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一只破碗(88)

作者: 鲜鱼糊汤粉儿 阅读记录

看完这一系列的慢动作。

叶藤无声地笑了好一阵。

待她回屋,李红玉便好奇地问道:

“他真是来投奔你的啊?”

“倒也不是投奔,他醉心匠技,是过来学手艺的。”

“呃……那还真是挺醉心的,都要过年了,还跑出来学手艺?”

“这……”饶是叶藤,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作答了。

因为这也是她没想通的问题。

叶藤直接略过这个话题,转而说起她们一会儿要去烧陶的事情。

果然,李红玉的关注点也立即转移,兴致勃勃地表示,要跟去瞧瞧。

由于男人们一早就上山砍树去了,不到中午回不来。

叶藤她们便干脆锁了院门,带上两个小的与柳芳娘一起,全去了烧陶阵地。

柳芳娘一边看着两个孩子,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

还七天就过年了,新衣服可得加紧。

至于叶藤、李红玉,便撸起袖子与崔氏婆媳一起垒土包子。

干活的时候,叶藤也多注意了崔冯氏几眼。

见其动作格外地笨拙且缓慢后,笑了笑,便没再多管。

“只垒这么个土包子就能烧陶了?我见他们都是用好大的窑来烧诶。”

李红玉绕着成型的土包子转了两圈,不解地问道。

“我们就烧点小陶器,用泥砖垒这么大足够用了。”崔叶氏一边往里堆柴火一边随口解释了一句。

“柴火烧起来,我们也能暖和点,接下来,就要捏陶器了。”

捏陶用的黏土,今天天没亮时崔家几个男人齐上阵,已经将其揉捏摔打得极为细腻,此时她们可以直接开捏。

前面捏陶碗、陶杯还好,丑点至少基本能成型。

到陶壶、陶罐这些,就只有崔叶氏能捏成功了。

至于叶藤想要的S型弯曲陶管……连崔叶氏也捏不出来。

即使她退而求其次,改为笔直的陶管也一样不成功。

叶藤:……

“呃……阿藤啊……”崔叶氏瞟一眼石头上的画,“我第一次捏不熟练,等我……”

“姨姨!是不是这样?”

众人回头,只见崔小丫双手托着一截弯弯扭扭的泥管子。

叶藤凑过去一看,能从这头看到对面的光亮。

虽然泥管子外表面凹凸不平,但是却是她要的通孔。

“小丫,你怎么做到的?”

崔叶氏细看后,更为诧异。

她之所以捏不出来,就是叶藤要的管子又细又长,中间容易塌,很难成型。

而小丫的回答,是摆了根糊满黏土的细竹竿过来。

崔叶氏眼睛一亮,第一次认同了昨天叶藤对自家女儿的评价。

聪明!

这法子她都没有想到!

在竹竿外面糊上厚厚的黏土,等略微干一点,成型时再将竹竿抽出来,不就是叶藤想要的东西了么。

经崔叶氏这么一解说,听明白的李红玉当即对崔小丫赞不绝口。

不过,当崔叶氏准备按此方法上手做的时候,却被叶藤拦了下来。

“阿藤?”

“多亏有小丫提醒,我可以直接用竹子做个模具……嗯……样子出来,姐姐你再顺着往上捏黏土就好。”

然而,等叶藤就着土包里面燃烧的柴火堆将竹子烤软,弯出她想要的形状来,崔叶氏却犯了愁。

“阿藤啊……这么多弯道,竹子、竹子会抽不出来的。”

第50章

冯蜀锦“整体是抽不出来。”叶藤……

“整体是抽不出来。”叶藤拿竹刀沿中轴线两侧各划了一道,“但是分成两瓣就能取了。”

看着面前一模一样的半边泥胚,崔叶氏眼睛一亮。

“明白了!等晾干后,再用黏土将它们合起来。”

叶藤笑着点点头。

将思路这么一打开,其他人的创作热情顿时高涨,没一会儿,地面上便多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泥胚。

后来还是崔叶氏说,土包里面一次搁不下那么多泥胚,大家才停了下来。

此时已经接近午饭时间,崔大娘早在她们发散思维前就带着崔冯氏回去做饭了。

当米粥特有的清香味传来,李红玉才火烧屁股地起身,着急忙慌地赶回去做饭。

看得叶藤他们直乐呵。

擦干净手,崔叶氏便建议这几天就在后院吃饭。

“银杏树那里好看是好看,就是忒冷了。”

想到昨晚几人狼吞虎咽的速度,叶藤好笑地点头。

在清理土包前的空地时,叶藤便状似无意地提起崔冯氏来。

“崔冯氏嫂子是不是好多了?我看她不仅能帮姐姐垒土砖,给婶儿打下手做饭也挺麻利的。”

“不止哦!”崔叶氏当即将昨天崔冯氏特意留下鸡蛋给崔小丫的事情说了出来。

“不过我过去细看的时候,她又变得呆呆的了。”

说到这里,崔叶氏还叹了好大一口气。

“可能是时好时不好吧。我这堂嫂以前做事利索着呢,跟我学了几天,泥胚捏得就不比我差了。”

“结果今天她捏得还没初学的红玉姐好。唉……”

听到这里,叶藤虽说面上的笑容还在,心中却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她会提起崔冯氏,是因为她昨晚发觉本应呆傻的人,却格外地关注她。

那时候她还以为是自己露出了什么马脚,让对方察觉到她不是原本的叶藤,才会故意装呆卖傻。

但按崔叶氏所说的内容,显然不是这样的。

以前擅长捏泥胚,现在却连初学者也比不上。

这种情况若是在她穿来大宣朝以前遇到,还可能有多种解读,但是对于现在的叶藤来说,她只会有一种判断——对方被穿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