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14)
本王早就已经识破了她的阴谋诡计,只是不愿意拆穿她罢了。
不拆穿她是一回事,他同不同意又是另一回事。
雍王上前一步,大声说道:“皇上,臣的玄机营负责保护京畿安全,责任重大,此时不宜出征西夏。
有朝臣支持雍王,他们纷纷附和着雍王的话。
这让赵祈感到一丝不安,她将这几人的样子记在心里,这些人明显都是雍王的心腹。
赵祈缓了语气,轻声劝慰,“皇叔,如今外敌当前,不去抵抗,徒留百姓受苦,就算把京城围成铜墙铁壁,又有何用呢?”
她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便是在暗指雍王留着兵在京城,却不保护百姓,不知是何居心?
在场的都是聪慧之人,一下就明白了赵祈的言下之意。
赵祈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只顾着自保,却不愿抵抗外敌,那么大周百姓将会遭受更多的苦难。”
雍王哪里是不愿抵御外敌,他是不想用自己的兵去抵御外敌。
先帝在时,就已经想方设法削弱他的兵权,眼下他那无能的侄女当了皇帝,他眼看有了夺位的希望,谁知这黄毛丫头也开始借机削弱他的兵力。
雍王站在原处对赵祈怒目而瞪。
赵祈忽感不安的心,瞬间就放了下来。
一个将野心写在脸上的人,往往最缺乏城府和谋略,也最易被人看穿,她不怕雍王这样的人。
可她突然间想到了褚淳贤,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丝疑虑,褚淳贤是真心帮助她,还是有其他的目的,她实在是看不透。
“朕意已决,徐将军,朕命令你即刻点兵,整军出发。”她的声音决绝,仿佛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动摇她的决心。
徐岩鄂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坚定有力,“老臣,遵旨!”
雍王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还想再说什么,但赵祈已经不想再听了。
“今日到此为止。”赵祈起身。
内侍高呼一声,“散朝。”
赵祈坐在轿子上,心中有一件事想不通,雍王只有五万精兵,大周又不时有外敌来袭,本可轻易卸掉他的兵权,高太后为何要任其壮大,以致最后给了他谋权篡位的机会?
雍王府内。
朝散后雍王和幕僚商议对策。
“徐岩鄂老儿一走,朝中武将就只剩下燕青还有点用处,可他独子燕君烨,因为女帝而死在战场,他哪里还有心思保护女帝。本王要趁着徐岩鄂离开的时机,一举攻入皇宫。”雍王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行动了,仿佛他日思夜想的龙椅已在眼前。
幕僚劝道:“王爷此举不妥,需三思,若趁着大军抵御外敌时,举兵宫中,恐失民心,且宫中官员又该如何处置?”
朝中官员多是些趋炎附势之辈,若有不从者,杀了便是,反正想做官的人多得是。
幕僚从主子脸上就看出主子的想法,他再次劝道:“王爷,郑泰在边疆有二十万兵马,哪怕只回来一半,王爷您不仅大位难保,就连性命也会堪忧啊。”
徐岩鄂这老东西不在,是攻入皇宫的绝佳机会,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他如何甘心。
“王爷,此事还要从长计议方能稳妥。”
“你说得倒是轻巧!本王白白让那黄毛丫头夺走了一万精兵,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幕僚轻声安抚道:“王爷,莫要动气。虽然咱们损失了一万精兵,但是还可以再招募更多的士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相比之下,性命才是最紧要的。如果王爷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就真的没有希望了。王爷可别忘了,宫里传来消息,陛下昨日又忽然昏厥了过去。”
雍王冷冷一笑,心中的闷气顿时消散了不少,“本王看她那副病恹恹的身子骨还能坚持几日?”
她竟敢削了本王的兵,本王绝不会让她好过。她一个女人,不好好地在家相夫教子,却非要抢本王的皇位,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她还敢娶一个女子为妃,本王定要让她遭世人唾弃,让她知道跟本王作对的下场!
第9章
自从徐岩鄂率兵前往西平县后,赵祈便没有去上朝。
又将政事交由辅政大臣和太后处置。
这几日她心情平稳,也没有再犯晕症。
闲暇时,便在养心殿临摹原主的字迹。
若是一直说自己身体不适,让褚淳贤代笔,时间长了难免引起怀疑,不如费心功夫临摹原主字迹,往后自己提笔时不至于让人揣测她的身份。
秋日的阳光,如细沙般穿过养心殿的纸窗户,轻轻地洒在沉香木桌上。
赵祈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品着香茗,挥毫泼墨,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逸和美好。
另一边,京城各个茶楼里,关于女帝的流言四起。
百姓谣传,女帝牝鸡司晨,触犯了天谴,才导致西平县被西夏屠虐。
还有人说女帝阴阳颠倒,竟然娶女子为妃,这一举动惹怒了天神。
如果女帝不让出帝位,大周必会灭亡,百姓也难逃厄运。
这些谣言在民间流传甚广,虽说议论天子是大不敬之罪,可不少人认为女帝的行为的确违背了天理人伦,是对上天的不敬,说不定大周真的会遭到报应。
那些谣言就像一阵风,短短半日便传遍了整个宫内。
褚淳贤担心这些谣言会对赵祈造成影响,伤了她的身子。
于是立即下了一道严令:若是后宫有人敢传播任何有损女帝的谣言,将被杖责八十。
可惜纸包不住火,越是想藏住的消息,泄露的越快。
赵祈从养心殿出来的时候,就被太后叫到去了永寿殿,同去的还有褚淳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