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一只破碗(219)

作者: 鲜鱼糊汤粉儿 阅读记录

没人会愿意服徭役。

居然还有百姓主动为之筹谋的一天?

然而,当他开始看手中的所谓“修路”纪要时,就顾不得惊讶了,甚至抬手命薛咏斌先不要说话。

——招各村剩余劳力、城中贫户修路,不足者可用牢中囚犯。

——招安济堂人员,

或孤寡老人为修路队做饭;

——招城中大夫轮值修路队,随时救治伤者、病者;

——所有人工钱日结,建议修路者、医者每日三十文。做饭者与囚犯每日十文。且为所有人免费提供三餐。

施洛成才只看完一半内容,便提炼出上面四点来。

同时他的呼吸也无意识地加重了,只因为,就这四点来说,修路这事能成!

纪要后半部分的内容更加实在,不仅提及了如何将人按工种分队以及将路分段包干的法子。

还列出了修路所需的大致用料、工具等等,进而将修路需要分发的工钱和其他开支都给算了出来。

最后面还有一个修路成本回收建议,但是施洛成已经顾不上看了。

而是急切地将薛、张、陆三个秀才招到近前,问:

“按这份纪要所述,这路,一个月就能修好?”

施洛成虽然才为官两载,还没有发动徭役修过路,可他没做过却是见过的。

一个月时间,能修个四五里路就了不得了,是可以向朝廷请功的亮眼政绩。

可这份纪要中却说一个月能修一段长达五十多里的路!

这个问题,薛咏斌才问过叶藤,此时便照原样,将叶藤的回答转述了一遍。

“有没有工钱,干活的速度真会差这么多?”

薛咏斌:“除了工钱,还需用奖惩之法予以激励。”

然而,即使有了薛咏斌的解释,施洛成却仍然难以下决断。

修路这事,若是做成,确实是大功一件。

可若是搞砸,或者最坏的情况,还因此事弄得民生怨道,他就完了!

薛咏斌暗藏下心中的鄙夷,知道这位县令大人又开始衡量自身的得失了。

便给张嘉佑、陆明德使了个眼色。

这两人心领神会,当即一左一右劝解起来。

一个说其中用到的砖石、器具,乃至米面菜蔬,他们家会免费提供。

一个说分发的工钱还有衙役们的辛苦费,他们家愿意无偿资助。

再加上各种歌功颂德与吹嘘,最终还真的让施洛成点下了头。

薛咏斌与陆明德的话,施洛成其实并没怎么听进去,但是张嘉佑的话他就很重视。

这人可是马上就要赴京进国子监读书,今后前途不可限量。

任务顺利完成,三人离开县衙的时候都很兴奋。

“咏斌兄,这事若真能成,咱仨也算是做了一件于民有利之事呀!”

张嘉佑才感慨一句,忽又后悔道:

“哎呀!失策失策!先生那本《修路纪要》应该事先誊抄一本的!待我等日后为官,完全用得着!”

陆明德立即反唇相讥,“有咏斌兄在,你还担心这个?再说了,用不着等到日后,里面许多法子,我家当下就用得着。”

接着,这俩货便停止了内斗,行动一致地求起薛咏斌来。

薛咏斌过目不忘,默写一遍确实不怎么费事。可他一想到自个儿手上还未写完的话本就觉得手疼。

最终他只答应了口述,让这俩自个儿记录,还要多抄一份给他。

经过与施县令的交流,张嘉佑、陆明德对自身不解之处清楚多了,便逮着跟叶藤汇报县衙情况的机会,问了个够本。

叶藤也没藏私,尽可能详细地解答。

不过她很快发现,张、陆两人的关注点没一会儿就从修路本身转移到了经营管理上,到最后甚至问起了她叶氏一两银的事情来。

叶藤既然已经收下这两人为弟子,那便没有什么是不能讲的。

到最后反倒是薛咏斌看不过去,将张嘉佑与陆明德轰了出去。

“我说你们两个多少要知道点分寸!这都什么时辰了,你们好意思耽搁先生休息?”

“再说了,你们纵使有所不解,难道不应该先来问我这个二师兄或者……大师姐么?”

张嘉佑、陆明德:“大师姐?”

薛咏斌正经点头,然后赶在对方再度提问前溜之大吉。

他还得赶着在城门关闭前回竹溪村呢。

对于自己三位弟子间的小交锋,叶藤并不知道,她也没功夫知道。

她太忙了。

张、陆两人离开后,叶藤便将文执等六位负责叶氏一两银经营的侍女叫了过来。

一边比对两天的交易流水一边询问情况。

叶藤的问法也与旁人不同,她每次只叫一人进来,然后便让这人分别讲述同组的两人以及另外一组的三个人哪些地方比自己做得好。

并一一给予评分。

容艳与柳芳娘则负责在旁记录。

由于这两日的流水都在叶藤的预估范围内,她便从始至终没有做任何点评。

最终只让容艳与柳芳娘汇总了分数,并当着六位侍女的面公布了两组各自的总分。

“往后这样的比试每七日进行一次,优胜组可每人得一枚特制瓷珠,并可休息一日。败组则需多工作一日。”

“特制瓷珠的用处你们也知道,拿到后是自用还是转卖均可。”

交代完六位侍女的,叶藤又转头对文墨与司衍道:

“待你俩开始正式做事后,也按此法进行比试,奖惩条件到时候再定。”

文墨、司衍各自点头称是。

一旁的容艳生怕自己也要比,下意识就屏住了呼吸。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