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很败家,但她又太能赚了(184)

作者: 肃懿 阅读记录

“那夫人为何要夸赞他呢?”晏儿奇怪。

濮琼枝耸肩,“他乐意听,我就夸给他听咯!”

“他的话本子还是写的极好的,瞧如今的生意火爆,也有他一份功劳~”

“夫人真是深谋远虑啊!”晏儿目瞪口呆地感叹道。

濮琼枝笑了笑,“走吧,去瞧瞧三楼的热闹!”

三楼,餐霞饮露。

这样的说法在大梁还是十分盛行的。

很有一批自诩清流雅士之人,非常尊崇这种修身养性之道。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此句出自《离骚》,其中的木兰和秋菊也都是高洁之物。

大致表达了一种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

濮琼枝知道大梁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孤高清傲之人。

她自然很会投其所好!

所以这层楼的主题就是餐霞饮露。

“有道是主雅客来勤,你这算是出奇招了!”公孙瀛一早就在三楼定了厢房。

这几日,她整天都在三楼待着,就是想多瞧瞧大梁未来的支柱!

“殿下怎么不在五楼或是四楼瞧?”濮琼枝问了一句。

她特地安排了人,将写的还不错的文章抄录在三楼中间悬挂的绢布上。

路过的人都能够清楚地看到上面的内容。

而每有一道菜获得这样的诗作,有佳句时,则抄录成巨幅的大字,直接从三楼放下去,悬挂半个时辰,让整个瑞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四楼五楼,自然是视角更佳。

公孙瀛解释,“这儿听的清楚些!更何况,我也想尝尝三楼的风味!四楼五楼虽好,却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非得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这些诗句怎么出来的,才有意趣啊。”

“殿下可对上门口那对子了?”濮琼枝揶揄道。

公孙瀛想起这事儿,瞬间没好气地说道,“自然!你这规矩,对我都不例外!真够可以的!”

“噗嗤。”濮琼枝忍不住笑了,“这才是高风亮节啊!”

二人说笑间,外头一阵骚动。

随后,只见有小厮抬着两卷布轴由上而下亮出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公孙瀛念出来,当即起身鼓掌叫好,“好诗!”

她高呼了一声,“小二!这是哪道菜?给我来上一份尝尝!”

“是!不过实在不好意思,您得稍微等一会儿,眼下后厨要这道菜的人爆满呢。”小二指了指上头,面上是愧疚之意。

公孙瀛眉心一拧,但最终也没说什么。

一旁的濮琼枝把这一幕瞧在了心里。

二人就这么等着,等着,过了不知道多久,总算上了这道菜。

“客官,这菜品已经上到位,这道菜,刚刚更名‘暗香汤’,您慢用!”小二笑眯眯地说着。

公孙瀛摆了摆手,示意他先退下,这才看向那道汤饮。

“原来是绿萼梅的甜饮子,做的真漂亮!”她抬了抬眼,“还真是餐花饮露的。”

“这道菜若是放在宫里,定有不少娘娘追随喜欢!瞧着就像长生不老的仙女儿绝食五谷后喝的!”

她说笑了一句,回味起刚才的诗句,“不过,有方才那句诗,总觉得能咂摸出别样的滋味来!瞧着芳香扑鼻!”

碗中是几朵绽开的绿萼梅,保留了花瓣的形状。汤饮色泽清亮,有股淡淡的梅花香气。还有一些其他颜色的花瓣碎点缀颜色,看着很有食欲。

“这正是这道菜的初衷。大梁文人向来喜爱梅花,喝梅花饮也能去一去内心的浊气,涤荡身心。”濮琼枝解释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公孙瀛尝过后,咏诵了一首诗,“暗香汤,雅!饮过后呵气如兰,口感上齿颊留香,妙极了!”

见她是对这道菜极其满意,濮琼枝莞尔一笑。

很快,又有诗句展示出来——

“雨肥碧涧落花水,风瘦青松啼鸟枝。”

这道菜取名碧涧羹,以芹菜制成,有归田园的意向追求。

也是大梁一部分文人的追崇——隐于山林,享受自然之趣味。

“细思梅蕊晚香浓,争似柳梢春色早。”

这首《玉楼春》命名的晚香玉羹,更是绝佳!

原本是以一种名叫晚香玉的花朵制成的餐羹,可这句,“细思梅蕊晚香浓,争似柳梢春色早”,也点了今日的主题——

各花入各眼,哪个都有自己的好处!可以像梅蕊一般,大器晚成,一枝独秀,静静等待着自己的花期,也可以同柳梢一样,争个早春,崭露头角!

公孙瀛愣是坐在这里边吃边听,直到没忍住打了个饱嗝儿都不舍得离去!

濮琼枝这边看够了热闹,又四处瞧了瞧。

见大家都还算尽兴,这才放下心。

她更是想出奇招,将有才之士的名字抄录牌子展示于门外,替他们扬名。

这些诗句也依样送到了书肆编撰成册,供往后的宾客点菜一用。

除此之外,濮琼枝更是招呼孙十三他们,将这些诗句编成童谣在大街小巷传唱。

这种无孔不入的手腕,公孙瀛也不由得敬佩!

等到接近宵禁,酒楼中的宾客也悉数散去,濮琼枝才召了大家来。

“您诸位今日也辛苦了,这个月的月俸依样的翻倍!”

众人一听,面上一喜,“多谢少东家!”

“这是诸位应得的!不过,我还是有些话要与你们叮嘱。”

“当初去对面悦来客栈时,我没觉得有什么好的,只一件事深有感触——客人的感受至上。”

“若是旁人,知道自己点菜得先等上头的人吃完,可能确实也不会有太大情绪。”

上一篇: 小通房她只想混日子 下一篇: 光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