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光明世界(163)

作者: 大姑娘 阅读记录

魏寅道:“皇帝身体欠安,恐没多少时日,应是有这方面考量。”

林婵斟酌道:“太子继位却也水到渠成。”

魏寅道:“只恐有人要抽刀断水。”

三人沉默半晌,乔云云道:“过两日,魏公公别院要办宴席,以来帖儿命我作陪,我去探探口风,再告知你俩。”

林婵道:“不去罢!我与魏公公打过交道,十分凶恶狡诈,你没必要......”

乔云云打断道:“不必劝我,我自有主张。”魏寅没多话。

吃过酒后,林婵见月挂枝梢,起身告辞,魏寅也跟随出来,护院牵来马,林婵想想问:“你可欢喜乔云云?”

魏寅微怔,淡笑道:“陈娘子可真爱管他人闲事。”

林婵追问:“可想过沉冤昭雪,万事平定后,娶她为妻?”

魏寅翻身上马要走,林婵一把抓住他的腿,不悦道:“怎不理人呢?我要听个明信儿。”

魏寅俯首瞅她,她仰脸看他,他有些恍惚,仿若数年前,一个青葱般的女孩儿,双手掐腰,满面娇憨天真,冲他嚷嚷:“哥哥你去哪儿?不带我一道去么?”

他抬头,乔云云倚在窗前,也在瞧他。他忽然苦涩咽喉,扬鞭朝林婵甩来,林婵唬得松手,鞭子落在马腹,箭般窜了出去。

再说萧云彰,与冯十八、陈珀,带了萧荣萧华护卫,经魏寅相助,乘马车出城去,至清平县,暂歇一宿,翌日一早,恰有官船往浙江去,上了船后,四下暗探,未见可疑人物跟踪,方松口气,好在一路顺风顺水,抵达临清码头,便见临清油库管事及伙计,早等候许久,这时是四月中旬,与京城相比,已春和日丽,可穿单衣了。

第131章 反算

接上话。萧云彰不敢懈怠,按每桶五百斤茶油量,备了五百桶,足足装满三大船,寻个黄道吉日,辰时自临清码头启程,星夜不停,一路无词,一日行至沧州,眼看再过天津、武清与通州,便抵达京城。

萧云彰命停码头,交人看守,他则于冯十八、陈珀及萧荣,上得岸来,四处闲逛。因是四月半后,景致大好,寻了一家酒楼,临窗而坐,点了驴肉火烧、羊汤、肉圆、烧鸡、各种时令鲜蔬,一道茄子饼点心,一坛竹叶青酒。萧云彰边吃酒,边望窗外,不远有个仵清池,如碧玉透澈,听闻池内有白鱼,擅化龙形。

一对父女怀抱琵琶,过来问可要听曲,萧云彰点了一折鸳鸯楼。唱得尚可,唱毕,陈珀赏银子,父女俩千恩万谢去了。用过饭,去观音庙烧了香,眼见天边彩云齐飞,这才不紧不慢往码头走,忽见萧华迎面而来,看见他们,忙走近禀道:“有九个壮汉一个小娘子,要上我们的船,搭乘至天津下。”

陈珀道:“驱撵便是。”

萧华应诺要去,萧云彰想想说道:“让他们上船,我倒要看他们意欲何为!”几人上船,那群人过来作揖见礼,小娘子则道个万福。萧云彰盯了她看,看得她假意羞涩低头。

陈珀道:“我们在岸上买了五六坛酒,驴肉火烧,今夜月色清亮,不妨一起吃酒赏景。”

一众道谢,坐于船尾,把酒言欢。萧云彰则捏了酒壶及盏,一人坐船头,开始缓缓驶行,水烟升起,如煎盐叠雪般白茫茫一片。忽听身后有脚步窸窣,回首看,是那小娘子,穿件半新不旧的白布衫儿、一条水红裙子。萧云彰浅笑问:“你不与他们吃酒,跑我这里来做甚?”

小娘子坐他身侧,抚鬓扮风情道:“他们吃酒后言谈粗鄙,不如这儿清静。”

萧云彰道:“我粗鄙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娘子瞟他,挑逗道:“爷斯斯文文的,我不信哩。”萧云彰放下酒壶,一手揽她过来,小娘子欲拒还迎,萧云彰一把将她抱起坐在膝上,小娘子假意挣扎两下,就贴他怀里不动了。

萧云彰斟酒,喂她吃了口,笑问:“你姓甚名谁,家住何地,做甚么的,怎与那些鲁汉厮混一起?”

小娘子道:“我姓李名霞儿,天津李家镇人氏,做些丝线生意糊口,他们是我同乡,一路行走,有个依靠。”

萧云彰问:“你的夫哩?放心你一个美人儿在外行走?”

小娘子吃吃笑道:“那短命鬼,早转世投胎做人了。这位爷姓甚名谁?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萧云彰道:“我姓冯名十八。”

小娘子道:“这名儿与爷不配。”

萧云彰笑道:“名贱活得久。我从京城来,往京城去。”

小娘子问:“做甚么哩?”

萧云彰道:“讲出来吓死你。”

小娘子道:“那我也想知哩。”

萧云彰道:“我们替宫内运送灯油,足足三大船,桶量上万斤。”

小娘子道:“原来爷是做的大买卖。”欲要起身,腰肢被胳臂箍得死紧,动弹不得,说道:“我想小解,爷让我去去再来。”

萧云彰笑道:“就在这里解。”

小娘子道:“那成何体统,臊死了。”

萧云彰道:“无碍,你陪我春宵做一夜夫妻。”

小娘子道:“我发中的簪子要落了,容我整理。”却发现手腕被他抓握反剪背后,急了问:“你要做甚?我若喊叫,他们不饶你。”

萧云彰取出汗巾子堵住她的嘴,另一只手拔下她的发簪,丢进盏里,听得酒水咝咝声,清冽颜色变得乌黑。他笑道:“一杯毒酒断肠人。”小娘子身子乱扭,嘴里呜呜。

萧云彰愈发按死她不得动。一个大汉探头往外张望,见那小娘子坐男人怀里,二人紧紧相偎成一人,发丝散落男人半肩,举止不雅。遂缩回头,附耳另个虬髯大汉嘀咕,虬髯大汉面色铁青,陈珀又开了一坛酒,给他们盏里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