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很败家,但她又太能赚了(167)
纪德本坐在椅子上神采奕奕盯着底下的这些伙计们。
秋日,小学堂的树被阳光染成橘色,看得人心里暖暖的。
“纪叔?”濮琼枝笑着走进去。
纪德本瞧见她的时候连忙站起身,眼眶湿了湿,“少东家回来了?”
“这怎么没提前说一声?咱们都不知道!”
濮琼枝笑着回应,“我也是临时决定回来,倒是父亲格外惦记您。”
这才月余未见,纪伯伯头上就生了许多华发。
“老东家人呢?”纪德本往她身后瞧了瞧。
濮琼枝摇摇头,无奈道,“父亲在京城不肯回来,不过他老人家特地叮嘱我将您带进京过年。”
“老东家定是在京城玩的迷了眼,不肯回临安了吧?”
纪德本还能不知道濮荣达嘛,年轻的时候他就整日领着少东家在外头跑,总是把这一摊子都交给他来处理。
“被您说中了!”濮琼枝忍俊不禁,“对了,翟楼这段时间有给您写信吗?”
“这小子……是许久没有来信了。”纪德本有些犯嘀咕,“我这阵子忙的很,哪里有空琢磨他呀!”
濮琼枝眼神微滞,随即笑道,“您也别太忙活,仔细身子。这些事情,交给底下的掌事们做也是一样的。”
“这小子也没给你写信?”纪德本面露疑惑,“不应该呀!他在家时,每日都给你写信的,只是隔一段时间才寄一次。”
濮琼枝想着翟楼的信,里头全都是些废话,厚厚一沓。
她并不怎么看,都是收起来装好。
只是,翟楼这次是去边陲之地做生意,那地方可不怎么太平,她有些担心……
“我给他安排的差事麻烦了些,得费些功夫。可能他没做好,一时半会儿不好意思给我来信。等过些时日我问问就是。”濮琼枝不想让纪德本担心。
更何况,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翟楼这个家伙,总是这样子,有事没事的就消失了。
……
此时,远在藩外的翟楼,正躲藏在一处角楼里。
外头刀光剑影,两拨人正在角逐厮杀。
翟楼从缝隙中看到外面的战况惨烈,一双眸子微微颤动。
等两边人死的死伤的伤,他吹了一声音调怪异的口哨。
很快,从四周涌现出一小队穿着土色衣袍的死士。
他们循着翟楼的令,快速将这些人解决掉。
“王子,找到了!”其中一人翻出一块花纹奇特的石头,递交到翟楼手上。
翟楼掂了掂石头的重量,扫了眼四周,吩咐道,“撤。”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不知从何处飞来密密麻麻的暗器……
“糟糕,中埋伏了!”其中一亲信将翟楼扑倒,护在身下。
……
濮家。
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大家伙都知道。
虽然也都收到了报平安的消息,不过亲眼看到少东家平安归来,众人才算是狠狠松了口气。
“少东家,您没事儿就好。怎么不见老东家人呢?”蒋大厨心心念念。
老东家这阵子也不知道吃的如何了。
濮琼枝又给他们解释了一遍她父亲不肯回来的缘故。
“蒋叔,你们这回随我进京吧。”
“京中有伯府的庄子,地方很宽敞,再不行我置办一处宅子。”
“哎!少东家和老东家在哪儿,我们这些人就在哪儿!”大家伙没什么意见。
他们好多都无父无母,有的连儿女都没有。
对他们来说,濮琼枝和濮荣达就是他们的亲人,濮家就是他们的家。
大家伙还想问问她开封府发生的事情,不过瞧见她露出些许疲态,也都体贴地没有开口。
濮琼枝一路上应付九皇子,也确实有些乏累。
有时候,她觉得跟这样的男子相处,就好像心智在受刑。
看不出来哪里伤到了,但是就莫名地痛不欲生。
……
第二日一早,濮琼枝出发去了布坊。
这是她的头一件事。
布坊的管事,姓孟的,瞧见她的时候,老泪纵横。
“少东家,小人……没有脸见您!”他面露哀戚之色,欲语泪先流。
濮琼枝将人扶起来,“逝者已逝,咱们还得替他们撑着。”
“小杏子的家人都安顿好了吗?”
“少东家放心,全都按照您信中说的安顿好了。小杏子命苦,家里头穷,小人实在心怀愧疚,看不得这样的事情,也多添了一些银钱贴补。”孟掌事说着话的时候,带着浓浓的自责。
“若是我没有让小杏子单独守夜,他也不至于被卷入这场是非……”
“我原本该多安排人将他送进京的。”濮琼枝声音有些低,“带我去看看吧。”
孟掌事领了濮琼枝穿过几道巷子,去了一处小院子。
虽然地方算不得多精致,但是对于一家人生活来说,已经是极舒适的了。
“你们是什么人?”一个小豆丁在门口警惕地看着来人。
里头,咳嗽的女人听见了,喊了一声,“小栗子,是家中来人了吗?”
“桂花婶子,我来瞧瞧您。”濮琼枝探了个脑袋进去。
桂花见是她,挣扎着要起来,“少东家!您怎么来了?这……让您看笑话了!”
“都是自己人,什么笑话不笑话的!少东家牵挂你的身子,来看看。”孟掌事连忙上前搀扶她坐起来。
第82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屋子内算不上整洁。
虽然没什么陈设,但日常用的物件也不少,全都杂乱地四处摆放着。
桂花面色窘迫,“这……也没有好招待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