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只破碗(133)
“粉笔正式售卖后,不过六文钱一支而已。”
“只卖六文?”薛咏斌惊讶不已。
“嗯。已经与书肆签了限价协议。”
“限价?”薛咏斌更惊讶了。
因为过于惊讶,连他被秦贺武给挤到了后头都没发觉。
回去的路上,他满脑子都是“六文”、“限价”。
他自小读书,纸、墨有多贵他是知道的。
那些家境贫寒的同窗,为了省纸,一张纸能反复写多遍,字里行间的空白位置半点不肯浪费。
一直写到整张纸无一点白色才肯罢休。
可即使如此,墨却是没有办法省的。
用毛笔蘸水在石头上写字,只有幼儿时期才能用。
到准备要下场考功名开始,那法子就行不通了。
一篇策论有多少字?真用水在石头上写,写到一半前面的都干了,连打草稿的作用都没有。
还不如直接打腹稿。
可这粉笔不一样,省纸又省墨,还能大幅度降低毛笔的使用频次。
他几乎可以想象,这粉笔对那些贫寒学子来说,助益会有多大。
而这其中的价值,难以估量。
结果居然只卖六文一根。
就这还是书肆的最终售价,其中必定还包括了书肆的利润。
换言之,叶藤卖给书肆的价格,只会更加便宜。
明明能因手握新奇的方子大赚特赚,对方却偏要以极低的价格售出。
难道对方就是为了天下贫寒学子提供便利?
为了助学?
若对方真有此胸怀,那他那句“先生”就能喊得更加真情实意了。
就在薛咏斌独自感叹时,南益王与管家常九志徘徊在城门口,一时拿不准主意。
第64章
回竹溪村一个时辰前,南益王管家……
一个时辰前,南益王管家常九志说他孙儿还活着,且贺武还在一旁小心看护时,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便匆忙出了客舍大门,朝城门口追去。
可他们刚到城门边,还没来得及出城,就与折返的几位王府护卫碰上了。
要命的是,有两位护卫都禀报说,有找到叛军余孽的线索。
在叛军被南益王世子率兵灭掉后,其余孽总是除不尽。
前段时间根据嘉元县传来的线索剿灭了一批,没想到居然还有!
南益王脸色顿时极为难看。
就因为这叛军,他悉心培养的世子没了,还掏空了王府家底,他决不能容许叛军死灰复燃!
可他的孙子!
他从未见过面的孙子呀!
吐出几口粗气,南益王终究是按捺住了想即刻见到孙儿的心思,仔细问起叛军事宜。
略沉吟后,问常九志:
“常先他们如今在何处?”
常九志:“八成可能,在县衙之内。”
南益王直接下令:“秘密传讯过去,让其速来听令。”
“是。”其中一护卫当即转身去执行命令。
南益王则对常九志道:
“此事先不要声张,过年乱起来,兆头不好,我那皇帝侄子会不高兴。先用王府人手监视叛军行径,过完年,再收拾那群鳖孙。”
“哦,对了,你随便找个理由,让嘉元县县令正月里不可离开治地。”
见常九志领完命令后还站在原地不动,南益王不禁踢了人一脚。
“老东西,本王还犯得着让你担心?快滚去办事,我就待客舍,哪里也不去。”
况且他已经知道那伙人找书肆连着租了两天的地来摆摊,明天他就能见到乖孙与贺武了,哪里用得着不顾危险出城?
常九志跟随南益王多年,自然也很快明白了南益王的想法。
不过他还是顶着南益王的大白眼,亲自将人送回客舍,才肯出去办事。
对于常九志的执着,南益王除了翻白眼、踢人几脚外毫无办法,总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将自己的忠仆给噶了。
另一边,叶藤他们在半途便遇到了大队的竹溪村村民。
领队的便是薛村长与李红玉夫妇俩。
之前秦贺武折返竹溪村时一路轻功,到达村口后更是直接跳进了薛村长家里。
兜头给了一句“叶藤有麻烦,需要帮忙。”后,扫了薛村长家三人一眼,挑了体质最好的薛咏斌,在薛村长与李红玉的懵逼脸中,拎着薛咏斌的后衣领就飞走了。
薛村长与李红玉夫妇俩到秦贺武、薛咏斌的影儿都瞧不见了,才回过神来。
顿时就急上了。
他们倒是不担心自己儿子。
以他们家儿子的名头,除非是遇到
叛军、山匪,否则即使是县衙差役,那也是要给面子的。
但是对于叶藤他们,薛村长,尤其是李红玉,那就是真的担心了。
能急到直接过来抢人的程度,定是遇到了大麻烦。
“有小安在,县衙的人不仅不会为难叶小娘子,多少还会看顾一点。现在还出事,怕是有那商贾豪富之家故意为难。”薛村长到底经的事情多,很快就有了推论。
况且,他们是知道叶藤几人今天进城是为了卖货。
那除了因为生意被商贾豪富找麻烦,还能因为什么?
以叶藤的聪慧与手腕,一般人根本为难不上去。
李红玉倒没想那么多,撸起袖子就嚷嚷:
“我管他是谁!欺负我竹溪村的人就是不行!”
说完也不管薛村长答应不答应,怒气冲冲地就出去喊人了。
薛村长摸摸鼻子,也跟了出去。
他媳妇急躁是急躁了点,但是话没说错。
他竹溪村的人,可不能被人给欺负了。
有了薛村长与李红玉的呼吁,大半个竹溪村的人都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