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只破碗(225)
拉着薛咏斌就想打听后面的情节。
此时,就连坐在一旁的书院山长都悄悄竖起了耳朵细听。
只可惜,薛咏斌回答的时候也是苦大仇深:“不是我瞒着不说,实在是……我还没写呢。”
嗯……没过稿等于剧情没定,与没写也没差了。
另一边,像张家家主与陆家家主,就实际多了。
他们虽然也对《西游记》的后续剧情感兴趣,但是显然没有对生意的期待大。
他们是少数几个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悄悄取下耳机,对比过效果的。
他们发现,除了耳机,那戏台也是有讲究的,取下耳机后,里面的声音居然半点听不到。
可之前那女子在戏台上说话,虽说听不太清,但是声音是能传过来的。
显然,戏台本身另有乾坤。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种应用场景。
若是将家里的书房改得也如戏台一般,传不出半点声音,往后再谈什么重要的事情哪里还用得着担心被人偷听?
就算有什么临时的安排,也能随时用耳机吩咐外间的管事或仆役去做。
这……简直就是给他们量身定做的呀。
故而,动画片一结束放映,两人不约而同地起身,不顾自家母亲的侧目,忙不迭将叶藤请到一边,表示要定制耳机并改建书房。
对此,叶藤自然是欣然同意。
她费尽心思搞动画片放映,除了要借此抬升特制瓷珠子的价值,提升叶氏一两银的销售额,给新品打广告,并在必要的时候掌控舆论利器外,便是要做这单大生意。
耳机,只是利用了固体传播的原理,在无声电学加持下,都不需要有匠人背景,只要手灵巧些的,就能仿制出来。
换言之,耳机她只能做一锤子买卖。
若非她搞预售这一套,将一千对耳机一次性发货出去,直接卖的话是卖不了这么多的。
但是隔音效果绝佳的空间就不一样了。
这才是能将其中技术捏在手里,赚独门钱财的生意。
经过一番的讨价还价,最终仅张家一家,便预订了普通版(木柄纸杯版一两一对)耳机两百对;豪华版(瓷柄瓷杯版十两一对)二十对;奢华版(皮质带玻璃杯五十两一对)十对。
以及三间房间的改建,每间六百两。
仅张家家主这单生意,便有两千七百两。且鉴于张家订单数额巨大,叶藤还免了其定制费用。
至于陆家这边,整体与张家差不多,只不过因陆家主营生意是陶瓷,陆家主特意提出要加盟豪华版耳机的售卖。
对此,叶藤求之不得,当下与陆家主签订合约,她这边只提供一对耳机之间的“线”,其他全由陆家烧制提供,也是陆家进行最终的组装与售卖。
最终叶藤这边可分得两分利。
不过,叶藤也明白,其实这份生意,陆家是完全可以自家独自做的,邀请她合作纯粹就是卖好罢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叶藤既受了这份人情,便将叶氏一两银中普通瓷质饰品与陆家合作。
不仅将饰品中的瓷质部分全部委托给陆家,叶藤还明言,她提供的花样陆家可随意使用,且她只会做利、虞两州的生意。
在张家主的见证下,与陆家的两份合约文书很快签订完成。
叶藤短时间内做成总计五千四百两的生意,又签了两份合作合约,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送走张、陆两家的家主,将其他来下定的人交给文墨等人接洽后,她便将此次《西游记》的动画片的创作团队以及帮工们全聚在一起。
发银子!
负责话本创作的薛咏斌得银二十两。
负责配音拟音的冯蜀锦与言妙,每人十五两。
常先等负责转转盘、拉黑布以及更换画纸的帮工们有十人,每人二两。
接下来便是给场外相关生意者发钱。
村子里唯一的一位雕版匠人得银十两。他雕刻的雕版便是提供给书肆的。
崔小丫带着薛风临几个帮忙抄了八份话本,每人一两。
没错,叶藤卖给酒楼茶馆每本十两的话本,其实都是小孩子们誊抄的。
叶藤只保证内容及时且准确,可没保证笔迹。
至于那些掌柜的收到一本狗爬字会作何感想,就不在她考虑的范围内了。
最后,是负责会场布置(看戏场地的椅子摆放与理顺耳机线)以及维持会场秩序的人。
这方面仍旧是崔小丫带着小伙伴们来做的。
叶藤给了他们十二两,让崔小丫自己去分。
而主动担起迎客之责的薛咏斌、张嘉佑与陆明德三人,叶藤觉得那是作为她弟子本就应该做的,不用分钱。
张嘉佑、陆明德早与叶藤打过招呼随着家人返回嘉元县去了,此刻并不在。
就是薛咏斌此刻在现场,他也没觉得叶藤没给他算迎客的工钱有什么不对。
或者说,他此刻乐得压根没顾上想这茬。
二十两诶!
这还只是七天的工钱。
叶藤说了,动画片每七日放映一次,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每七天都能拿到这么多钱。
算下来,他一个月就能挣到八十两!
终于可以在那帮小萝卜头面前抬头挺胸了。
不仅是薛咏斌在这么算“月钱”,其他所有领到钱的,现在无不在掰着手指头算。
有算不明白的,还会拉小萝卜头们帮忙算。
叶藤笑着摇摇头,离开去找薛村长。
戏台是薛村长带着大几十号人在六天内赶出来,叶藤直接给了薛村长三
百两,让其自行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