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与君无关(探案)(135)+番外
扶春低头,深吸一口气,缓缓道:“那日酉时奴婢最后一次看到娘娘,至戌时入殿,便见殿内窗户大开,寒风灌入,娘娘仰卧在床,颈上缠着一根麻绳,已然身死。”
李长曳点点头,接着问道:“你说,你一进门,就发现娘娘躺在床上?”
扶春嗓音轻颤:“是。”
李长曳目光幽深,语气平缓,却透着锋利的锋芒:“扶春,你在撒谎。”
扶春猛地抬头,脸色一瞬间煞白:“奴婢没有!”
李长曳站直身子,目光牢牢锁住扶春:“我是在快到亥时赶到永宁宫的,那时魏才人的尸身才刚刚出现尸斑。她确实点燃了火炉,想借此升温,让人误以为她死得更早,可惜,她忽略了一点。”
她微微顿了顿,语气笃定:“永宁宫本就地势偏僻,常年不见阳光,即便炉火烧得再旺,也不过勉强维持了与寻常宫殿相近的温度。而一旦火炉熄灭,寒气回流,尸体降温速度远超她的预期。”
她顿了一下,语气笃定:“所以,魏娘娘的死亡时间,远比你所言的更晚。那你为何要咬死酉时?是不是,那个时间段,有人在皇城内!”
扶春的身子猛然一颤,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整个人瘫坐在地,泪如雨下。
“陛下,陛下,娘娘是个好人啊,可您为何这么多年都不曾来看她!”
她哭得几乎气息不稳,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声音凄楚。
皇帝神色未变,手指轻轻敲着御案,眸色深沉如渊。
李长曳没有劝阻扶春的哭泣,而是耐心等她冷静下来,才缓缓开口:“魏娘娘若真是自尽,为何要设下这样一个局?她到底在害怕什么,又想要指向谁?”
扶春哭得肩膀颤抖,哽咽着道:“娘娘确实是悬梁自尽的。但她死前交代我们,要将她的尸身放下,摆在床上,还命我们……”
她的话音忽然顿住,咬紧了嘴唇。
李长曳目光微沉,声音平稳:“她让你们说,是某个人害死了她,对吗?”
扶春死死抿唇,不发一语。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皇帝缓缓抬眼,目光冷冽,看向跪在地上的宫女,开口道:“是谁?”
扶春浑身颤抖,久久不语。
李长曳深吸一口气:“扶春,魏才人死前做了这么多安排,不是为了陷害,而是为了让真相浮出水面。你若是执意不说,她的死,便会彻底沦为无声的冤魂。”
她顿了一下,目光沉沉地看着扶春:“你愿意让她白白死去吗?”
扶春浑身一震,泪水顺着脸颊滚落,终是颤着声音开口:“娘娘,娘娘让我们说,是二皇子。”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
第74章
纸人怨(十)红纸焚尽魂难散,朝堂终……
皇帝没有立刻开口,只是微微坐直,看着地下跪着的扶春。
李长曳屏息等待,忽然间,隐隐听到御书房另一侧的屏风后,传来几声轻微的喘息声。她心头微动,那里有人。
此时,皇帝开口淡淡道:“听了这久,也该出来了。”
李长曳抬眼一看,二皇子狼狈地从屏风后踉跄而出。他身着朝服,却皱巴巴地不成样子,显然是匆忙之间被带到这里,连仪容都顾不上整理。
只是他哪还有半分前几日那意气风发的模样?此刻的他,脸色苍白,眉心紧蹙,目光闪烁不定,显然方才这殿内所发生的一切,他已听得一清二楚。
“父皇!”他跪倒在地,声音急促,“她说的全是错的!”
皇帝只是看着他,没有说话。
二皇子冷汗涔涔,连忙又道:“父皇,儿臣怎
么可能与魏娘娘有关?魏娘娘是什么人,儿臣平日里甚至连她宫门都未曾踏入过……”
他的声音越说越快,越说越急,甚至带上了些许慌乱,似乎想从皇帝的沉默里找出一丝情绪波动。
然而,皇帝始终未曾开口。二皇子本还想辩解,可话到嘴边,却像是被针缝住了嘴,什么都说不出来。
半晌,皇帝才终于抬起头来,看向李长曳,语气听不出情绪:“李长曳,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李长曳垂眸,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二皇子,又看向扶春。
如果她说相信二皇子,那扶春今日恐怕难以活着走出这道宫门。如果她说相信扶春,便等于与二皇子彻底交恶,从此宫中再无她立足之地。
御书房内,所有人都在等待她开口。
李长曳静默片刻,终于轻声开口:“陛下,臣只相信自己探查到的真相。”
皇帝道:“哦?那你的意思是……”
话音未落,方才还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王监丞忽然向前迈出一步,拱手沉声道:“皇上,此案疑点仍存,恳请圣上容臣等继续彻查!”
李长曳微微侧目,王监丞的语气坚定,甚至带着些许抗衡之意,竟有几分替她开脱的意思。
王监丞又斩钉截铁地补充了一句:“禁军愿意全力追查此事,绝不徇私。”
皇帝没有立刻作声,只是抬眼看向王监丞:“王卿倒是忠心。”
王监丞似还想再争,却被皇帝抬手打断:“此事,禁军不必再插手。”
话音刚落,御书房的门好似开了一条缝,王公公低着头,快步走进殿内,步履匆匆,连余光都不曾向任何人投去,径直来到御案前,压低嗓音道:“陛下,德贵妃娘娘在殿外候着。”
跪在地上的二皇子猛地一震,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他猛然直起身,眼底亮起一抹狂喜,脱口而出:“母妃!母妃她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