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缘(136)+番外
没有帷帽,她只能忍受毒辣阳光的荼毒。
冯漳忽然从身后拍了拍霍令仪的肩膀,示意道:“令仪,你和三妹妹去那边的树荫下等吧,那儿凉快。”
霍令仪正愁着呢,闻言便没有拒绝,当即拉着冯汐君跑到了树荫下歇息。
而冯漳他们则继续顶着烈日站在城墙下排队。
绿树成荫,清风拂面,树下果真凉快许多。
霍令仪见附近有摊档在卖紫苏饮,便与冯汐君商议,给他们买些止渴。
她们携手来到摊档前,平日里一文钱一筒的紫苏饮,因为节日人多涨价至两文钱,但仍然客似云来。
霍令仪与冯汐君对视一眼,她们又得换个地方排队了。
百无聊赖之际,一颗石子砸到了她的脚边。
她不由皱眉,谁家的小孩不管好!
倏地抬头,却见一位俊美青年分花拂柳,矜贵从容地从柳树后头出现。
来人双手抱胸,懒懒倚靠在树干上,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多日未见的越少珩身着锦袍,墨发高高束起,随风飘逸。
五官精致,神光似玉,站在那儿自成一派风流。
他们犹如织女牛郎隔着迢迢星河遥相望。
二人虽未交谈,只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霍令仪便明白他想做什么。
霍令仪不做他想,和身边的冯汐君说道:“我碰见一位熟友,与他说两句话,回头来找你。”
冯汐君并未多虑,只是说一会话罢了,便点头让她走了。
近处是无孔不入的蝉鸣声,远处是瓯江岸边传来的鼓乐声。
旁边的小贩打开蒸笼,包子熟香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冯汐君早膳并未食用太多,此时有几分饥肠辘辘。
可午时还未到,不能吃。
“来两个肉包子。”
“好嘞。”
小贩给来人用油纸包了两个新鲜出炉的白面肉包子。
瓦陶里传来“叮当”两声,两枚铜板淹没进一群同类中。
他与同伴转身抬头,恰好与人群里的冯汐君打了个照面。
少年咬着包子,少女捂着肚子,眼里带着对肉包子的渴望,看清楚他的面容时,少女羞愧地涨红了脸,扭头去了一边。
萧伯俞拍着身侧之人的肩膀,笑出声来:“哟,你说说这是不是缘分,这不是冯三娘子吗?”
沈昭举脸色有些不太正常,板着脸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冯汐君指了指城门下排队的兄弟几人,解释道:“我与兄长们一起来观赛,他们在排队。”
沈昭举哦了一声就没下文。
冯汐君便主动开口问他:“你们也是来看竞渡的吗?”
萧伯俞笑嘻嘻说道:“当然了,不过我们提前在望江楼上定了雅间,既然如此凑巧,不如一起去望江楼吧?”
沈昭举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用手肘撞到萧伯俞的胸口上警告他别乱来。
但萧伯俞并不搭理沈昭举,反而继续盛情邀约:“你们五个人?正巧,我定那雅间还挺大的,也都坐得下,我老早想与你兄长结交,不知冯三娘子给不给鄙人这个机会。”
冯汐君沉吟片刻:“不妨让我问过兄长们再说。”
恰好轮到冯汐君买紫苏饮,她掏出铜板,要了八个竹筒。
萧伯俞推了沈昭举一把:“哎,有点儿眼力见行不行,人家一个小姑娘如何拿得动。”
沈昭举撇嘴,转头拉着萧伯俞低声警告道:“我对她没意思,你能不能瞎掺和啊?”
“你对她没意思,就坦坦荡荡的呗,避嫌……那就是有意思,你装什么呀,我还不懂你。”
萧伯俞是他发小,对他的脾性十分了解,故意用了些激将法。
沈昭举:……
八个竹筒,冯汐君不知如何去拿。
一筹莫展之际,一双大手抢着替她拿了大半。
冯汐君手里握着两个竹筒,望着他扬长而去的背影,眼眸里升起了笑意。
萧伯俞与她并肩而行,安抚道:“他这人就是这个脾气,冯三娘子千万别怪他。”
冯汐君摇头,抿唇浅笑。
他脾气虽硬,但人还是很好的。
走了半路,冯汐君忽然想起霍令仪来,扭头四处张望要寻她踪迹。
可人潮并不拥挤的街道上,却不见霍令仪半个人影。
萧伯俞见她表情怪异,似惊慌又似茫然,便问道:“你在找什么?”
冯汐君遍寻不见霍令仪,惊慌失措地他解释道:“我表姐不见了。”
她快步回到冯漳他们身边,着急道:“二表姐不见了,她说找朋友说会话,可是现在却找不到人了。”
冯漳脸色一沉,端午是人贩子最猖獗的时候,霍令仪不见了,说不定是被所谓“熟人”趁机掳走,当即指挥道:“咱们分散去找令仪,一刻钟回到这儿集合,找不到咱们马上去报官!”
众人听闻霍令仪失踪,也都急得不行。
特别是霍珣,脸比天边飘过的云还要白。
只有萧伯俞和沈昭举两个外人最茫然也最淡然。
不远处走来一人,他长了一双狐狸眼,一身侍卫打扮,目不斜视径直走到霍珣面前来。
“霍小公子,我家主人托我与你说一声,他要与霍小姐叙旧。你们放心,我家主人会安全将她送回霍府。”
他飘然而来,翩然离去,只留下只言片语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众人面面相觑,更是一头雾水。
冯漳皱眉看向霍珣:“你认得他主子?”
霍珣脸色恢复正常,挠了挠头,哭笑不得道:“认识。要是别人,我还不放心,但要是景王,就没什么好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