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218)
南滇大战彻底尘埃落定。
京中的封赏自然不会落下。
郑宓被封为“辅国大将军”,除了赏赐金银财宝外,皇帝还特意恩赐府邸一座,且选址邻近宫内。
这般安排,任谁都能看出皇帝对郑宓毫不掩饰的偏爱。
徐岩鄂则获封“一品镇国公”,皇帝原本有意让他执掌玄机营。
徐岩鄂却在深思熟虑后,自愿卸下兵权。
他心里清楚,如今自己位高权重,已然处于风口浪尖。大女儿在朝中是陛下极为倚重的得力干将,任职户部尚书,手握财政大权。二女儿更是被太后一眼相中,许配给未来的恒郡王,成为皇家贵眷。
在这般情形下,若自己手中还紧握着兵权,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遭人猜忌。
届时,恐怕连睡觉都难以安稳,即便皇帝当下并未有收拾他的打算,可保不齐日后也会因忌惮而生嫌隙。
倒不如主动交上兵权,为两个女儿的锦绣前程筑牢根基。
徐岩鄂老当益壮,朝中可用的武将本就稀缺,赵祈又怎会轻易让这样一员大将退居二线?
赵祈即刻传旨,将徐岩鄂宣至宫内。
待徐岩鄂踏入殿内,赵祈面色一沉,言辞犀利地斥责道:“你拒了掌管玄机营的差事,朕倍感心痛。将军可知这是为何?”
徐岩鄂抬眼望向这位年轻已有足够气魄的帝王,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仍微微欠身,恭敬地回应道:“老臣不知。”
“先前你为了大周,奔赴战场,浴血厮杀,毫无怨言。可如今,不过是得了短暂的太平,你便开始权衡利弊,揣测朕的心思了。”赵祈目光直直地盯着徐岩鄂,话语中满是失望与责备。
徐岩鄂心中一惊,忙跪地请罪:“臣……不敢。”
“不敢?朕让你掌管玄机营,你是不是暗自揣测,朕是有意让你和郑宓互相制衡?”赵祈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直击徐岩鄂的内心。
徐岩鄂闻言,双目尽显震惊之色。
自己心中这的想法,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即便是自己最亲近的女儿,也未曾吐露半分,可陛下究竟是如何知晓的?
一时间,他只觉冷汗从脊背渗出,浸湿了衣衫。
赵祈见他这般反应,心中已然明了,自己的猜测没错。
她微微叹了口气,放缓了语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将军好糊涂啊。大周如今的局势,兵多将少,这一点将军不是不知。朕让你统领玄机营,实则是希望你能为朕择取优秀的将才。大周的江山稳固,离不开你们这些忠勇之士,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将军可莫要辜负了朕的一番苦心啊。”
徐岩鄂听闻赵祈此言,先是重重地磕了个头,而后缓缓抬起头,面上满是愧色,声音带着几分沙哑:“陛下圣明,臣有罪。臣目光短浅,只想着一己安危与女儿前程,竟错揣了陛下的宏图大略。陛下委臣以掌管玄机营的重任,本是对臣莫大的信任,可臣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臣愿听从陛下安排,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往后,臣必全心投入到为玄机营择取良才之事中,若有半点懈怠,甘愿受陛下严惩。”
言罢,他再次俯身伏地,久久不起。
赵祈想得极为通透,自己能稳坐这帝位,郑宓功不可没。
倘若郑宓当真生出半点谋逆之心,以其在军中的威望与实力,自己这帝位怕是早就摇摇欲坠。所以,燕君烨临终前那句“狡兔死,走狗烹”,在她与郑宓之间绝无可能上演。
郑宓于她而言,不仅是得力臂膀,更是生死与共的挚友,血浓于水的至亲,这份情谊与信任,在她心中坚如磐石。
再看徐岩鄂,他是徐玟的父亲,她如今重用徐玟。
徐岩鄂可以一时失去权势,可长久歇下来,不再过问朝事,难免会让徐岩鄂心生怨怼。
他征战半生,为大周立下赫赫战功,骤然被搁置一旁,心中落差可想而知。
一旦父女之间因此产生嫌隙,便极有可能被有心人察觉,进而利用这一矛盾,在朝堂上兴风作浪,搅乱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朝局。
当下,还是让徐岩鄂先掌管玄机营,专注于为朝廷择选良将为好。
徐岩鄂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丰富,眼光独到,定能为大周挖掘出不少可造之材。
待再过几年,朝中局势彻底安稳下来,各方势力趋于平衡,届时再安排徐岩鄂去做些更适合他颐养天年的事情,如此一来,既能顾全徐岩鄂的颜面与感受,又能维护朝堂的和谐稳定,实在是一举两得之策。
第124章
月色如水,静静地洒落在御花园的亭台上。
赵祈与褚淳贤并肩而立,她微微侧头,目光温柔地凝视着褚淳贤,轻声说道:“你若是向往宫外自由,我可放你离开。宫外天地广阔,你能随心所欲,去看遍山川湖海,尝尽世间烟火。可一旦你选择留下,往后可要同我在这红墙里头度过余生了。我不想你被困于此,心生遗憾。”
褚淳贤缓缓转过身,面对着赵祈,眼中只有坚定与眷恋,她说道:“这四方宫墙虽看似困住了人的脚步,却困不住我的心。在这宫里,我们能一同看日出日落,一同经历朝堂风云,这般相伴的时光,于我而言,胜过宫外的万千繁华。我又何必离宫去寻那所谓的自由呢?此生此世,我只想与你长相厮守。”
赵祈紧紧握紧了她的手,月色轻柔地勾勒出褚淳贤的侧影,她眉眼间的坚定,好似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
坤和四年正月十九,这一日,京城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