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小青梅,周教授拿命哄(22)
四月下旬,江城的气候回暖,陈不语穿了件轻薄的针织衫,下身是平平无奇的牛仔裤。
她在中心花园看书,喷泉旁站着一个熟悉的人,低头在打电话。
陈不语合上书本,走了过去。
等周寅之打完电话,她嘴角微扬,“周教授。”
周寅之诧异回头,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来和他打招呼。
他不是不知道,以前她看见他,都想办法躲着他。
“嗯,有事吗?”
“没。”
“我先”走了。
“假期有什么打算?”
两个人同时开口。
他指的是五一小长假。
陈不语:“回老家,看外婆。”
沐轻月家在市区,每星期都可以回去,但陈不语家在小镇里,只有大长假她才有时间回去。
和煦的日光给她的头发镀了一层光,陈不语明媚的笑让他心疼不已。
她的外婆,早就过世了。
“嗯。”
说完,周寅之就离开了。
经周寅之的提醒,她才意识到她还没买票。
回到宿舍,沐轻月兴致勃勃拉着陈不语,“语语,五一你有什么安排吗?跟我回家玩吧。”
其她人放假都会回家,只有陈不语辗转各处打工。
沐轻月于心不忍。
“不用了,我准备回老家,我好久没去看外婆了。”
沐轻月知道陈不语的外婆很早就去世了,她抱着陈不语,“好,一路顺风。”
这学期的第一个小长假终于到来,陈不语简单收拾了几身衣服,去车站坐车回家。
她从去年九月份考上大学后就没回过家,过年打寒假工,挣钱。
现在的她没那么缺钱了。
窗外的风景逐渐变熟悉,陈不语回到了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有她和外婆快乐的回忆,也有她再也不想回首的过去。
破败的院门布满蜘蛛网,门前的空地也长满了杂草,草间夹杂着漂亮的小花,陈不语没有铲除花草,只开辟了一条小路。
旁边就是小时候的玩伴的家,十几年没住人了,门前的杂草比她家还高。
那棵高大的柳树还在,树下的石桌子也在,布覆盖一层很厚的灰尘。
脑海里出现她在石桌上写作业,大哥哥给她辅导的场景。
陈不语走到石桌前,认真把桌子擦拭干净。
那几年,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院子里的草长得和她差不多高,一时半会儿打扫不完。
陈不语简单拖了地,把行李放好,去了外婆的墓地。
“外婆,我考上市里最好的大学了,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她们都很照顾我,我现在过得很开心,你不用担心我,你现在见到妈妈,一定很高兴吧。”
“我会努力学习,把家里的旧房子改造得漂漂亮亮。”
“我遇到一个很好的老师,他叫周寅之,长得帅,还是大老板,他有点凶,好多学生都怕他,刚开始我也有点怕他,不喜欢他,但后来,我慢慢发现,他只是外冷内热,刀子嘴豆腐心”
林子后,周寅之拿着一束花站在那,默默听着陈不语和外婆谈论他。
陈不语在墓地待了半天,哭了笑笑了哭,把墓地打扫干净,才离开。
等她走后,周寅之拿着鲜花站在她站的位置。
“孙奶奶,好久不见,抱歉,这些年没能好好照顾不语,让她吃了很多苦,以后,我会一直陪着她保护她,您老放心。”
周寅之把花放在墓碑前,这辈子第一次下跪,跪在墓前磕了三个头。
陈不语到家后,已经中午了。
厨房很久没开火,要好好打扫才能用。
饥肠辘辘的她打算去镇上饭店吃午饭。
她点了一份过桥米线,靠窗坐着。
热气氤氲,对面坐下一个穿黑衣服的男人。
正是饭点,陈不语不关心和她拼桌的人是谁。
她用筷子夹起一缕米线,米线太烫,她放在嘴边吹气。
抬头时,余光注意到面前的男人很像周寅之。
她定睛一看,筷子和米线掉在桌子上。
刹那间,喧嚣吵闹的人声和后厨炒菜的声音都消失了,背景板里走来走去的人群也变成透明的。
陈不语的眼中只看得见那个气质出尘的男人,他与周围的烟火气格格不入,像是初入凡间的神明。
周寅之怎么会在这儿?
周寅之没说话,从筷筒里拿出一双新的筷子,用湿纸巾擦拭干净后,放到陈不语的碗上。
“周周教授,你怎么在这?”
周寅之很随意地说:“趁放假来旅游。”
第19章 小时候的陈不语
梧桐镇山清水秀,空气很好,近些年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游客络绎不绝。
陈不语信了。
“好巧,我家就在这边。”
“嗯。”
两个人接下来没怎么说话,安静地吃饭。
陈不语早上坐车,没吃饱,一碗下肚后,对老板说:“再来一碗,多加香菜。”
大声喊完,她才想起周寅之还在,立马把翘着的二郎腿放了下来。
周寅之注意到她的小动作,面无表情道:“少跷二郎腿,容易脊柱侧弯。”
“哦。”陈不语把头低了低。
周寅之起身走到前台,回来时拿着一瓶爽歪歪和一瓶绿茶。
他把吸管插好,把爽歪歪放在陈不语手边。
陈不语内心很复杂。
不让她早恋,给她喝爽歪歪。
在他眼中,她不会是小孩子吧?
陈不语忍不住说:“周教授,我今年二十了。”
“我知道。”
米线有点辣,陈不语吸了一口爽歪歪,还是那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