只怕成了香饽饽罢,多少人盯着他身边的位子。

自家女娘跟着蜀王府的车驾去了又如何,若有意反悔,谁又能奈何那位王爷半分?

只是看她这副脸色,方老爷子却不忍心说出口,说来说去还是他不过一介草民,几分医术够救人,却没多大的权势,没法给她更大的助力。

苏定慧见天色不早了,他上了年纪,虽披着长袍,底下却是单薄的衣裳,便道:“我该早上回来的,偏急了些,打扰了阿翁休息。阿翁快去睡下罢,有什么明日再说。”

方老爷子只得说好。

只是看着她瘦弱离去的身影,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孩子素来懂事周全,若不是担心到了汴京后要怎么办,怎会贸然星夜赶回家,只怕心里早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就这件事,方老爷子琢磨了整天,盘算来盘算去,总没有什么好法子。直到见自家女娘收拾好了行李,正要让侍女去蜀王府知会一声,脑子一热,忙站出来道:“阿慧,要不别随王府的人走了,阿翁想了想,你和阿翁一道另行更加妥当。”

苏定慧一愣,叫住侍女,拉着方老爷子到了门后,“阿翁有旁的打算?”

方老爷子悄悄道:“你不觉得太引人注意了些?太妃还是太妃,如今却也是官家的母亲,虽然圣旨还没下,改口尊称一句太后也不算违制。你与阿翁却是平民百姓,跟在太后身边入汴京,多惹眼。要出了事,阿翁固然可以去找太妃说情,却终究不比在益州时候,太妃要顾虑的东西太多,有时也未必能保全我们,你可明白?”

“阿翁是担心被人盯着捉错处?”

“是,这难免的。汴京里头那些人什么样,你又不是不清楚……”

苏定慧见他如此为难,便安慰道:“阿翁别想太多,太妃和我说了,要我以王妃……”

还未说完,外头匆匆忙忙传来车轮声、脚步声,又传来罗姑姑的声音,

“娘子呢?”

苏定慧在里头应了声,对阿翁点点头,让他放心,走了出去。

“娘子行李好了吗?”罗姑姑见她出来,忙将在额头上擦汗的帕子往袖里一掖,行了个礼。

“姑姑不必多礼,行李都归置好了,正要派人回去说一声。”苏定慧朝她笑了笑。

“那就好,太妃在家里等得急,问了几次娘子好了没有,明日就要启程了,行李怎么还没到王府里来,奴婢劝了几次没用,便亲自坐了马车来看看情况了!”

“有心了,都在这里,包裹好了,可以当即搬上马车运去。”

苏定慧领她去看了行李,她才放下心来,招呼了王府的人,一一将行李搬上了马车。

罗姑姑上马车前不放心,又悄悄问了一遍,“那还是照说好了的,明日辰时派车来接您和老爷子?”

“是这样,没变,姑姑尽快回去罢,别让太妃等急。”

苏定慧送走了罗姑姑,方老爷子在她身后看着,见已经答应下来,没有了转机,心里头总是难安下心来。

等到次日,上了马车,他拿了医书在看,心里却还在盘算这件事,不时抬头看看自家女娘。

见她皱眉深思,忙又低下了头,悄悄叹口气,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一连走了二十来日,终于到了汴京的南熏门,方老爷子打开车窗能看见左右仪仗,接风之人不可胜数。

上一篇: 小通房她只想混日子 下一篇: 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