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一只破碗(163)

作者: 鲜鱼糊汤粉儿 阅读记录

让一直提着心的南益王大为宽心。

与此同时,崔松、崔柏两兄弟没有再去打零工,而是各自带着崔叶氏、崔大娘,分别去了两个方向。

崔松带着崔叶氏,夫妻俩负责将砖、瓦、石灰、陈年木料等建材以及各式建房子需要用到的工具买回去。

崔叶氏跟着一起,除了帮忙自己男人一起买买买外,还要顺路去一趟李红玉推荐的窑场。

按叶藤给的图纸定制大陶管。

叶藤要的陶管相当地粗且大,他们自己盖的那个小窑烧不了。

叶藤说是要埋到地底下的,其实崔叶氏仍旧不懂埋到地下能有什么作用,但是不妨碍她看懂图纸,还能清晰地与窑场管事说清楚图纸要点。

尤其是陶管头尾处的螺旋纹路要点。

另一边,崔柏则是带着崔大娘去各个附近的村子买猪买鸡鸭买菜干以及粮食。

他们买粮食的村子,也是李红玉友情提供。

据李红玉说,嘉元县里的大部分肉、菜、粮,本也是这些村子的村**过去卖的,李红玉与他们都相熟。

崔大娘他们过去了,只要提李红玉的名字,对方都会给个实在价。

如此一来,除去还在外面追寻崔青竹父子下落的崔田,家里边就只剩下了崔老汉与崔小丫这一老一小。

此刻,叶藤与崔松、崔柏他们才离去不久,崔老汉正带着崔小丫一起,按着叶藤画在黑板上的简图一边在地上丈量一边用粉笔做标记。

早在家里人还没出行前,崔老汉就去找薛村长多要了一点地。

他们这两个院子附近都没有人家,叶藤的院子更靠近村民一些,那边是一片竹林,另一边则是乱石滩。

乱石滩还好,薛村长意思,那块地做不了什么,他们只要用得上,随便扩。

要占用竹林的话,就得给村里折算银子。

这点他们一早就有预料,他是带着钱去的。不仅很快商议好要占用的竹林面积,也顺便说好了请村民们帮忙的工钱。

每人每天三十文,管三顿饭。

“阿藤说了,我们两家的房子一起盖,要的人多,可能还得劳烦您将村里的妇人也招呼过去,帮着做饭,我们同样给工钱,每人每天二十文。至于各家老人、小孩也一并过去吃饭,多添几双筷子的事。”

薛村长的行动力很强,崔老汉回来,刚前后送走两批人出门,地上的线还没画完,已经有接到消息的村民们过来了。

还各自扛着锄头、锹等第一天绝对用得着的器具。

这些人远远就冲崔老汉喊道:

“崔叔!你们要怎么个盖法?”

老汉也不啰嗦,直接将黑板摆出来,指着上面的简图说道:

“我们现在各屋都住着人,旧房子先不动,先在左右两边,就是乱石滩和竹林这块先各盖两排屋子出来,一边四个屋。”

“这图谁画的?好清楚呀!房子什么样的一看就能明白!”

村民们回头将两家合在一处的院子一扫,再看眼黑板上的图,简直是还没动工就能靠着这图想象出新房子是啥样了,不禁啧啧称奇。

有了清晰的示意图,又有崔老汉的解说,村民们对于要做的活也很快就一清二楚了。

也不用崔老汉费劲地逐一吩咐,多多少少都盖过房子的村民们自行将活一分,便各自忙去了。

没一会儿,几乎大半个竹溪村的村民们便都聚集到了叶藤、崔家这边的大工地上。

待薛咏斌与薛安赶到村口,看着空落落且格外安静的村子,差点被吓死。

“咏斌?小安?”

“爹!村里人呢?”

薛村长却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先前后看了一眼,见没有旁人,连忙将儿子与侄子拉进屋里。

“爹!出什么事了?”

“是啊,大伯!出什么事了?”

薛咏斌与薛安都被薛村长这态度搞得很是心慌。

薛村长却是心疼、愧疚地看了眼薛安,然后将徐氏窑场的不对劲给说了。

“小安啊,你婶婶当初也不知道那徐氏窑场会让人得病……唉……你爹他……”

伤感了好一会儿,薛村长才发现儿子与侄子虽说也挺难过的,却一点不见惊讶。

“你们……你们已经知道这事了?”

薛咏斌与薛安互视一眼,最后由薛咏斌答道:

“父亲请见谅,儿子并不是有意瞒着您。当初偶然得知徐氏窑场有异时并无实证,未免引来徐氏报复才没有声张。儿子便假借提前回书院为由带着小安一起去查看徐氏窑场的情况了。”

“是的,大伯!我和咏斌着急赶回来,就是想请您出面,想法子将还在徐氏窑场做活的叔伯们喊回来。我们在窑里联系过他们,也告知他们窑场有问题,可他们都不肯听。”

“爹,叔伯他们应该是生活艰难才不得不如此,不若将我今年的束脩分赠给他们,先将人喊回来再说,再待下去真的会有性命之忧。”

薛村长此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话没说全,连忙回道:

“莫慌,你婶婶天还没亮,便带着那几家的人去徐氏窑场喊人去了。”

“而且,叶小娘子应你娘所求,请了全村人帮忙盖房子,还开出每人每天三十文的工钱,他们一定会愿意回来的。”

薛咏斌未免徐氏报复时牵连到叶藤,这才特意瞒下了消息的来源,没想到,对方已经参与了进来。

然而,略微计算了一下,薛咏斌便急道:

“每人每天三十文,岂不是一天就要花掉五、六十两银子?这还不算供应的吃喝……这……”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