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去太空送死了?(51)+番外
食物存放柜由一个个小隔间组成,每个格子刚好容纳十二小时的补给。柜子下层还有一些余裕,应该是应急储备。
阿娜尔拉开小格子,抽出一袋白色包装的食物,兴奋地读出上面的宣传语:“高能航天食品,一袋六小时,直吸即享,能量不停!”
她眼睛一亮,“听起来好厉害!是不是那种高科技分子料理,一口下去,脑子里充满能量,整个人都精神了?”
她迫不及待地拉开吸管,满怀期待地吸了一大口。
然后,她的表情缓缓凝固,眨了眨眼睛,沉默了两秒。
“……就是糊糊。”
风起翻过包装,看了一眼营养成分,轻描淡写地补充:“高能糊糊。”
阿娜尔咬着吸管,犹豫了一下,又吸了一口,含糊不清地抱怨:“像……小婴儿吃的果泥。”
风起也尝了一口。口感绵密顺滑,标准化的高能糊糊,味道不算太糟,但绝对谈不上美味——是很标准化的糊糊了。
严砺拆开一袋,语气平淡地补刀:“你还想吃排骨饭?”
阿娜尔的吸管僵住,眼神逐渐涣散,幽幽叹气:“现实冰冷,我想念食堂阿姨温暖的排骨饭。你们不想吗?想象一下,热气腾腾的酱汁排骨,筷子轻轻一拨就骨肉分离,浓香酥软,带着一点肥肉,不多不少,入口即化,鲜美多汁……”
“闭嘴,阿娜尔。”风起和严砺异口同声。
“放过糊糊吧。”
“未来三天我们就只能吃它。”
“别提排骨饭。”
“一点也别提。”
阿娜尔笑得狡黠,“对了,为什么这次是多人隔离训练啊?”
风起扣上软管,将包装袋叠好:“你想做单人测试?”
“我更喜欢有你们陪着啦,但就是好奇,一般不都是先单人测试,再团队测试的吗?”
“可能因为这次时间紧张吧。”
阿娜尔撑着下巴,往包装袋里吹气:“那万一适应不了团队节奏怎么办?”
严砺已经喝完了,理所当然道:“适应不了,就不该上天。”
舱内陷入了一瞬的安静。
阿娜尔凑到严砺面前,认真地说:“严砺,团队合作要讲究感情交流,你不能这么冷冰冰的。”
严砺后退了半步,“哐”地一声靠在柜子上。
“我相信我们可以的。”风起忍住笑。
“对吧?那来个团队加油吧!”阿娜尔伸出手,手背向上,平放在三人中间。
风起失笑,伸出右手,叠了上去。
然后是严砺。
三个人,六只手掌交叠,在空中上下摆动了三次。
“一,二,三,”阿娜尔轻快地喊道:“Fighting!”
手掌松开,像是在这片逼仄的空间里划出了一道短暂的缝隙,透进了一点活力。
风起瞥了一眼操作台上跳动的数字。
倒计时显示65:45:00。
他们才刚刚度过六个小时零一刻钟。而前六个小时,是最简单的。
接下来的时间,还很长,而列表上的任务强度开始明显增加。
严砺回到中央控制台前,“接下来36个小时,我们要保证航天器准确进入轨道,然后释放探测器,收集数据。我会确保轨道。”
“为什么不早点开始,非要等六个小时以后才开启?”阿娜尔小声嘀咕。
“为了让我们适应。”严砺说道,“而且,太空任务可不会按你的作息来。”
第33章 进入轨道
西斜的阳光透过白色的窗帘,洒进训练场地。
“搁这坐了一天,我这把老腰都快废了。”络腮胡教官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走向隔离舱监控屏,一边用力捶打着自己的后腰,“他们进去快八个小时了吧?”
“七小时四十五分钟……”杜铭确认道,“四十秒。”
“模拟航行进行到哪里了?”
“航天器已经接近目标行星,半小时后就要进入行星轨道。”
络腮胡教官看着监控,吹了声口哨:“行啊,还挺顺利。”他扭头看向杜铭,“不过,你们最清楚,航天任务什么时候最容易出事。”
杜铭从屏幕上抬起眼:“入轨。”
程昊给众人带咖啡回来,听到这句话,好奇发问:“为什么?”
“99年的火星气候探测者,单位换算错了,直接烧进火星大气层;日本希望号,推进系统冻住了,结果连火星轨道都没蹭到。对航天器来说,最危险的时刻,就是进入轨道。”
程昊挑眉,“单位换算?”
“一个团队用了英制单位,另一个团队用的是公制单位。”
“人类还能搞出这种错误?”
“嘿嘿,就是人类才能犯这种错误啊。”教官背着手笑道。
隔离训练舱里,冷白的灯光亮度稳定,没有丝毫变化。
风起重复了三遍闭眼睁眼的动作,缓解眼睛的不适感,然后再次看向屏幕:“我们要接近目标行星了。”
严砺正仰起脸,活动着脖子和肩膀。随着脊椎和关节发出一连串轻响,他呼出一口气,接上风起的话:“对,要准备进行减速机动了。风起,你确认下燃料。”
“燃料充足,能源也足够。支持变轨没有问题。”
严砺转过身,背靠在操作台上,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所以,你今天没有越权的打算吧?”
风起的指尖在操作板上停顿了一下,淡淡道:“除非再来一次能源舱爆炸。”
阿娜尔猛地一抖,差点从座椅上弹起来。
“呸呸呸!”她连连摆手,“可别说不吉利的话!”
严砺无奈摇头:“你就这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