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将发(32)
苏定慧没法,只得坐了下来,又把了几次脉。
但和她所料不差,她对蜀王的无能为力,在这里也只是当个摆设,不如另请名医。
虽然她觉得名医也没什么用。
她学医比旁人难得的一点是断症,即病有阴阳,知是阴还是阳,即便用药不足,也不至于加重病症。但在这位王爷身上,她听脉观色,得到的只有茫然。
分不清阴阳,更别说对症下药。
但既然给了她这个时间,苏定慧也没闲着,医者仁心,活生生一个人在面前受病痛而死,任何大夫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她垂着头,细细听了他几回脉,听到后面,对他的脉象比对任何一人的都要熟悉。
她因过于认真,没察觉到耳边一缕秀发落了下来,搭在了沉睡的男人手臂上。为听脉,她将人袖子卷了起来,那缕秀发便无所遮挡地躺在男人精壮臂膀上,随着她略抬起些头,在男人臂膀上无声拂过。
他的脉息刚刚怎么那么强烈地跳了一下?
苏定慧一愣,怀疑自己听错了,低下头,更专注地听。
没错。
她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现在的脉息比之前的有力多了,虽然没刚才那一下强劲,但渐渐沉稳起来,从她的指腹一鼓一鼓地传来,一直传到她的耳中,轻轻击打着她的耳膜。
“好怪。”苏定慧喃喃自语,因为病人有了生机,激发起她与这些乱脉的斗志,准备再听。
“典府长来了!快有请!王爷有救了!大夫,你先出来罢!”罗穆惊喜的声音传来,苏定慧猛然遏制住自己再听的念头,停了下来。
所谓典府长,乃掌管王府杂事之官,既然罗穆说有救,大概是这位典府长带来了新的大夫。
她不能为了自己遇到个怪症的好奇心,误了病人救治的好时辰。
苏定慧起身,走了出去。
在她身后,原该昏迷的男人,忽然睁开了眼,看了眼她离去的背影,眼神垂下,望向自己的手臂,又黑又长的睫毛抖了抖。
是她的头发?
第23章
苏定慧走到落地罩外,离门口还有段距离,听见脚步声纷至沓来,还有药箱叮铃咣当的响动,听了听,不止两三个大夫的样子。
她赶在众人到门口前,闪到了屏风之后。
阿翁带她见过不少医界之人,若有碰过面的,见她在这里杵着,恐会生出风波。还是避开的好。
等众人差不多进屋后,罗穆领了两个进去落地罩里,其余的呆在外头等候。
趁着这个功夫,苏定慧从屏风后一绕,到了门口那里,一提衣角,走了出来。几乎脚不沾地地到了后门,王柏舟和六安正在那等她,赶紧前来问她有没有事。
苏定慧摇头,三人准备离开。
刚踏出后门,身后又传来了动静,侍女叫住了她,“郎君莫走!这里还有东西要给你!”
苏定慧紧了紧神,停步,转身。
青衣侍女跑过来,将揣着的锦囊塞到她手里,喘着气儿道:“给!您的谢仪!罗将军叫给的!”
苏定慧来不及拒绝,她已是扭过身跑了,有急事要回去办的样子。
回去的马车也是蜀王府的人安排的。
坐在车里,王柏舟好奇地拿过那个香囊看,金线丝绣的,外表看着没什么特别,他就拉开抽绳,往里头看了眼。
“金锭?”他拿了出来,托在掌心掂了掂分量,啧啧称奇,“不错,在手里还有点沉,子惠你看看。”
苏定慧接过来后,就猜出约有七八两,和三包药的重量差不多,但金锭够实,也就手掌大小。
“怪不得人家说蜀王府财大气粗,出次诊就给这些金子,多来几次你的医馆就可以加盖两层了!”王柏舟把金锭又抢回去,看过来看过去,“不会是假的罢?”
满打满算也就进去了半个时辰,蜀王的命真就那么值钱?不过人能安然无恙出来,看来是没多大事。
在他的视角看来,就是马受惊了,把人颠下来,治个跌打损伤。
“蜀王没事罢?”他问。
苏定慧摇了摇头,没和他说,只道:“给我,放回香囊里。”
王柏舟伸出手来交给她,“那你干嘛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苏定慧接过来,丢进香囊,一拉,紧紧系住了囊口。
“无功不受禄,我没做什么,人家礼这么重,不敢收。”
也是不想和他扯上干系。
真要进了鬼门关,查到她这里,只会吃不了兜着走。说不准还要去地下陪他。
苏定慧揉了揉眉心。
王柏舟见她这样,不敢多问,老老实实坐在了位子上。
马车走了会儿,苏定慧觉得有点儿不对,从铜驼街出来,不久就到甜水巷了。平日这个时辰,卖早点的铺子早就拆下铺板开卖了,现在却还听不见半点吆喝声音,相当可疑。反而有在民居里头打转的卖冰人的声音,两个铜盏子叠在一起,格愣格愣的。
苏定慧要王柏舟别出声,叫了声车辕那里和车夫坐在一起的六安,“到哪里了,六安?”
“哦!从铜驼街后面拐过来,快到了,但这里巷子都不大有名,叫什么郎官、南后的,好多人住,我记不清楚。不过路我走过,有点窄,但熟,等会就到了!”
“好,你们小心点看路,别撞到人。”苏定慧坐了回去。
没过多久,车夫要他们三个下车,自己驾车走了。苏定慧下来一看,是在医馆后头,连她这个呆过数年的人从这里进出也不过七八次,让他们在这里下车,应是不会让有心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