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世子妃受宠若惊[穿书](356)
所有人朝着白浪席卷的方向看去,一股不祥的预感无端将整片海岸攫住,晴朗的海岸鹰隼尖啸,音调太高,令人惊心动魄。
那只隼落下来,精准地落在水师将军其中某人身上。
鹰隼脚踝绑着蜡丸,拆开蜡丸,里头字条字迹扭曲,纸张盖着声望楼传递情报的印信。
萧烬安认出了白照影的字。
还有他所画的符号,符号是一根短竖,底下点着个圆点。
他知晓白照影必定是历经辗转,想跟他说些,无比重要的事情——
“台州告急!台州告急!!台州告急!!!”
第182章
为了让萧烬安取信, 这封信当然是白照影亲自所写。
他的妻子写字难看,被萧烬安发现, 当初萧烬安以为这是可爱的一点,哪怕白照影完全不这么想。
许多时候,白照影避免在人前写字,他会以各种借口找人代劳。
但眼前的这封书信,必定是白照影所写,因为模仿清楚娟秀的字体很简单, 模仿白照影的字却很难。
他时常缺笔少画,根本就与大部分人书写不在一个体系。
“台州告急。”萧烬安默默咀嚼着这四个字。
随行水师之中,一名颧骨被海风吹得通红的将军单膝叩首,歉然道:“四……四殿下, 末将承认向您坦白得太晚,末将其实与上京城声望楼有所联系。”
萧烬安眉梢微抬。
那名将军立刻道:“末将从未出卖过军情!声望楼有自己探听情报的手段,多数情况下,不动用末将这支!”
那名水师小将脸完全涨得通红,奋力辩解。
萧烬安凝视他, 眼神一瞬不瞬。
雪白色的浪花再度重重拍打海岸, 浪涛的声音喧哗, 衬得萧烬安的嗓音低沉冰冷。
萧烬安问:“少数情况是什么?”
小将连忙回答:“是出了必须与朝廷沟通的大事!这枚印信是真的, 这封信也是真的!末将在这封信之前,还收到几个暗桩要求接头的讯号。”
“什么暗桩?”
“楼主培养的倭寇。”
一霎时间, 场面除了滔滔海浪声外, 显得非常寂静, 也许是水声盖住了倒抽冷气声。
片刻以后,那海军小将方才描述道:“末将此前从未与他们接触过。据声望楼其他成员所说,这些倭寇是数年前, 楼主送到东瀛的一批学子,精通倭语,如今早与东瀛人没区别了。”
“你的意思是,他们也杀人,也抢夺,也贩卖情报。”
萧烬安不是在问话。
海军小将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也许来源于声望楼手伸得太长。
又也许,是萧烬安突然发现自己即将身处风暴核心时,主动调整成为更加稳重的状态。
海军小将因为此前的隐瞒不报,而深深低下了头。
“先把他带下去,”萧烬安吩咐,“再拿他的信物跟倭寇接头,带倭寇来见我。”
段莽立刻称是。
那名海军将军被两个锦衣卫带下去,当然要接受继续调查。
而段莽走后,仿佛为了配合台州告急这道消息,浪涛声越来越急,浪潮拍打海岸的次数也越来越密。
晴空被绵密的层云笼罩,天阴了。
按照他们当初预估倭寇的兵力,如果大部分都在绍兴、象山作为障眼法牵制官军的举动,机不可失,余下的上万倭寇应当立刻进攻台州!
也许正有无数只,如同蜂群般的倭船即将抵达海岸……
一名海军将军道:“台州兵力远不足以与倭寇大军抗衡。”
他的话音说罢,一部分同僚响应,另有将军想起以前的例子,建议沿海百姓全部转移。
而刚刚提到转移避难,部分将士们反应极为激烈:“不能撤离!沿海百姓撤离,就是将家业再度丢给敌人糟蹋!”
“那些跑不动的老人,妇女,襁褓里随时会哭出声音的幼儿,一旦离开家乡,命都不再是命,况且我们的船只也难以转移。”
朝廷投巨资营造的龟船,不能痛下心肠毁掉,更不能让它们落入敌手。
而如果不走,面对的即将是数倍于台州水师的敌人。
说话间段莽将两个浪人打扮,头顶顶着个发髻的倭寇带到海岸。
倭寇浑身上下,看不出半分大虞人的痕迹,开口竟是标准的上京官话。
两名倭寇急促道:“松浦春繁没想到大虞出了个主战派的继承者,集结一万五千名倭寇,发血誓荡平台州!”
“船来了,船已经要来了。”
战火燃起之前,余下的时间每一秒都比黄金珍贵。
如果要撤,现在应该下令,沿海所有村镇紧急避险。
而如果要打,海军各项军事准备都应该及时到位。
战场从未有过包赢的局面,主将只能判断输赢的概率,赌注则是全军将士的生命!
海浪的喧哗声里,倭寇为自证不断交替重复着大虞官话,和他们早已纯属运用的倭语。
海隼躁动地乱跳,忽然打开翅膀又张了张鸟喙,样子显得格外着急。
主战与主撤离派不停辩斗。
派出去联系斥候的锦衣卫迅速回馈:“四殿下,咱们平时蛰伏在水面的哨船,今日直到现在都没传回消息,我们怀疑是让倭寇做了……”
一切的声音都载着信息灌进萧烬安的脑袋。
混响像多种谷物煮成的腊八粥,彼此融合,难舍难离。
可越是混乱的局面,萧烬安竟然超出局势,感觉到了一种奇妙的镇定。
他不知道,他的小妻子居然帮他争取到,将近两个时辰的先机,然后再给他丢出个天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