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6)

作者: 以蓁如玉 阅读记录

系统卡了一会儿,才断断续续的说道,“抱歉,系统无法预测。”

周苋见系统这个不靠谱的样子,也歇了询问它的心思。

“闺女,快过来。”

周苋抬头看过去,就看到亲妈葛桂芬同志对着她招了招手,然后示意她进屋去。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周苋还是起身往屋里去了。

刚进屋没一会儿,葛桂芬就推门进来了,周苋就看到葛桂芬同志手里端着个碗。

这会儿农忙,所以家里吃得还是可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偏心她的老太太,还是不忘记给她开个小灶。

葛桂芬用胳膊护住的拿过来的,进了屋子里,把手里的碗搁在了桌子上。

“赶紧喝了啊,别被那群小崽子们看见了。”

周苋看着老太太,心里也是感叹了一声。

摸到兜里的钱,便拿了出来,塞进了老太太的手里,“妈,这钱你拿着。”

看着闺女塞给自己钱,葛桂芬都震惊,虽然她也会给闺女塞钱,可闺女这哪来的这么多钱。

周苋自然是把这钱的来源解释了一番,说到底,原本那些东西就是她妈给的,如今钱给她,也没什么不妥。

“你问他要钱了?”

“对,他都不喜欢我,我干嘛还给他白吃白喝,当然要把我的东西要回来,以后跟他也不要有什么牵扯了,不然传出去了,对咱家名声也不好。”面对自己亲妈,周苋自然也没说什么压根儿就不喜欢他之类的话。

主要是那些话没啥说服力,那还不如大大方方承认。

虽然以前那个周苋也是她,但她到底是被强制走剧情了,有点脱离她本来的性格了。

周苋觉得一下子变太多,亲妈把她当妖怪就不好了。所以说话的时候,还是用她之前的语气说的。

不过是多了一段记忆,之前生活的模样,她还是记得很清楚的,总体来讲,差别也不是太大。

可是这一举动,却把葛桂芬给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自家闺女喜欢的知青居然喜欢上了别人,她这心里就窝着火呢,她家闺女到底哪里比那些女知青差了。

虽说知青先前都是城里人,可现在户口都落到他们大队了,走到走不了,就这每年上头还要分人下来,活儿干得又不行,还又特别能闹腾。

总之不管咋说,都是那知青配不上自家闺女。

看着亲妈愤愤不平的神色,周苋也猜到她想什么了,连忙抓住亲妈的手说道,“妈,这钱我也已经要回来了,就跟他两清了,以后跟他也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大家互不相欠,咱们不理他就是了。”

关于自己这一家人在书里的剧情,周苋看得比男女主都仔细呢。

她亲妈葛桂芬在书里知道男主的所作所为之后,自然是站在闺女这边,就和自家老头子抱怨。

撺掇着作为周苋亲爹的大队长利用自己的权利几次为难男女主,阻挠他们回城,甚至在高考恢复后,还拦截了他们的录取通知书。

不过男主那个时候家里已经平反了,所以她爸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还因此丢了大队长的位置。

她三个哥哥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他们也不愤男女主的行为,要为自己出气,结果大哥死了,二哥劳改了,三哥残废了,家里的老婆孩子也没了。

见自己的男人和儿子都这样了,葛桂芬同志一口气没提上来,中风瘫痪了。

周苋:“……”

最后作者用一种无比惋惜的语气说道,“这周家原本也是条件不错的人家,可以就因为无脑偏宠女儿,一家子落得这么个下场。”

如今作为当事人的周苋,只觉得心里很是堵得慌。

她杀谁全家了,最后一家子要落得这么个下场?

好在她现在不打算走原剧情了,所以这些事情自然也不会再发现了。

当然如果他们再敢来招惹自己,可别怪她不客气了。

书里她家里人可能手段确实不后磊落,但周苋不管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之后,她自然也会遵纪守法的。

葛桂芬看着闺女,心里感动的要命,钱自然也是不打算收的。

又把钱塞到周苋的口袋里,“这钱你拿着花就行了。”

说着,葛桂芬又出去了一趟,等回来,手里多了几份票据,“有钱没票可不行,这些你也拿着,回头去供销社给自己买点零嘴吃。”

周苋:“……”妈真好。

她自然是没亲妈劲大的,推拒了一番,没推过她,钱和票都进了她的口袋里。

书里只说是无脑宠,但是周苋却是知道亲妈为啥这么宠自己的原因的。

她出生的时候,亲爸就当选了大队长,而且亲爸和当时的竞争对手,仅仅只有一票只差,所以亲妈坚定觉得,是自己把这份福气带到家里来的。

不过这话也就家里人知道,葛桂芬自然也不会傻到到处去说这些话,尤其是现在不兴说这些,她就更不会外传了。

但这么多年,疼闺女这事,已经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就连周苋都感叹,幸亏她三观正啊,要不就亲妈被宠爱力度,她可能不用剧情硬控,自己就飘了。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可也容易飘飘然,这不书里就被宠得把全家都连累了。

没等周苋跟亲妈多说两句呢,葛桂芬就准备走了,

“你爸他们还等着吃饭呢,我跟你大嫂得把饭送过去,你待在家里好好的。”

说着,就出去了。

周苋在屋子里,还能听到亲妈吼那些孩子的声音,让他们在家老实点,别过来打扰她,又让几个孩子吃完饭把家里的活儿干完,这才带着大嫂胡兰花拿着饭走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梦归故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