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将发(63)
待要正色,在他宽容的目光之下,仿佛自己只是强装出来的,在他面前装个大夫的款,若要就此认下……
她从未想要会和他有任何牵扯!
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王爷!”苏定慧狠心往后退了一步,逼着自己直视于他,“我没有觉得累或者苦,能为王爷治病,是我的荣幸。说句托大的,您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即便并非王爷之尊,若愿意让我给您治伤,我也肯的。王爷愿不计较我欺瞒之罪,真不愧盖世英雄,臣女由衷佩服!至于王爷落下的那块玉佩,臣女好好收藏了,就等着有朝一日能……”
“梆——”
苏定慧吓得一惊,没再开口,发懵地看着眼前人。
是谁?怎么办?
她无声地向他求助。
李玄冲朝她摇摇头,让她别急,一面侧耳谛听。
苏定慧不知不觉向他走近了一些,仔细听着门外动静。
木梆子又响了两声下,巡夜打更的声音从外头传来,“天高物燥,小心火烛——!”
“天高物燥,小心火烛——!”
苏定慧长长舒出了一口气,因李玄冲看着她,便对他下意识笑了下。
没事了。
李玄冲眼睁睁看着她又走远了些,药香从他的鼻端再次掠过。
他五指收紧,握紧成拳,却什么都没抓到。
“阿慧”,他意识到不能再等了,随时可能有动静让他们两个分开,有些话他必须说出来让她安心,“你放心。苏大人一行人回庐州路上,本王已经派人保护,到了庐州也有人接应,你不必担忧。还有你所说阿翁,其实本王身上的伤,或说是毒,就是经他之手而愈,等……”他顿了一顿,想到什么,五指松开了些,早晚她终归是他的,不必急在一时。又接着道:“你们有机会相见,你耐心些等,别着急!”
苏定慧本想等他说完再接着说还他玉佩之事的,听到父母被他保护时尚还能克制,听到阿翁竟然在他身边,顿时什么都忘了,只管扒上他的手臂忍着激动道:“阿翁果然还在汴京?他还安然无恙?”
“是!本王没有骗你。你只管等,到时候了你们就会相见!”
李玄冲看了眼天色,又看回她,不舍道:“阿慧,今日不早了,本王要对你说的话尽已说了,无论发生什么,只请你放心。”
“我信得过王爷!”苏定慧当即道,已经快被他带来的这个消息所产生的喜悦冲昏头脑。
李玄冲被她脱口而出的话弄得心神一荡。
但又看了眼天色,着实不早了。
他只能忍着不舍,抬了抬手臂,让她反应过来她有只手正攀在上面,待她挪开手后,怅然若失道:“那……本王先走了。”
她没有留他,只是目送他离开。
待木门开了又关上,门后只剩下了苏定慧一人。
她靠在门后他方才的位置那里,对着天上的月亮,整个人被有机会见到阿翁的喜悦包围着。
她还以为……
会出现最坏的结果。
阿翁已被人所害,不在人世。
好在阿翁还活着。
等心绪平缓些了,她取来门边的木条栓门时,忽然想到,她要对那位王爷的话并未说完,只说了一半。
而这一半,几乎与她要说出口的那些话,完全背道而驰。
可她对他根本无意,只想把玉佩还给他。
苏定慧一瞬间不安到了极点。
那么他懂了没有?懂了,为了回报阿翁解毒的功劳才做下这些,还是根本就误会了她?
她怎么觉得是后者?
……
八日后,正值官家千秋前夕,一道圣人懿旨颁布,昭告天下。
苏氏女贤淑慧质,特册为蜀藩王之妻。
随这道懿旨来到苏府的,竟还有官家所居文德殿里最受宠的内官元纪,他将宣完的懿旨一收,笑呵呵地袖了手,对刚刚站起来的苏定慧道:“小娘子有福气,能入王府之门。官家素来体恤蜀王殿下,为了这场婚事办得体面,愿在千秋日给殿下和王爷设下订婚之宴同喜,娘子可不要辜负官家一番美意呀。”
苏定慧垂头行礼,“多谢元直阁。”
垂着的脸上,已经下定了决心般,紧紧抿起了双唇。
不能再拖了。
她必须和他说清楚。
第48章
宣读懿旨的一行人走后,苏定慧当即回了自己房中,将春柳赶了出去,坐在书案后,抽出张纸就开始写起来。
感激的话拈手就来,那位王爷确实称得上仁厚,思虑周全,将父亲与母亲去往庐州的事都安排妥当了,她洋洋洒洒写了一通,表明自己定会铭记于心,以图日后报答。
还有阿翁的事。她也多谢他施以援手,让阿翁脱离了复杂的漩涡,安然无恙地呆在蜀王府。
还有她自己,也多谢他在别院布下的人手,救了她和身边人,没让她们受到马贼欺侮伤害。
但她也写了,谢归谢,自己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没半点出挑之处,比起英雄如他,是根本不堪婚配的。
再者她的心也不在嫁人上,自知并非懿旨里头说的那样贤良淑德,作为个女子她称得上品行有亏,要论对什么有心,只在学了这么多年的医术上,若是嫁与人家,掌不起中馈,不过白白占个位子,不会是个好主母,更别说王妃。
所以综上种种,她配不上他,当不了他的蜀王妃,很是遗憾,但她实在无能为力。
苏定慧几乎是一口气写完,停笔时手腕还有些酸意,趁着墨迹晾干,她又看了一遍。
看到他做了那么多事,几乎有大半页纸,她越看,速度越慢了下来,垂着眼,呼吸有些缓钝,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