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农场穿越到荒年,吃喝不愁啦(203)+番外

作者: 烟织 阅读记录

“大哥,这个你可就不懂了,摘果啊摘的是乐趣,你看我们的花,还不是那么多人来看,来看了还要买上一些带走,这不能吃不能喝的,人家不也来玩得很开心。他们有钱人啊,缺的就是乐子,有了这乐子,还怕什么出钱出力。”

“也行,那就先按照你说的试试看。”

策划这么个活动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幸好林笑儿有空间,这个传单她一个人就能搞定,量还可以无限大。

只是桑葚这时候已经在成熟了,时间不等人,果子也不等人。

林笑儿仍旧只能让家里人先把一些熟了的果子摘下来,正好可以放到糖水铺子里售卖。

在铺子里卖的桑葚,要三十五文一斤。

来糖水铺子里吃东西的,都是口袋有闲钱的,看到这么新鲜的桑葚,往家里带的客人也不少。

同时,糖水铺子里也推出了一系列桑葚做的新品,不管是饮子还是糕点,都有。

而随着桑葚饮子出现的,还有透明的玻璃杯,桑葚饮子装在玻璃杯里,透出紫色,别提有多好看。

那夹着桑葚果酱的面包和蛋糕一推出,也深受少女姑娘们的喜爱。

同时,林家的几个铺子,都在门口贴上了可以到丰宁村采摘桑葚的海报,上面地点、路线、价格等等都写得十分详细。

有人看不懂,还可以问店里的伙计具体情况。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城里不少人都知道了城外丰宁村可以采摘桑葚的消息。

林家也通知了里正,他们家即将迎来客人来采摘桑葚的消息。

让村民们可以像先前过年时候一样,找个合适的地方摆个小摊,也能顺便给家里带来一些营收。

里正没想到,林家就种个桑葚也能吸引城里人来村里摘。

得到消息后,就把这个事情同村民们说了起来。

村民们或多或少也有过摆摊的经验,加上村里还有了这么宽敞的水泥路。

大家合计过后,决定摆摊的位置要统一,那就是在水泥路的两侧,大家各自支起摊子,但是不能影响了水泥路上马车的通行。

也有人想到的不是摆摊,而是帮忙看护马车顺便给马儿喂些草料。

城里人来村里,肯定都是坐马车或者骑马来的多,那到时候需要照看的马车和马儿肯定也不少。

还有人也想到了,可能有些书生家里是没有马车的,也会和同窗来村里摘桑葚,那他们家里有牛车的,是不是就可以做跑牛车的生意。

一人两文钱,一车能坐十来个人,一天跑几趟,似乎也能有不少收入。

想到了这些的人,直接厚着脸皮到林家问要了一张传单,直接就挂在牛车旁。

进入后,到专门摆牛车的地方拿出来一摆,有人问了,顺便解释一两句,就能带人到丰宁村。

不到两天的时间,丰宁村已经为迎接来采摘桑葚的客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而林家也已经万事俱备,只等客人上门。

过年时候临时搭建起来的那几个小茅草亭子,也全部打扫干净,万一有客人顺便在这儿吃个午饭也不是不可能。

这活也就只能交给了在家带孩子的两个堂嫂,幸好还有下人一起帮忙,不然俩人怕也是忙不过来。

桑葚正是开采这日,林笑儿也在家里,说实话,按照之前的宣传来看,这个事情宣传得还是很到位的。

不仅在自家的铺子里贴了传单,在熟悉的几个酒楼门口也都贴了。

甚至还找了好几个小乞丐在街上帮忙发传单,按理说是知道这事的人应该不少。

而第一天采摘的日子,还正好选择了学堂学院甚至官府都休沐的日子。

这总该不会没人上门了吧?

然而林笑儿觉得应该是没问题了,但是心里总还是有些忐忑。

万一这一招,只适合前世那些喜欢田园生活的城里上班族,而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有钱人咋办呀?

第183章 【来他们村搞团建了】

大清早的,丰宁村的人就忙碌了起来。

有一早就赶着牛车进城门口准备拉客的,有一早上山割草放在村口等着客人上门的,也有一早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准备出门摆摊的。

林家人也忙碌了起来,每个作坊还得持续,每家铺子也不能闭门谢客。

这些固定了工作的人,仍旧如往常一般,进城的进城,到作坊的到作坊。

林笑儿和林玉溪俩人都没进城,林大伯父子俩也都是在村子里的,现在庄稼上的事情不用太过忙碌,倒也有足够的时间过来帮一把手。

“该准备好的都准备好了吧?”

“放心,都准备好了的,堂嫂们不是还熬了不少桑葚果酱嘛,我看都已经摆到果园门口了的。”

人手不充足的情况下,准备的产品其实不多。

因为还打算推出农家午饭,所以这些小点心准备的只有能提前熬制的桑葚果酱。

幸好年初的时候,就在山脚种了一圈荆棘,这会儿也不用担心有客人自己偷溜进去。

果园的入口就一个,也已经重新布置妥当,一切就等客人上门来便是。

很快,已经到了辰时末。

在村门口等着的林玉溪姐弟俩可算是看到有马车朝村子的方向驶来。

远远望去,似乎还不止一辆马车,看这情况,应该是有客人上门来了。

兴奋地等着呢,等马车走近,发现了马车上大大的“尹”字标记。

这不是世子府的马车嘛,难道尹弈啸也带人来捧场了不成。

脑子里还在思考着呢,就见尹弈啸从马车上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