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一只破碗(49)

作者: 鲜鱼糊汤粉儿 阅读记录

回身将房门关上,崔叶氏一眼就看到正在劈柴的崔田,她原地默了默,到底还是没有去打招呼。

从藤筐里将刚买的炉子抱出来,便转身去厨房的灶膛里掏炭火。

“娘……阿田……”

“小丫怎么样了?”

崔大娘与崔叶氏几乎是同时开的口,两人不禁互视一眼。

崔叶氏先回道:“小丫已经挨着阿藤睡下了。”

崔大娘听后点点头,却没有回应崔叶氏前面那句话的意思。

崔叶氏便也不再多提,低头继续往炉子里装炭火,将炉子装了个半满再添点新柴,便提着回房去了。

崔大娘怕饿着叶藤,煮的是最便捷的菜粥。

菜粥煮好后,崔大娘盛出四碗黏稠的粥后,往罐子里加了一碗水继续煮着。

便将那四碗先端回了房里。

其中两碗叶藤与崔叶氏一人一碗,还有两碗可以放在碳炉子上温着。

等两个孩子睡醒了再吃。

回到厨房,崔大娘站在灶台前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忍不住叹口气,又往罐子里加了两碗水。

最后不仅又盛出两碗来,剩下的粥还装满了大个半竹筒。

将竹筒靠放在灶台边,崔大娘随手将已经处理好的棒骨、萝卜放进空下来的罐子里,加上大半罐水,放回灶台。

灶膛里剩余的炭火恰好能将罐子里的水烧开,再就着余温慢慢煨着。

他们晚上再放米进去煮,这样煮出来的棒骨粥会比昨天晚上那顿好吃得多。

“行了!那么点柴火,劈完了还傻站在那做什么!进来喝粥。”

崔大娘指指灶台上还剩下的那碗粥,没好气地喝道。

崔田连连摇头。

这种时候的粮食贵着呢,他哪能在崔家蹭吃的。

趁着崔大娘愿意理他,赶紧将崔冯氏母子的情况说了。

然后便巴巴地望着崔大娘。

他劈柴的时候就回过味来了。

崔大娘他们居然就是被县令大人特意嘉奖的那一家,难怪他们会有救命的蒜油。

按理,崔大娘他们与崔冯氏母子是正经的亲戚,应该会愿意帮着弄点蒜油救人?

听完崔田的话,崔大娘愣了半天,才问道:

“你那时候不管不顾地喊蒜油什么的,是为了青竹的孩子?”

“是……”崔田再次歉意地道歉,“婶儿,真对不住,我、我那时候……”

“行了行了,相同的话,你要说多少遍?快把粥喝了。”

然后,崔大娘也不等崔田回应,端着一碗粥,去了叶藤她们那边。

看两个孩子睡得还算安稳,崔大娘边吃边压着嗓子将崔田的话转述了一遍。

然后,除了崔大娘,叶藤和崔叶氏恶心得连粥都喝不下了。

虎毒尚且不食子,崔青竹却能在危难之际抛弃妻儿于不顾,冷眼看着亲儿等死!

这还是个成天将什么圣贤书挂嘴边,曾经被人高看一眼的读书人!

根本就禽兽不如!

“怎么不吃了?快吃,这么冷的天,稍微吃慢点粥就要凉了。”

崔大娘自个儿呼噜呼噜几口将粥喝完,又接着低声说道:

“虽然青竹不是个东西,但是他媳妇、孩子怪可怜的,我想着……”

说着崔大娘便看向了叶藤。

“婶儿,您想提炼大蒜素让阿田哥带回去?”

“嗯。”崔大娘点点头,神情中带上了歉意,“阿藤……对不住,之前都答应你……”

叶藤摇摇头,没让崔大娘将话说完,道:

“在县衙公开召集人去提炼大蒜素前,咱私下里提炼确实不妥。现在反倒是问题不大,咱们只要避开点人,别随意声张就行。”

其实在施大人亲自写的那份告示中,已经明确表示,对于积极响应县衙号召的人,会给予一份优待——其亲朋均可优先接受大蒜素的治疗。

不说崔叔他们本就属于被优待的人群,待其他人也获取到大蒜素后,崔田带回去的也就不扎眼了。

虽然按衙役薛安的那种读法,大家没听懂,暂时还不知道。

但是等他们到了县衙,就必定会知道了。

简单地将这些情况解释了一遍后,崔大娘也放下心来。

大蒜素的提炼器物,他们这边还存着一套旧的,野蒜也还有一些。

直接就可以提炼。

剩下的事情,崔氏婆媳以两个孩子都需要叶藤照看为由,完全不让她插手。

麻利地收拾好碗筷,她们便将一应器物搬到了崔叔他们那屋,并关上了门。

她们俩全程都没有搭理傻站在院子里的崔田。

提炼大蒜素的过程,她们早在山里时,就已做得熟练,很快就弄了一竹管出来,就是最早叶藤装姜汁的那种细竹管。

然后便板着脸交给了崔田。

也是这个时候,崔田才知道,这个救下无数人性命的蒜油方子,居然出自于叶藤。

不仅如此,就连县衙那边,也是叶藤这个小妇人亲自给县令大人提的建议。

这、这小妇人是什么人?

居然敢和县令大人说话?

不过崔田最多也就心里暗暗吃惊,问是不敢问的。

他还没忘,就因为他的鲁莽,人家的奶娃子差点点就没了的事。

“婶儿,我这就出城,将药送去给青竹媳妇。还有……”

崔田脸臊得通红,接着道:

“您给我的那碗粥,我借用您家的竹筒装了,芳娘她身子不好,不能饿着……但是您放心,连粥带竹筒,我今后一定双倍还给您。”

“跟我们客气什么!青竹媳妇母子是我家亲戚,这么些天也多亏有你们夫妇照看。”崔大娘将灶台边的竹筒递过来,“这也一并拿走。”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