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141)

作者: 宝贯 阅读记录

“高太傅!莫要以为朕不知你与姜胥的关联!莫要因你二人的些许交情,便利令智昏,罔顾事实真相,肆意颠倒黑白!今日,若朕放过姜胥,便是向天下昭示,恶行可以被容忍,罪孽能够被宽宥。明日,就会有无数个姜胥冒出来,效仿他的残忍行径。长此以往,我大周梦寐以求的太平盛世,必将土崩瓦解,化为乌有!”

赵祈的怒斥声在朝堂之上滚滚回荡。

众官员被这排山倒海般的怒火所震慑,纷纷“扑通”一声跪地,大气都不敢出,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高晋见此情形,只觉双腿发软,几近瘫倒,却仍硬撑着身子,勉强站在原地,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着说道:“臣……臣绝非此意……”

然而,赵祈根本不想听他的任何辩解,她目光如隼,扫视朝堂一周,高声说道:“皇权更替,律法也不能一成不变,不合理之处理应加以修正。”

“朱宝贞!”

“臣在!”朱宝贞迅速起身,恭敬应答。

“朕命你会同刑部尚书、都察院御史、大理寺卿,共同修订律法中不合理之处。一切以民为本,以公平正义为准绳完善律法。”

“臣遵旨!”。

修正律法,本就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如今又有三部协同共议,且在皇帝的严令督促之下。众官员无人敢提出反对意见。

金銮殿内,高晋如芒在背,尴尬地僵立着。

原本还在朝堂上暗自支持他的人,此刻纷纷移开目光,没有一人敢与他对视。

他只觉颜面扫地,眼神陡然一沉,高声喊道:“陛下,昨夜太后娘娘遣人送来一封急信。信中所言,实在令臣震惊不已!贤妃与郑宓暗通款曲,存有奸|情,二人合谋刺杀陛下未遂,竟妄图举兵北上,谋权篡位!郑家手握三十万精兵,这等大事,陛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定要早做防备啊!”

此语一出,满朝哗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上身上。

“陛下,太傅所言极是,郑家此举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

“是啊,这可是关乎社稷存亡的大事!”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附和之声此起彼伏,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乱了分寸。

朱宝贞眉头紧皱,挺身而出,“陛下,此事重大,绝不能仅凭一封不知出处的信件就仓促定罪。若无确凿证据,怎可轻易判定贤妃和郑宓将军有罪?”

高晋冷哼一声,反驳道:驸马,无风不起浪。若郑家没有谋反之心,这信件又怎会凭空出现?若贤妃与郑宓之间清清白白,又怎会传出这般流言蜚语?”

赵祈面色沉静,扫视着朝堂,缓缓开口:“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朕决定,即刻宣郑宓回京,彻查此事。若证据确凿,朕绝不姑息;但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任何人都不许妄加揣测、冤枉贤妃和郑宓。”

退朝之后,赵祈匆匆返回云光殿。此时,褚淳贤早已在殿内等候,桌上摆满了精致的早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见赵祈归来,她迎上前,为赵祈盛了一碗热燕窝粥。

赵祈接过粥碗,顺势握住褚淳贤的手。

褚淳贤轻轻抽回手,拿起勺子,耐心地在粥碗里慢慢搅动,待热气渐渐散去,才将碗稳稳地放在赵祈面前,轻声说道:“陛下,先用膳吧。”

赵祈一边吃着粥,一边将早朝之事告诉了褚淳贤。

“我打算让郑宓想办法带几万精兵回京。有她在京城镇守,太后等人必定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可寻找燕啸鸿勾结西夏的证据,一旦坐实,便一举将他拿下。如此一来,京城便再无后顾之忧,之后的事,我们便可徐徐图之。”

褚淳贤沉思片刻后说道:“你在朝中的根基已慢慢稳固,如今时机看似成熟,可还是要小心谨慎。就怕燕啸鸿得知消息后,在京城发动兵变。若是那样,恐怕京城会陷入一场腥风血雨之中。”

“无妨,有郑宓和徐岩鄂在,量他也不敢轻举妄动。”赵祈自信满满地说道。

褚淳贤轻轻摇头,忧心忡忡地说:“若燕啸鸿知道你要对他动手,他必定会狗急跳墙,无所顾忌。依我之见,不如先下旨让他前往边疆,与郑宓交换兵权。待他到了边疆,郑宓再将他一举拿下,*坐实他通敌卖国的罪名。如此这般,收拾他岂不是更容易些?”

“我不能这么做。要是下旨让燕啸鸿接替了郑家的兵权,那也相当于告诉别人你与郑宓有情,旁人指点我不在意,可是太后不会轻易放过你,我若护着你,便坏了这瓮中捉鳖之计,但要是我坐视不管,任由你陷入危险,我也做不到。”

褚淳贤看着她,目光里皆是柔情。

赵祈握着褚淳贤的手,放在唇边,轻轻一吻。

“我既然同你一起,便不会让你涉险。”

吃完早膳后,赵祈又书信一封,命徐玟派亲信去边疆将密信送给郑宓。

这头永寿殿内,高瑾玉与高晋相对而坐,正密谋商量着如何做实郑宓谋反的罪证。

高瑾玉缓缓开口:“如今,我们只需让皇帝对郑宓起疑即可。既然在皇帝那边难以下手,那便从郑宓身上找突破口。兄长,你即刻安排隐在边疆的人手,全力挑唆郑宓,让她带着兵马回京。皇帝让她回京调查,她却带着兵马回京,她的举动岂不是摆明了有谋反之心?皇帝又怎会不起疑?”

高晋微微皱眉,面露担忧之色:“可若是皇上不为所动,咱们又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