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见过。”楚阿满回。
她们当然见过,否则自己怎会冒如此大险,非要找坊间的赤脚大夫?
这十数名赤脚大夫,只是打掩护,她最看重的,是这位赤脚大夫。
几年前,这位大夫的一记附子汤药,以毒攻毒,帮了大忙。
宫中的御医院不乏有技艺高超的医者,但大多怕担责,只会开些养气补血的药方,事后查验药方,都是补药,对身体无害,找不出一丁点错处。
只有民间的赤脚大夫,艺高人胆大,敢用附子以毒攻毒。
听贴身宫女来报,医者要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喂毒,被关在偏殿的淑妃嚎哭不止,传到了主殿这头。
恰恰董嫔与二皇子带人赶来,听见了偏殿的动静:
“皇儿,好像是淑妃娘娘的声音。”
董嫔同身侧的二皇子道,二皇子楚奕发问:“此处可是淑妃的长乐宫,阿满妹妹派人将淑妃软禁,这是作何?”
楚阿满想到偏殿有自己的心腹小柔在,心下稍安,面对居心不安的董嫔母子:“不劳二皇兄费心,父皇既命本宫代为监国,家国之事,自是本宫一力承担。”
想到令福公主手中的双龙符,等同于御赐宝剑,上可斩犯事的王孙贵族,下可斩佞臣小人,被董嫔母子请来的内庭禁卫军统领,抬手示意,身后的禁卫军纷纷放下武器。
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消,偏偏这时公主府的婢女从寝殿跑出,面带喜色:“殿下,刚才三皇子呕出一口血,将毒素吐出大半,大夫说脱离性命之忧了。”
算盘落空,董嫔母子面色难看到了极点。
“既然三皇子无碍,下官也放心了,这便告退。”禁卫军统领带着手下的护卫队离开内庭,很快不见了踪迹。
楚阿满没搭理董嫔母子,听侍女交代一声,入了寝殿。
三皇子脱离险境的消息传开,得到主子默许,小柔放淑妃离开偏殿。
来到主殿,正好撞到董嫔母子,淑妃不傻,自己的皇儿出事,令福公主被问责,最终受益者只有董嫔的宝贝儿子。
淑妃早就有所怀疑,皇儿身上的毒,多半是杀千刀的二皇子下的,此时见到董嫔母子,自然没有好脸色:“去去去,一帮子晦气东西,污了本宫的长乐宫。”
位份高一级,压死人,董嫔不敢不敬,唾面自干地行了礼,带着二皇子走了。
淑妃则迫不及待往寝殿赶去,这次没有宫人阻拦,见到床榻里的三皇子呼吸平缓,面色恢复正常,不用大夫说,也知道这关是过了。
她不是胡搅蛮缠之人,知晓好歹,一扭头,当即缓缓跪下。
见状,楚阿满连忙上前搀扶起人:“淑妃娘娘。”
淑妃:“今日若不是令福公主,我儿就要被歹人害死,殿下大恩大德,嫔妾铭记在心,我的皇儿将来定会报答公主。”
楚阿满听出来了,娘娘在替三皇子拉拢自己呢。
在所有人看来,她这个公主备受帝王恩宠,古往今来,受器重的太子皇子代为监国的例子,父皇都会为她打破,如果她能站在三皇子这方,胜算极大。
三皇子从娘胎里的身子骨弱,前不久淑妃特意让娘家寻了些柔顺的貌美女子,送来长乐宫教导一番,转而送给了三皇子,希望早早诞下皇孙……
楚阿满不接话茬:“大夫说三皇兄需静养,本宫不好多加打扰,本宫的贴身婢女会留在此处照看,直到三皇子平安醒来,左右不过就这三两日的事。”
亲自送公主到门口,淑妃同心腹低声道:“令福公主对咱们长乐宫不冷不热,莫非还在记恨当年本宫对贤妃做过的事。”
当年的贤妃只是先皇后宫中一介低微宫女,被酒醉的帝王宠幸,封了个昭媛,她不过言语上讥讽了几句,并未多加为难。
要说为难,先皇后做的才过分。
淑妃一点不觉得自己有错,宫女出身的公主,自己抬举,对方委实不识好歹。
心腹看穿淑妃的用意,道:“主子,真是委屈您了。”
方才那一跪,淑妃既有感激对方救下皇儿之意,也有拉拢人心的意思。
自己乃侯府之女,出身高贵,都已经下跪了,令福公主偏要端着,淑妃不会再感激对方。
淑妃:“只要对皇儿的好,再委屈,本宫都值得。”
*
按照约定,给了大夫千两银子的银票,另外吩咐公主府护卫送对方归家。
即便日后街坊邻居知晓灰衣大夫家有千两银子,顾忌着公主府,不敢乱来。
灰衣大夫明白她的用意,朝公主依仗的方向遥遥跪拜。
回到公主府,楚阿满身心俱乏。
歇了会儿,收到密信,在南山春日围猎的皇帝与宗亲世族们不日将拔营回朝。
长乐宫中发生的一遭,传入了陆太师耳中,信纸上一五一十仔仔细细道来。
阅完两张信纸,陆太师暗叹,令福公主倒是个沉得住气的,行事雷厉风行,果断有担当,有决策,就是太虚伪了。
两日后,长乐宫传出三皇子苏醒的好消息,小柔完成职责,出了宫,返回公主府。
又三日后,离开南山的皇帝也收到三皇子脱离危险的消息,加快了归京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