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将军赖上盲妻啦(270)

作者: 黎七七七 阅读记录

纵使宋泽兰这会儿有些乱了方寸,也是不信她的鬼话,“安安,别闹,等你伤好了你想做什么我都答应你。”

“媳妇儿,我真的就咬一下,不做别的,”祁幼安搂着她脖颈的手没有一丝松懈,语气也愈加委屈可怜,将赵大娘昨日说的话悉数告诉了她,又信誓旦旦道:“媳妇儿你相信我,最起码在平崖山我肯定不会碰你,你和娘亲都是我最爱的人,我选择谁都不帮。”

宋泽兰听她说完,唇角微抿,过了好一会儿轻轻嗯了声,压低腰肢,默许地闭上了眼睛。

宋家祖辈人丁不旺,她爹娘也只有她一个独生女,她不确定自己会不会也是子嗣艰难,之前祁幼安尚未分化,她不曾想过这个问题,眼下提及此事,便多了些许愁绪和心虚。

契口处传来轻微得刺痛感,将她的心神拉了回去,她轻咬唇瓣,忍着羞意释放了些信香,她决定了,给小将军一年时间,若是没怀上,她就回去翻翻关于这方面的医典。

祁幼安倒是不知愁滋味,虽然确实信守承诺只咬了一口,但在她颈间蹭了好久才依依不舍撒开手,温热的气息如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洒落在敏感的肌肤上,宋泽兰身子禁不住软下来,却又不敢放任自己压在伤员身上,撑着床面的双手已经快到极限,得了自由忙不迭直起腰身。

酸软的手臂酸软的腰身……还有契口隐隐未消退的刺痛感,多多少少都令人有些不适。

宋泽兰伸手抚了抚契口,忍不住嗔了她一眼,“想当年多少豪门富户达官贵人奉上千两诊金求着我去瞧他们一眼,我还不一定答应。如今可倒好,给你治伤一文钱不曾给我,还要我好言好语求着哄着,就连自己的清白也搭上了。”

祁幼安差点儿笑岔气了,在她媳妇儿那谴责羞恼的目光中一把捞过被子,盖在自己脸上,闷笑声传出来,“宋姐姐,你后悔也晚了,进了我的贼窝这辈子都休想出来了。”

宋泽兰也莞尔轻笑,起身下了床,“无赖,看你这个样子想必伤口没有大碍,等我稍稍梳洗下再给你换一次药,你再躺一会儿。”

“好……”

第117章

在宋泽兰无微不至的照料和赵大娘一日三餐滋补汤调理下,祁幼安很快就养好了伤,比预想中早了两天。

即便如此,她仍是快被憋疯了,得到媳妇儿准许后,便不再每天待在书房里处理军务钻研战术,大部分时间都往校场里跑,用上一世在平西军中积累的经验训练手底下的骑兵。

她信心满满,誓要培养出一支比祁家军还要勇猛善战只忠于她的骑兵队伍。

宋泽兰反倒因为伤兵营那边的人手充足而清闲下来,渐渐的,不仅揽了代笔的活儿,还学着帮她管理军中的日常事务。

祁朝燕收到祁幼安信的时候,曾回信说过不准宋泽兰留在平崖山,让她派人把宋泽兰送回去。

可后来看着一封封从平崖山送来的书信皆是字迹娟秀,像是跟她作对似的,不把她这个大将军的命令放在眼里,也是没了脾气。

赶在入冬的雪降临前,宋泽兰带人盯着最后一批粮草入仓,也将棉衣给军中所有将士们分发下去。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棉衣格外厚实,胸口和肩膀上都绣有祁字,将士们得知他们的军服与赫赫威名的祁家军无二差别,一个个与有荣焉,非常高兴,好像没有人去深思背后的意义。

宋泽兰修书一封告知祁朝燕平崖山将士们的反应,祁朝燕倒没什么惊讶的,天高皇帝远,在消息闭塞的边境,给他们发军饷的是她祁朝燕,决定他们生死的也是她祁朝燕,他们难道不应该为她卖命吗?

祁朝燕忙于战事,一路高歌猛进,短短两个多月便掌控了南方地带,之后便准备按计划稳扎稳打,沿着遂塘运河向京都步步逼近。

祁幼安也没闲着,勃特勒意识到被她算计之后,便发誓为自己的儿子报仇雪恨,频频派人攻打平崖山。

早有准备的祁幼安并未让他讨到好处,桑扎的尸首风吹雨淋剩了一副骨架,仍牢牢挂在墙头上,隔三差五旁边还会多出几个血淋淋的头颅陪着他。

冬至这日,祁朝燕派人传信过来,她拿下了东启较为富饶繁华的一座城,让宋泽兰与宁芳一道去找她,在那里热热闹闹的过年。

宋泽兰不善与祁朝燕相处,且这也将是她与祁幼安成亲之后的第一个新年,心里很早就在期盼着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快盼到了时候,断然是不愿离开的。

可作为儿媳她也不好拒绝,犹豫了一会儿,便将信收入袖中,缓步来到前院。

祁幼安与麾下将士们议事从不避讳着她,她来到书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便柔声说道:“安安,我有事找你,能进去吗?”

书房里,除了祁幼安,还有恢复坤泽身份改名换姓的梅清钰,她安插在南蛮王宫里的细作传来消息,勃特勒久攻不下改变策略,与心腹宠臣商议来年开春之后派出重兵围堵平崖山,誓要取祁幼安的项上人头给大王子报仇。

两人相对而坐,面前的茶水已经凉透了。

祁幼安蹙眉看着纸条上简短的三两句话,正打算开口让梅清钰想办法探清楚勃特勒能调遣多少兵马,就听到了宋泽兰的声音,眉目瞬间舒展,唇边也勾起了一抹笑容,“进来进来,我不是说过了吗?媳妇儿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没有你不能去的地方。”

她边说着边起身去迎接,梅清钰斜睨一眼,端起凉透的茶水抿了口,“啧,我眼花了么,怎么瞧见一条疯狂摇尾巴的狼崽子?”

上一篇: 别挣扎了前妻姐 下一篇: 九黎大巫有点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