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只破碗(32)
两位猎人不约而同地昂首看向叶藤他们身后的路,脑子里也将从梓州青阳县到这里的路大致过了一遍,互视一眼后,警惕心顿时去了大半,还是那位年长些的,开口道:
“还好你们躲得快,那些流民全带着瘟疫,真碰上了可就没命了。”
叶藤以手掩口,脸上全是后怕之意,“难怪了!难怪路上有许多……”
稍稍停顿后,叶藤才十分庆幸地道:“我的这些伙计没见过这种场面,这两天魂都吓飞了。”
两位猎人想想他们这两天清理掉的尸骨,心里也有些发寒,对被“吓到”的崔老汉他们特别地感同身受,便一点儿也不觉得眼前这些人的形迹可疑了。
不过,他们就是俩穷猎户,这女掌柜说的好货再便宜,他们也没铜板买,便好心地指点对方最好在前面绕一下路。
“最好是绕道北门进城,南门虽然近,却已被流民堵住了。”
“这样……多谢两位兄弟指点。”叶藤落落大方地躬身行了一礼,又转身招呼已经呆住的崔叶氏,打开一节车厢顶盖,取出一串鲜冬笋出来。
与崔家搭伙后,崔大娘根本不肯用她这边的食物,她只能见缝插针地将笋干往里加。
这几个整株的冬笋便保存了下来。
正好可以当作“好货”送与这两个好心的猎人。
“冬笋?这可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好东西!”
两猎人哪里敢接这么贵重的食材,纷纷推辞。
叶藤也从两人的态度中,对冬笋的价值有了新的评估,灵机一动,一边手快地将冬笋放到猎人的手里,一边请求道:
“还请两位兄弟切勿推辞。说来,在下也是有事相求。我们一路行来确实被吓到了,可否请二位帮忙做个向导?将我们带到嘉元县北城门即可。”
两猎人心中一合计,觉得这活计相当划算,只是带个路而已,手中这一串冬笋卖到他们熟识的食楼中,至少能得一两银子。
便欣然应下。
而有了这两个嘉元县的本地人带路,叶藤他们后面的路就极为顺利了。
所遇之人,在两猎户的介绍下,都知道他们是从隔壁梓州青阳县来卖货的,半点没怀疑。
叶藤顺便还将剩余的一点儿笋干、崔氏兄弟们的肉干以及草绳全都给卖了出去。
将崔家人看得一愣一愣的,看着手中的一篮子鸡蛋和三十多个铜板,总觉得像是在做梦一般。
每走一段路,都要偷偷摸摸地将鸡蛋和铜板再数一数。
生怕一眨眼,这些东西就没了。
将叶藤他们送到嘉元县北城门后,觉得占了大便宜的两猎人还好心地将他们带进城里,一直送到一家不起眼的客舍那里。
“叶掌柜放心,这家客舍虽然偏僻,但是里面不仅干净还便宜,掌柜的与我们两兄弟相识,已经答应为诸位作保,你们就安心在这里暂歇吧。”
路上的时候,他们就听这叶掌柜说了。
他们在山里迷路了十多天,不得已将极为值钱的冬笋大半给吃了不说,还因为山路崎岖板车行走困难的缘故,丢了不少钱财货物。
其中还包括最为紧要的户籍文书。
若是没有他们兄弟的关系,叶掌柜等人是无法投宿的。
自觉帮到此处,也不枉他们拿了人家一串鲜冬笋的两猎人,在叶藤的再次感谢下挥挥手就走了。
待俩猎人走远,崔叶氏才小心地扯叶藤衣袖,“阿藤啊,咱交完一日的投宿费用,手上就只剩一文钱了,接下来要、要咋整啊?”
车上的吃食除了两大筐野蒜和一篮子鸡蛋,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蒜能救命不假,可它不能填饱肚子啊。
一篮子鸡蛋最多能喂一喂两小,大人是不够吃的。
第18章
第二次相遇叶藤当然知道崔叶氏他……
叶藤当然知道崔叶氏他们在慌什么,对于农家人来说,身边无粮坐着也慌。
她敢于引导那两个猎人兄弟带他们进城投宿,自然是心中早有打算。
那两位猎人兄弟相当实诚,叶藤随随便便就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嘉元县的流民情况。
据说,流民抵达嘉元县时一半以上的人都带着病,嘉元县便紧急封闭了城门,不许流民入城。
后来城墙下死的人越来越多后,县令不忍,想安置流民,可全县反对,县令大人也没法子。
就在这时,据说南益王府的人到了。
那领头的人一到嘉元县,便以雷霆手段震住场面,又强制征召县内所有医馆为流民诊治。
在医馆介入之后,流民们病死的速度大减。但是大夫们几次会诊,也没有拿出一个稳妥的方子出来。
所以,每天还是有流民病死。
流民们聚集的南城门处,仍然是嘉元县人避之不及之地。
那两个猎人兄弟也是响应县衙征召,去清理掩埋病死的流民,才会碰上叶藤他们的。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叶藤便准备将大蒜素的方子卖出去。
她没想卖高价,只要能换得一个安置之所即可。
之所以到现在她都没有明着说出来,不过是在考虑要用何种方式才能避免引来他人的觊觎。
不过此时天色已晚,即使她想做什么至少也要等到明日天亮。
便安抚性地一笑,“姐姐莫急,五十步咱都走了四十九步了,总不至于在最后一步被卡死。”
接着拿出十多枚鸡蛋,请崔大娘煮熟,暂且当作今晚的晚餐。
“阿藤,这可使不得,鸡蛋就煮四个,你和小丫垫垫肚子。我再蒸碗鸡蛋羹喂给宝宝吃就够了,我们几个粗人,少吃一顿也没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