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她移情别恋了(131)+番外
宫娥在桌上摆了几碗收好的露水,我率先从盘中捻出一根绣花针,屏气凝神轻轻松开指尖,绣花针稳稳落在水面,没有下沉,绣花针的影子在碗底如同云状,这是得巧的意思。
众人都纷纷笑着奉承,江采女已升为才人,性子还是一贯爽朗,对着针影啧啧称奇:“嫔妾在家里过七夕也这么玩,一次都没见过云一样的影子,皇后娘娘当真厉害。”
我还未开口,周美人道:“皇后娘娘生于西境,七夕时节娘娘的故乡也如中原的风俗一般吗?”
众人都好奇地等我的回答,她们也如周美人般想知道西凉的风俗,我缓缓道:“西凉从前也无这些习俗,更不知道七夕一说,还是太祖皇帝开国后有位公主嫁了过去,将这些风俗带到西境,姑娘们都觉得有趣,慢慢都流传下来,等本宫长大时,也都会玩这些了。”
这不是我胡编乱造,而是康米娜与我闲话时说的,有理有据,别人也挑不出毛病。
“果然我天朝教化,使四方臣民皆信服。”孟采瑶笑道,“皇后娘娘得巧,也该让我们姐妹都沾沾喜气。”
我笑着答应,看她们挨个投针。
旁人还好,飘不起来再试两次也就罢了,唯有江才人数次不中,懊恼得跟什么似的,当着我的面不敢生气,只坐着猛吃瓜果。
我想笑,又不能笑。
到底是盛夏,瓮里的冰在室外化得格外快,时间久了也热起来了,回各自宫里都得一阵,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轿可坐,正好这会头顶有一大片云遮住毒日头,我便让她们都回自己宫里歇着。
孟采瑶笑道:“娘娘预备的点心果子降温消暑,嫔妾谢娘娘的心意,先退下了。”
她们刚要离开,沈业在此时进了宫门,一院子嫔妃呼啦啦跪下请安,沈业诧异:“都在啊,起来吧。”
我道:“今日七夕投针验巧,臣妾特邀众姐妹来凑个热闹。”
沈业已看见桌上放的乞巧物件,笑着问了几句后牵着我进了芙蓉殿,嫔妃们都各自散去。
宫娥们备好热巾子候着,沈业却不接,只笑着看我,要我给他擦脸。
我接过巾子捂在沈业脸上不松手,他憋不住气往后仰,我才好好给他擦了两遍,自去洗脸。
沈业无奈,嚼着葡萄远远跟我说话:“多大的人了还这么淘气。”
我反驳:“多大的人了自己没有手。”
他笑:“妻子服侍丈夫天经地义,我平日起居都不用你操心,让你擦个脸还使坏。”
沁馨从冰鉴中拿出剥好的石榴放在桌上,我道:“那不使坏,给你尝点甜的,我亲手剥的,又冰又甜。”
石榴籽如宝石般晶莹嫣红,配上莲花状的青水晶高足盘,沈业啧啧称赞,尝了一口道:“甘甜多汁,比京郊送过来的好。”他喂了一勺在我口中:“最重要的是皇后亲手剥的,才更甜。”
我说:“最近天热都懒得走动,*你怎么还过来吃午饭,就算坐轿也够热得了。”
天热后沈业午饭在延英殿吃,只有晚上才过来吃晚饭,盛夏酷暑难熬,刚出门就浑身的汗,能少动便少动。
沈业往我身旁挨近了点:“今日七夕,我想陪你过,热就热吧,我还有东西送给你。”
说罢拍拍手,殿外的朱义送来一个锦盒,沈业脸色矜持,示意我打开。
锦盒不大,用绸子做内衬,里面是一支步摇。步摇通体白色,用羊脂玉雕成凤凰的形状,凤凰振翅欲飞分外逼真,口中衔着一串青白相间的翡翠珠,珠子仅有米粒大小,用银线穿成珠串。
羊脂玉并不难得,难的是做工精巧。
我是真心喜欢,不免含笑回头看沈业,沈业竟在认真观察我的神情,见我笑得开心,他也不由扬起嘴角,问我喜不喜欢。
我说喜欢,又去看步摇。
沈业道:“我给你戴上。”
他拿起步摇,左右看准了簪在我发间,我侧着脸稍微动动,步摇发出细碎地脆响,好似凤凰啼鸣,悦耳动听。
“还有这巧思?”我惊喜地抬眼往上,晃晃脑袋。
“前几日地方官送来的,我觉得做工不错,就给你带了过来。”沈业得意道,“你喜欢就好。”
我道:“七夕的节礼不是已经分到各宫苑了吗,你还单独给我一份,不怕别的嫔妃吃醋?”
沈业刮刮我的脸说:“节礼各宫都有,不算心意,这才是我真正想给你的。”
我难免心中震动,靠在沈业肩上久久不语。
沈业伤病未愈身体不适,今年的七夕宫宴没有再办,然而天刚暗下来,沈业居然一身亲王常服出现在芙蓉殿,说要带我出宫。
宫娥们七手八脚给我换衣裳改发髻,梳成平民女子发式。
坐上出宫的马车我才反应过来,问他干嘛突然出宫。
沈业靠在车壁上搂着我道:“之前答应你带你去逛庙会,遇刺后也没顾得上,这两日朝政不多,趁今日七夕带你出去逛逛。”
马车走了三刻钟后停下,沈业先下车,回头朝我伸出手,我扶着他的手下车,他却没有松开,牵着我在上京街头走着。
一身常服的徐津和陆越带着暗卫远远跟在我们身后,以便突发意外及时保护,其余时间除了沈业示意,都不许过来打扰。
今夜凉风阵阵,天上遍布乌云看不到一丝星光,月亮也不见踪影,只有树梢随风晃动,街旁修剪后的一排翠竹散发着草木芳香,竹叶簌簌作响。
万家灯火拼凑出安静而祥和的夜晚,我看着那些摇晃柔和的烛火肆意燃烧,我曾期待那成千上百的灯烛也有一盏为我而留。少女时期我如平常女子般渴望一生一世一双人,白头到老不相负,从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嫁与亲王,会与旁的女子分享夫君,最平凡的渴望,也成了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