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所造成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包括苏涛在内,共有六名监牧使被问斩,抄没的家产全部充归国库。
还有七名监牧使,罪责较重,抄家流放。
这些人的官职都不高,家世也不显赫,但从他们家中抄来的各种金银宝物、田产商铺,折算下来,竟有百万两之数。
除了监牧使外,还有大大小小几十名官吏也是罪证确凿。
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该贬官的贬官。
对柳世子的判决也终于下来。
柳世子原本是在工部任右侍郎,如今被贬去成都府任通判。
这一贬,柳世子就从正三品被贬为了正五品。
看似贬得不多,但一来,他这是从京官贬为了地方官,远离了权力中枢。
二来,通判是知州的副手。
而如今的成都府知州,正是景元帝的人。
最致命的是,当初因为立后一事惹恼了景元帝,柳国公就让二儿子和三儿子都上书辞了官。
如今大儿子也被贬出京,偌大柳国公府,除了柳国公这个兵部尚书外,就只剩下几个官职不高的孙子支撑着。
虽然没有伤及根基,但如今的柳国公府,确实不复霍翎刚进京时那般声势浩荡,门庭煊赫。
消息传回府里,柳世子夫人受不住这个打击病倒了。
柳世子好生安慰了妻子一番,又让人去给端王府送信。
端王与端王妃关系再不睦,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岳父被贬、岳母病倒还无动于衷。
所以得到消息后,端王赶紧带着端王妃和二儿子一起上门。
柳世子看到他们,神情很平静:“当初我上了那道请罪折子,就已经知道会有今日。阿乔,你好好劝劝你母亲,让她想开一点。 ”
“只要柳国公府还在,你祖父还在,我很快就能回京了。”
端王妃强忍泪水,连连点头,带着二儿子去后宅侍疾。
端王对柳世子道:“这件事情,本王没能帮上什么忙。”
柳世子出事后,他也试着奔走过,但收效甚微。
柳世子也是无奈:“王爷已经尽力了。别的事情,我都可以放心,唯独有一件事情,始终挂念不下。”
端王道:“岳父请说。”
“是关于阿乔的。”柳世子叹息一声,自陈不是,“这孩子被我和她娘宠着长大,顺风顺水,心气极高,所以一直迈不过心中的那道坎。”
“我说这些,不是希望王爷对阿乔低头,而是希望王爷能多包容阿乔一些。”
“渊晚那孩子在宫中处境艰难,她在府中守着渊康,心里也很苦。”
儿女都是债啊,柳世子现在深切体会到了他爹的心情。
第69章 打造骑兵的两个条件都满足……
当初,柳国公府是主动退让,主动蛰伏。
如今,柳国公府已是不得不退让,不得不蛰伏了。
柳世子拉着端王聊了一通,又好好劝了端王妃一回,最终,他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叹息。
端王膝下的两个孩子都是阿乔所出。
就算不看在柳国公府的面子上,只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端王也会保留阿乔的尊荣。
至于其它的,就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了,他这个做爹的、做岳父的也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在判决下达的一个月后,柳世子交接好手头的公事,离京赴任。
柳国公府世代尊荣,姻亲遍布,柳世子离京那日,来洛水河边送他的人着实不少。
不过来送他的人再多,依旧难掩落寞。
皇宫里,崔弘益还将此事当做趣闻,拿来讨霍翎开心。
霍翎只是笑了笑。
权力场上,风光与落寞都是一时的,只有笑到最后,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这是柳国公府教给她的道理。
“娘娘,饲料来了。”
无墨捧着一小碟饲料走了过来。
霍翎这会儿正在月漾湖边散心。
时值八月,月漾湖中的荷花都凋零了,只有长风送来桂香阵阵。
霍翎沿着湖边逛了一会儿,看到湖面上不时有锦鲤游动的身影,就让人去取了些喂鱼的饲料。
她从无墨手里接过碟子,随意洒了一把饲料进湖里。
“我第一次见陛下,就是在这里。”
“转眼间,已经两年多了。”
从她进京,再到正式入主中宫,中间过去了五个月。
入宫以后,她又花了半年时间梳理六宫人事。
再之后,何泰一案正式拉开了马政贪污一案的序幕。
此案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年零三个月,她陪在景元帝身边,看着这一案牵扯进越来越多官吏,期间也给景元帝提过不少意见。
有几个判决还是由她亲自下的。
无墨站在霍翎身后,看着原本还隐在湖水里的锦鲤,都游出水面争抢鱼饵,感慨道:“时间过得好快啊。”
霍翎将碟子里剩的那些饲料,都倒进了湖里:“陛下在哪儿?”
景元帝这会儿正在御书房里接见户部尚书。
马政贪污一案,该审的官员都审得差不多了,眼下朝廷在忙的,就是从涉案官员那里追回银两。
户部前前后后忙了许久,终于将所有的金银财宝、田产地契、商铺府邸都清点整理完毕。
户部尚书来找景元帝,一是告诉景元帝,这回国库收入了多少银两;二是旁敲侧击,问景元帝打算将这笔银子用在哪里。
景元帝翻开折子,跳过中间那一大堆详尽的罗列,直接看向折子最末尾。
这一案,光是收缴上来的现银,就超过了两百五十万之数。
即使早有预料,但当景元帝真的看到这个数目时,还是没忍住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