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只破碗(69)
为此,他甚至不惜将叛军中的所有女性人员一一介绍了一遍。
秦贺武惋惜地看了叛军余孽丙一眼,慢慢擦拭剑上的血迹。
随即,他目光朝旁一瞥,负责记录的小吏当即腿软倒地。
可他半点不敢耽搁,手脚并用地往前爬,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叛军余孽丙。
叛军余孽丙这会儿别说有多配合了,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
秦贺武移开两步,不再挡着光线,可谁也不知道陷入阴影的他,此时再想些什么。
一直被薛安半抱着的施洛成,听到那边的招供内容后,总算是能勉强站住了。
可心里,却在不断后悔,不该错估了形势,早知道叶藤居然惹到了这尊大佛,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与其接触的。
为了让叶藤背上反叛的罪名,居然出手如此狠辣。
得亏人确实与叛军没有牵扯。
一瞬间做好今后对待叶藤的策略后,施洛成也打消了询问王府是否对叶藤有所嘉奖的话了。
可他此时也不敢与秦贺武接触,便干脆将心思转到叛军余孽的招供内容中。
看自己还能不能捞到什么其他的功劳。
另一边,完全不知嘉元县县衙这惊魂一幕的叶藤等人,终于赶在天黑前抵达了竹溪村。
因为有薛安事前的交代,竹溪村的村长特意带着村中的青壮们守在村口相迎。
双方热情地打过招呼后,村长便让青壮们帮着他们拉车,并亲自将他们送去一早安排好的地方。
“叶小娘子,这两个院子虽说在村尾,离田地远了些,但是是挨一起的,且前有井、后有山坡,还是很不错的。”
“昨晚小安跟我说过这事后,今儿我便让这些小伙子帮你们将井清理过了,屋顶的破洞也用草铺上了,可以直接住。”
叶藤看着院子中一株黄灿灿的高大银杏树,满意得不行,对村长连连感谢。
竹溪村村长知道他们刚刚搬来,要做的事情一大堆,便没有多作打扰,挥挥手带着青壮们就离开了。
第39章
落户叶藤他们大大小小加一起得有……
叶藤他们大大小小加一起得有九大两小,最终却只分到两个院子,全是因为大宣朝的户籍制度所致。
流民安置是以户籍文书为
依托,按户头依次安排的。
换言之,只有一户之主能分得独立院落与田地。
只不过院子、田亩的大小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这户人家的人数。
当然,最后收税同样是以户头来算就是。
崔冯氏这边,因她儿子已故且还未与崔青竹和离,在礼法上便仍然算是崔青竹的媳妇,无法独立门户,只能凑到崔老汉他们家一起生活。
崔田、柳芳娘则是因为崔氏族长一家没有分家的关系,也不可能获得独立户头重新安家。
这也是他们决心自行卖身为奴的理由之一。
此时自然是到叶藤这边的院子里生活。
叶藤若非提前找嘉元县县令弄到新的户籍,并以怀里的秦嘉宝为户主,也不可能被分配到独立的院子。
原主虽然得罗娘子放籍,已成良家女。但是她那籍书拿去买宅院买田地都无问题,却无法用在朝廷官方的安置政策上,除非她马上找个人嫁了。
如今眼前的两个大院子,状况都差不多,均是两间尚且完好的房子加两、三间半倒塌的危房。
唯一的区别,便是一个有银杏树,另一个有井。
崔大娘他们早看到叶藤对银杏树的喜爱,便主动挑了有井的院子。
趁着天还没全黑,他们很快将车上的藤筐卸下,一一往屋里搬。
崔家那边本就男劳力多,叶藤这边也有崔田夫妇帮忙,两边的速度都很快。
叶藤将院子里的四个房间都瞧了一眼。
塌掉的两个房间原本应是厨房和杂物间。
黄土墙倒了两面,已经完全不能用。
完好的主屋和西屋,暂时也只有主屋能住。
天色太暗,叶藤暂时看不清屋顶和墙面,但是最起码人站在里面不透风。
另外那间西屋就不行了,站里面风吹得呼呼的。
好在主屋尚且宽敞,叶藤便让崔田用藤筐临时垒了个隔断出来。
她带秦嘉宝一边,崔田夫妇住另一边。
然后再在主屋正中间烧堆柴火。
这屋子应该有些年头没住过人了,里面寒气颇重。
他们这边将将收拾完,那边崔大娘、崔叶氏他们已经抬着煮好的粥罐子过来了。
“哎呀,阿藤你们燃的这个火堆好,暖和多了,一会儿我们那边也燃一个。”
崔大娘话说完,罐子、碗筷也摆好了。
“咱两家后面的坡子上就有不少枯藤枯草,吃完饭我就和大哥去弄些回来。”崔柏拍拍崔田肩膀,“阿田哥,到时候我们放一半到你们院子里。”
“人阿田可比你有成算,没见院子里那堆柴火?”崔老汉毫不留情地怼小儿子。
崔田也笑道:“柴火不用你帮,要是有心,不如帮忙打缸水送来?”
“现在哪里有缸?之前借客舍的已经还回去了。你将空竹筒拿出来,我保证全给你们灌满。”
在男人们笑谈间,崔大娘、崔叶氏与柳芳娘一起,已经给每个人舀好了豆粥。
谷子舂的米在客舍就吃完了,他们剩下的粮食也好,在城门口领到的赈济粮也罢,都是豆子,今晚做的便是豆粥。不过他们并不嫌弃,以往收成不好的时候,他们大多也是靠着豆粥来渡过那段青黄不接的时间。
女人们捧起陶碗或竹筒,挨在叶藤身边,笑着看男人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