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玉良缘(102)+番外

作者: 海月火玉 阅读记录

夏季有夏季的花赏,南边的湘湖居适合泛舟采莲,大家都往那儿去,因而桃林鲜少有人踏足。

此时小山坡上竟然有几个年轻男女围聚在一起。

桃林外也许瞧不见,可河道里的霍令仪看得一清二楚。

为首的男子正是骆雍,手里拿着偃月形球杖,指使他的狐朋狗友殴打地上的一个男子。

一群人当中,只有一个姑娘,她拉着骆雍求饶。

当霍令仪还在鄙夷骆雍怎么又在干这些欺男霸女的行径时,那位姑娘被他甩到地上。

这下霍令仪总算看清楚她的脸。

正是柳青骊。

她双手拱起,挡在眼睛上遮住烈阳,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又看清了躺在地上挨打那人。

不是孟玄朗是谁!?

第47章 震慑“放开她。”

柳青骊目送扁舟离开后,有些无所事事。

回到垂钓的岸边,没想到孟玄朗还在垂钓。

他看见她过来,朝她含笑颔首,但并未有上前攀谈的意思。

柳青骊只好安静回到自己的凳子坐下,与他隔了两张凳子的距离。

垂钓对喜动的人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事,但对喜静的人,却能在枯燥中找到静坐的禅意。

一左一右的二人,相当沉得住气,如两尊入定的石佛,不动如山。

有只翠鸟立在他的鱼竿上,绿豆小眼盯着上钩的鱼三两下挣脱开鱼钩,自行游去。

它歪着脑袋唧唧叫了两声,不多会也飞走了。

霍令仪插在岸边的鱼竿忽然剧烈震动起来,把两尊大佛都惊动了。

两人为了抢到一根竿撞到了一起。

柳青骊松手礼让道:“你来吧,你力气大些。”

孟玄朗并未推辞:“好。”

霍令仪的鱼竿钓上来了一只鳜鱼,膘肥体壮,是他们钓上来的鱼中最肥的一条。

大约七八斤,装进水桶里也在拼命甩尾巴。

柳青骊弯腰探脖,看着水桶里肥美的鳜鱼,笑道:“令仪回来看见这条鱼,一定很高兴。”

孟玄朗迎上她的笑脸,不由也跟着笑了:“也不知道她在河里有没有钓到。”

柳青骊笑意收敛,忽而问道:“孟公子怎么不跟着上船?”

孟玄朗答:“殿下会不高兴。”

柳青骊有些同情起他来,碰上这样手段强硬的情敌,他哪儿有还手之力。

“你很怕王爷吗?”

孟玄朗笑得温润谦和:“柳姑娘说笑了,王爷又不是洪水猛兽,我为何要惧怕他?”

柳青骊无言以对。

孟玄

朗反问:“那柳姑娘为什么不上船去?你不怕景王不高兴?”

柳青骊不知如何作答。

是怕的,他待她态度实在冷淡,而且景王心思深沉,叫人无法轻易看透。

他有那样敏锐的洞察力,叫她不敢产生任何歪心思。

在他面前,任何东西都会无所遁形。

不过也不重要了,景王心有所属。

只是可惜令仪瞩意孟玄朗,对他嘛,只有朋友间的纯粹。

人家心意相通,可景王偏偏要横插一脚,坏人好事,倒叫她可怜起他来。

柳青骊试探着问道:“景王怎么会不高兴,倒是你,令仪和景王上了船,却将你抛下,你会不高兴吗。”

姑娘家的心思犹如海底针,饶是见多了弯弯绕绕的孟玄朗也猜不出她的心思。

她为何有此一问?

她可是因为景王和令仪同游,而拈酸吃醋,用反话来告诫他?

但,不是她自己不愿上船吗?

孟玄朗沉吟片刻,转身朝向她:“柳小姐有话不妨直言,这样问我,我倒是有些听不明白。”

君子坦荡荡,他眼神澄明清朗,反倒叫柳青骊的小心试探冒出一股小人长戚戚的感觉来。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这番询问,戳人伤疤,越界了。

柳青骊惊慌失措地背过身去,掩饰住眼底的狼狈:“抱歉孟公子,我没那个意思,你不要介意。”

孟玄朗见她反应如此大,不由歉疚,是不是戳中她的心事。

“柳小姐?”

“我……我去走走,孟公子请便。”

柳青骊心乱如麻,转身疾走,不顾身后之人呼喊。

她只想逃离,离得越远越好。

不叫他看出她的难堪。

她有什么资格多管闲事,她又怎能妄自揣度他们的关系。

父亲常说,她故作聪明的样子甚是愚笨讨厌,她就是个蠢货,怎堪和这样的君子相提并论。

他一定会因为她越界的举动而憎恶她。

草坪新长出来的嫩芽如雨后春笋长势喜人,泥土虽松软,但新茬如针,每走一步都像是走在荆棘从中。

柳青骊脸色难看,像无头苍蝇一般乱飞,沿途不知撞到几个人,她忙不迭致歉。

“走路不长眼睛啊!”

路人见面前的小姑娘垂着头楚楚可怜,而自己占尽上风,语气也蛮横了起来,甚至推搡她肩膀:“跟你说话呢,抬头!”

柳青骊像只刚长大不久的雏鸟,被推出巢穴,拍着翅膀也不知往哪儿飞,尽是茫然无助。

孟玄朗及时赶来,将她拉到身后护着,“抱歉,公子,我妹妹刚和我吵架心情不好,一时莽撞撞到了你,我替我妹妹说声抱歉。”

对方见她有人撑腰,嘟囔着骂了几句晦气,才在孟玄朗几声好哄中离开。

孟玄朗转身,给她递了张帕子:“柳小姐。”

柳青骊泫然欲泣,接过帕子压着泛红的眼睛:“多谢。”

柳青骊不欲多说,但接受了他的好意,没有再转身离开。

孟玄朗与她并肩而行,漫无目的地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