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20)
有些臣子纷纷点头称是。
赵祈沉思片刻后,说道:“卿家所言有理。但是,燕君烨也是为了保卫大周而战,虽然战败,但其忠心可嘉。又以身殉国,应当报以嘉奖,若将士战败都要受到惩罚,还哪有将士敢为大周而战。”
那位文臣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赵祈打断了。
赵祈看向燕啸鸿,“燕将军,你是燕君烨的父亲,你对此有何看法?”
燕啸鸿知道自己儿子和女帝后宫里那位的纠缠,因此刚才不敢答应。
他还以为女帝又要给他设什么陷阱,看到有人反对,他心里还有些宽慰,可是女帝言语中给自己儿子的恩典似乎不像是假的。
又转念一想,自己半生都在为大周效力,就燕君烨这么一个儿子,临老了儿子还战死沙场,他和他儿子怎么就不配得到恩典了!
他一改刚才的态度,感激涕零地跪地谢恩说道:“陛下英明,老臣感激不尽。犬子虽然战败,但他也是为了保护大周,陛下能够不计前嫌,赐予他恩典,老臣实在是无以为报。”
赵祈道:“燕将军你为大周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此次燕君烨为国捐躯,朕自然要给予他应有的恩典。”
赵祈心中暗想:燕君烨,我视你为英雄,倘若将来你要对大周不利,那便是叛国之举,看你还有何借口来侵犯大周。
她又缓缓开口道:“徐将军凯旋而归,朕心甚慰。他不仅为朕带回了拓跋泽济的项上人头,更是大涨了我大周国威!”
徐岩鄂毕恭毕敬地对赵祈行了跪拜礼,惶恐道:“陛下谬赞,老臣实在愧不敢当。那敌军首领的头颅,并非老臣斩下的。”
赵祈闻言,眉头微挑,追问道:“哦?那是何人?竟有如此能力?!”
徐岩鄂忙回话:“回陛下,是郑泰将军的小女儿郑宓。老臣亲眼所见,她在马上,手起刀落,斩下了拓跋泽济的人头。”
“郑宓何在?”赵祈问道。
郑宓此时还站在徐岩鄂将军身边,看着一本正经的皇帝表姐和徐岩鄂老头一问一答,觉得十分好笑。
听到皇帝表姐点到自己的名字,她也学着徐岩鄂老头的样子,毕恭毕敬地向皇帝表姐行了个礼。
“小女郑宓,参见陛下。”她的声音沉稳,不卑不亢。
赵祈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虽然年纪尚小,但在这朝堂之上,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失态。
“你就是郑泰将军的女儿?”赵祈问道。
“正是。”
“你父亲是我朝的骠骑大将军,你此次又立下赫赫战功,真是虎父无犬女啊。”
郑宓恭敬道:“陛下谬赞了,这都是陛下领导有方,将士拼命,才能取得此次胜利。”
“你于战事中有功,朕决意封你为御前带刀侍卫,并统领五千京畿卫,以表彰你的功绩!”
“陛下,万万不可啊!女子为官有为祖训。”
又是那辅政大臣齐忠站了出来,他神色激动,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
另有多数朝臣附和着他,齐齐跪在地上,异口同声地说道:“求陛下收回成命,女子为官有为祖训。”
郑宓面上沉了下来,她紧紧地握着拳头,眼里闪过一丝杀意。
她抬头看向赵祈,声音冰冷地说道:“陛下,臣虽为女子,但并不比男儿差。臣在战事中表现出色,立下战功,为何不能为官?”
赵祈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觉得郑宓还是太过年轻了,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让人一览无余,在朝堂之上,情绪如此外露,很容易让人猜透心思。
赵祈怒声呵斥道:“祖训?齐大人,女子为官有为祖训,那女子为帝呢?先帝驾崩之时,立朕为帝,你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大臣,当时为何不与先帝说有为祖训?如今朕要封一个功臣为御前带刀侍卫,保护朕的安危,你倒是带头阻止,你们这些重臣,到底安的什么心?”
她的声音威严,回荡在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赵祈的目光扫视着他们,继续说道:“朕即位以来,一心想要重振国威。如今大周正是用人之际,郑宓在战事中表现出色,立下战功,朕要封赏她,有何不可?”
陛下几次违背辅政大臣的意见,与以往言听计从的态度判若两人,齐忠心中暗道不妙,但还是强忍着说道:“陛下,臣等并非有意违背圣意,只是担心此事会引起朝中非议,有损陛下威名。”
赵祈冷笑一声:“朕的威名,岂是那些流言蜚语所能动摇的?若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敢封赏功臣,那朕还有何颜面做这个皇帝?”
“郑宓,朕今日就封你为御前带刀侍卫,统领五千京畿卫,负责皇宫的安全。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尽心竭力,保护好朕和皇宫的安全。”
郑宓听了,连忙跪地谢恩:“臣谢陛下隆恩,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祈点了点头,道:“好了,众卿无事就退朝吧。”
散朝后,赵祈便去了云光殿,褚淳贤在等她用早膳。
赵祈却有些饿了,喝了一碗粥,才缓过劲来。
“早朝还算顺利?”褚淳贤问道。
赵祈用锦帕轻轻擦拭嘴角,如说着家常般与她言谈,“如你猜测那样恩赏燕君烨之事却有文臣出言阻止,只是燕啸鸿态度变化之快倒是让我有些意外,他最开始严词拒绝,后又感激领赏,着实让我费解。”
褚淳贤亲自又为赵祈添置小半碗粥,她道:“他儿子是为大周战死沙场,也算死得其所,陛下不计前嫌,赐予恩典,他感激涕零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