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玉良缘(115)+番外

作者: 海月火玉 阅读记录

在街头游荡,不戴面具的只有少数。

她回头看向越少珩与孟玄朗二人,越少珩不知何时起戴上了面具,不辨面容。

而孟玄朗只是把面具别在脑袋上。

霍令仪出来得匆忙,忘记拿面具,于是拉着柳青骊一起在街头挑选。

街头小贩挂了整整一面墙的傩面。

凶神恶煞的鬼面,乍看下似乎都长一样,但仔细看,才发现有许多差别,霍令仪挑花了眼,左右都想要。

而柳青骊对这些可怖的面具有些怯意,不敢多看。

令仪选哪个,她也挑一个差不多的吧。

最终霍令仪挑了一个像弥勒佛一样的傩面,面具上画了繁杂的花纹,弥勒佛笑意盈盈,呆呆憨憨,削弱了几分煞气。

柳青骊见之也觉得好看,于是要了一个一样的。

交了钱,霍令仪和柳青骊不由分说的把傩面戴到了脸上。

戴上面具的人,像是换了性子。

霍令仪故意装神弄鬼探到面前吓唬她,柳青骊吓了一跳,笑着嗔她,也故意迎上去闹她。

两人打打闹闹,忽而齐声笑了起来,声若银铃,带着欢愉的音调,又笑闹着用面具相撞,像山野间的两只小羊羔以头顶撞,来表达亲昵。

孟玄朗瞧见这幕忍俊不禁,转头跟身侧的越少珩说话:“如此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叫人欣羡,殿下以为如何?”

越少珩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中一人,面具下唇角微翘:“她本应如此。”

孟玄朗忽然开口说道:“殿下今日从太庙匆匆赶回,是为了见令仪吧。”

孟玄朗下值后回家更换便服,准备应邀前往斜阳亭,忽听闻巷子里有马蹄疾驰的声音。

不多会在他屋外停下。

下一刻,他家的门就被敲响。

打开门后,便见披着斗篷兜帽的越少珩阴郁地站在门外。

他当时的脸色并不好看,目光阴沉,面容苍白如纸,嘴唇干燥不带一点儿血色,再加上脸上画的那些诡异的纹理,像是玉面罗刹重返人间。

“殿下这是?”

越少珩沉声问他:“出门?”

孟玄朗作揖致歉:“令仪邀约我去街上看傩戏,正要去赴约,恐怕今日不能与殿下习武了。”

越少珩扭着手腕,面上流露出几分好奇,问他:“街上有傩戏?本王还未曾看过民间把戏,不知与我学的宫廷傩舞有何区别。”

孟玄朗笑了笑,原本还有几分忧愁,但见到越少珩来到,心中莫名感到安定 。

“殿下是否愿意同行,相信令仪应当也会高兴殿下来了。”

“尚未来得及更衣,可否借一件新衣。”

孟玄朗这才注意到他现在还穿着祭祀繁复厚重的祭服,衣物上沾染了复杂的气味,有檀香、柴薪、硝烟、汗味,并不好闻。

太庙在盛京城外十里,也不知他是何时赶来,披星戴月,风尘仆仆,鬓发也有几分凌乱。

孟玄朗不假思索,转身将他邀进屋内:“殿下请。”

时间紧迫,无法沐浴,只能打了清水简单的擦洗。

他脸上的诡异画纹粘得十分牢固,需要特定的油才可卸去。

孟玄朗站在院子里等他,总觉得景王近来有些古怪。

从前他一直以为殿下心仪之人是柳青骊,也不曾有过一丝怀疑。

但殿下近来的举止尤为怪异。

对他莫名的敌意,突然的亲近。

而这些,全都因霍令仪而起,并非柳青骊。

特别是那日他故意与令仪动武切磋,当真是为了争个高下?

今日祭祀才刚结束,殿下为何不休息,偏要不远千里赶回来教他?

他真的如此重视他这个徒弟吗?

他觉得未必。

越少珩面对孟玄朗的诘问,避而不答。

孟玄朗久等不至,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反而神叨叨地念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殿下以为亮怀说得可对?”

越少珩忽然笑了出声,模棱两可地回答:“对,也不对。”

孟玄朗盯着面前跟他打谜语的人,不由摇头轻笑。

到底什么对,什么不对,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过他没有否认,不是吗?

那边两个姑娘已经朝前走去,也刚巧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他们只能提步跟上。

路过一家首饰铺子,柳青骊拉着霍令仪说道:“令仪,跟我进去看看好吗?我想买点东西。”

霍令仪没有拒绝的道理。

铺子里面都是姑娘,他们两个大男人对此似乎不是很感兴趣,孟玄朗婉拒,越少珩也不太乐意。

霍令仪只好挽着柳青骊往里头去,可是走到半途,她忽然折返,特意将手里的走马灯递给孟玄朗帮忙拿着:“里头人好多,我怕撞坏了,劳烦亮怀替我拿一会。”

孟玄朗并未推辞。

霍令仪也存着另一个心思,生怕孟玄朗一会戴上面具,和越少珩混淆了。

这两个人她可分不清楚,还是拿着灯笼比较好辨认。

待霍令仪走后,门外两个人好似门神一般伫立在街道上。

他们本就长得不俗,加之身侧无佳人相伴,容易招蜂引蝶,不多会便引来了几个问路的姑娘。

越少珩戴了面具,但孟玄朗没有,他后来被问得多了,也和越少珩一般戴上面具。

“还是殿下机敏。”

“拿着东西可是不好戴面具?本王替你拿一会吧。”

孟玄朗摘面具的手一顿,这样明示岂有不明白之理,于是顺水推舟就交到了他手里:“有劳殿下。”

戴好面具,走马灯自然再也没有拿回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