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只破碗(101)
“你怎么了?”
秦贺武吃完饭出来,便见到叶藤在那深思,不禁问道。
“没什么……对了。”叶藤指了指崔家院子里的井,“你做的那个压水井,是不是密封没有做好啊?不是每次都能压出水来。”
“压水井?”
秦贺武抬头看了眼自己突发灵感做出来的东西。
“很贴切。”
但是对于叶藤所说的“密封”却不是很理解。
便将他那时候的想法说了说。
叶藤听后便忍不住惊叹。
搞技术的人,脑子就是不一样。
对方说的是,完全是按照她演示的竹筒倒置实验仿制的。
可这能是正常的前后因果联系么?
就不觉得中间少了很关键的技术连接点?
“呃……我可能没说清楚,你等等,我拆开给你看。”
“等等。”叶藤将人拉住,“先别拆,你不是说做了可以存放气体的腔体么?就这个腔体除了木头你还用了什么材料?”
“狐狸皮。”
叶藤:……
这成本是不是太高了点?
虽然可惜不能拿出去卖钱,但是叶藤还是跟着秦贺武来到井边细看。
待秦贺武拆开顶盖,叶藤凑过去一看,确实是密封没处理好。
动物皮子虽然也有延展性与韧性,但是同橡胶还是不能比的。
就在她也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时,就见崔大娘抱着个泡菜坛子在忙活。
“阿藤啊,是要将这东西取下来么?”崔大娘说这话的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两天就因为井上放了这东西,他们取水是真的很费事。
然而叶藤却像是没听到似的,却只是盯着她手里的泡菜坛子瞧。
“这个呀,我瞧着你们天天吃豆芽,怕你们腻味了,我就泡上了一点,换个口味。”
“婶儿,您可帮了大忙。”
叶藤给崔大娘竖了个大拇指,便转头对秦贺武道:
“加一杯水,水也有密封作用。”
“加杯水就行?”秦贺武虽然仍有疑虑,但还是按叶藤说的做了。
却没想到,一杯水下去,再来压水,十次至少能有八次成功。
看得不明所以的崔大娘连连称奇。
“欸?这压水井莫不是还认人的?就因为是贺公子做的,就能次次压上水来?”
“婶儿,您也试试?这压水井也认得您了哟。”
崔大娘也不知叶藤是在打什么哑谜,放下泡菜坛子,将信将疑地压了几下。
“欸!欸!真的嘿!”
叶藤便笑眯眯地问:“婶儿,那这东西还拆不?”
“这要能次次都压上水来,还拆啥拆,这可比甩桶打水轻省容易多了,就这活,连小丫也能干。”
崔小丫也在一旁认真点头,“以后我负责打水。”
叶藤好笑地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笑着对秦贺武道:
“你看要不稍微改一下,总不能每次都要拆……”
她话说一半便停下了。
只因为人秦贺武早就已经在动手改了。
不过……
研发样机的成本偏高不是很正常?
后面再降本不就好了!
想到这里,叶藤心情更加愉悦。
也就有心情馋吃的了,瞬间化身崔大娘的超大号尾巴,跟去了厨房。
就她那馋样,连崔小丫都不忍看,破天荒地没有跟着去,反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秦贺武手里的动作瞧。
叶藤回头看到,更乐了。
崔大娘多疼叶藤啊,特意夹了一筷子酸好的豆芽,现场给拌了味,让叶藤解馋。
就在叶藤吃得头都不抬的时候,崔大娘问道:
“跟那姓贺的彻底谈好了?”
叶藤笑:“嗯,婶儿你猜得太对了,他在他们家过得也惨,已经准备自己讨生活,宝宝的事,他都没和那边说。”
“那还差不多,算那小子脑子还清醒。”
这事揭过之后,崔大娘便又唠叨起年夜饭的事情。
叶藤便趁机提议赶在年底前再去一次县城。
“我也正想和你说这个来说,我跟红玉打听过了,利州这边过年与咱们虞州不同,还得再买点过年用的东西。”
话落,崔大娘又特意强调道:
“上次粮食、盐什么的,都是你花的钱,这次换我们家买。”
叶藤笑眯眯点头。
翌日,李红玉吃完早饭就溜达过来了,要看烧陶。
然而,等崔叶氏摆好泥胚,点燃炭火封闭土包后,李红玉却有点傻眼。
“这……就可以了?”
“差不多吧,最多中间加点炭,咱等着就成。”
李红玉不禁摸摸脑袋,不解道:
“这么简单的事情,徐氏窑场那边怎么还遮遮掩掩的,整那么神秘。”
“徐氏窑场?红玉姐,咱村子周边有窑场么?”
“要有我上次见你们要自己烧陶就会说了,徐氏窑场离咱这远着呢,风临那孩子你还记得不?他爹就在那窑场做事,一个月才能回来一趟。”
说到这里,李红玉又加了一句。
“听风临他爹说,窑场那边管得特别严,像他这样非徐氏族人的,就是往内场瞧一眼都不让呢。”
“他们窑场卖的东西都死贵死贵的,听说最近还出了一种红色的,更是贵到离谱。”
一旁的崔叶氏听到这里,便插嘴道:
“他们可能是烧瓷器,那确实有挺多讲究的。不过……红色的瓷?我还没听过,倒是个稀奇的东西。”
叶藤在现代的时候,什么颜色什么花样的瓷器都见过,不过她并不了解瓷器上色的工艺,便没有多说。
见大家说到一个段落,便转而问李红玉暖手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