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很败家,但她又太能赚了(57)
她不是什么宠惯孩子的。相反,她对儿子一向严厉,这才没发现儿子在书苑吃不饱……
可她也知道,德行修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得有好的环境。
她是铁了心要将儿子送进梧桐书苑的。
濮琼枝看向她牵着的儿子,“你想去梧桐书苑读书吗?”
“我……”小孩半晌才嗫喏出声,却十分犹豫。
乔氏没想到儿子竟然是这个反应。
她有些着急,推了推他,想让他答应下来。可孩子没有动作。
濮琼枝看向乔氏,语重心长道,“世子夫人,令郎是靖康公府的小少爷。花草唯有在适宜的环境才能生长,人也一样。若是他去梧桐书苑读书,或许他的朋友玩伴会笑话他,亦或者……他和其他同窗关系会很差,互相看不上彼此也是有的。”
“可是……”乔氏有些急,“孩子还小,不懂事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总得替他做打算吧?”
“眼下书苑也不是招学生的时候,咱们给孩子一点时间,好吗?等到时候,让令郎参加书苑的考试,这样也算你情我愿。”
听了濮琼枝这话,得知她不会阻拦儿子入学,乔氏也总算松了口。
送走这二人,南宫华看着一旁悠闲赏花的夫人,“真要收?”
他可记得清楚,这位可是将来京都的四小霸王之一。
“是啊。妾身向来重诺。”濮琼枝没有详细说明,只是瞧着心情不错。
这会儿收了小少爷,免不了要生事端。如今可是她的第一批学生发力的时候,怎么能耽误在这上头呢?
下回招学生,省试、解试也该考完了。到时候梧桐书苑水涨船高,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第51章 书苑考试
梧桐书苑的考试。
这是书苑开学以来,第一回 较重要的考试。
与之前的检测不同,这次夫子们的考题也更难,已经接近科考的程度。
文章不再是简单的命题,而是截搭,即将两个不同出处的句子重新组合,以此命题。其他测试也纷纷都上了强度,尤其算学一门更是难。
“原本夫子们想着书苑背后的温淑安人要来观考,按说应该适当放低难度。”常心远说着,无奈地叹口气,“可山长却不同意,认为此举非正人君子所为。”
骆山长的理由也很充分。
学生们的水平瞒得过一时,最终还是要科举场见真章。
若是有了落差感,更是得不偿失。
既然是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倒不如以学生为主。
还是要看看学生们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接下来的时日也好针对性地讲学。
濮琼枝观考是在武试那日,而非文试。
“这便是了,学生们的卷子,安人来看看。”常心远拿了一些来。
濮琼枝能看到已经批阅出来的卷子。
其中许正卿的诗赋写的实在是精彩,字也好。
她家小侄儿的稍微逊色一些,小小年纪太狂傲了,倒是墨义不错,条理清晰,鞭辟入里。
这些整理出来的卷子的,大约就是这批科考的苗子了。
“这些孩子原本就有些底子,若是再潜心筹备,今年的解试是没问题的。至于明年的春闱,恐怕就只有许正卿和嘉玉两个了。”常心远如实说着。
杜月寻瞧着许正卿这孩子是个不错的,“许正卿得好好栽培,起码春闱得出来一个!”
听说他家中父母双亡,只有个病重的祖父和年幼的妹妹,平日里都是骆山长拿自己的束脩贴补。
“您放心吧,我们几个夫子商议过,大概心里都有数。”常心远笑得一脸深意。
杜月寻看了看她的神色。
她还是头一回在这个人脸上看到这种胜券在握的傲然。
不过也是。若非先前条件困难,这样有才学的女子又如何肯弯腰呢?
不管如何,只要最后能得到想要的就好。
“夫子想来也得到消息了?”她小声询问。
常心远不明就里,“不知安人说的……是什么消息?”
“陛下似乎有意开制科。”濮琼枝声音压低了许多。
制科是朝廷需要用一些特殊的人才,便会额外增设的科举考试。
时间虽不确定,但却是个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对于那种科考无望却有偏才的人来说。
这消息是昨儿她从伯爷那里听来的。虽然不知道伯爷是从何得知,不过看他满脸笃定,她还是决定提醒一下自家书苑,提早准备准备。
“安人!这消息靠谱吗?这是好事儿啊!天大的好事儿!”常心远高兴疯了,向她佐证。
濮琼枝摇摇头,示意她淡定,“暂时还不确定,但是咱们可以筹备。”
“好,这事儿我一定和山长、诸位夫子说明。”常心远神色凝重了几分。
若这消息是真,那书苑内又多了几个可栽培的好苗子。
她们书苑办的艰难。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全是大家卯足了劲,顶着外头的流言蜚语坚持。
“此事莫要往外说。”濮琼枝给她点了一句。
常心远自然知道,这种时候谁先得了消息就占据先机的事情,肯定得憋在肚子里。
随后,二人来到书苑的后院。
那里濮琼枝让人开辟出一处演武场,供武举的学子们习武用。
其余的孩子们每隔几日也会抽出空来习武,权当是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今日武举学子们考试——骑射、步射、举重等。
照理来说,武举还要考兵法,不过这些濮琼枝也不懂,只是听了个乐。
不过濮琼枝今儿也算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