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14)+番外
中原皇帝不称朕,这哪个兔子受得了的。
一心只想继续修仙飞升回家,麻烦的事都有大侄子给他处理了,他确实每天就是打坐修仙,观星练剑,重新捡起以前修仙界的不同职业。
被侄子托付了皇帝的身份,他也只是觉得好奇,奔着新练个职业的心态接了的。
可是看到那个面黄肌瘦的孤女,一个这个时代千万人中的一员,他发现自己无法做到不在意。
可能是被家里和修仙界惯坏了,让他看见刘芍才想起来,饥饿,哪怕在新世纪,也依旧是地球绝大多数人的常态。
可这是不应该的。
无论是在粮食足够养活全地球人的新世纪,还是在这个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大晋,他都受不了有人会因为饥饿而死。
摸着木柩,小白缓缓吐出一口气。
“重山,掖庭那边,你去吩咐一下,不必给刘芍上镣铐,也无需监管。就把她当做一个普通宫人,派些洒扫的活。
不,让织室找人教她织布吧,学点东西。”
等登基后大赦天下,刘芍也是要回家的。
这时候的晋律里,女子是可以拥有土地的。刘家原本的土地,还有张家死光了后分给苦主的土地,她都应该拿着。
作为现在的大晋名人,刘芍拿了这些,也没人会说三道四。
但是只有她一个孤女,那么个瘦弱的身体自然是无法耕种,无论是她只收取少量租金租种给别人,还是卖了地,也不够她生活的。
没了爹娘,什么亲戚都不能太信任。至于让这么个身体都没发育好,营养不良的小姑娘,直接嫁人有个家……嗯,他倒也没那么丧尽天良。
小白想着,还是要教给她点能生活的技术,让她不论作为刘家这户人口的独苗,还是日后嫁人了,也能维持生活。
这么多天第一次得到小白吩咐的重山领了命,躬身退下,出了殿就立刻去办这个事。
皇帝记得他,也知道他在宫廷多年跟着先皇办事可靠,第一次审理案子后的后续也愿意交给他来办,这当然是让他心安。
于是本该安排自己手下去办的小事,他也要亲自跑这一趟,力求事情办的尽善尽美。
今日议事的时候他也在殿上,那些大臣后面争执辩论起来,他可是在边上把皇帝的反应看的一清二楚。
皇帝不讨厌下面的大臣争辩,但要说他对下面的观点都持什么看法……
在重山看来,他侍奉的这两个年轻的皇帝都一样,都对那些大臣们的不同看法没什么看法。
但是对杀了人的孝女刘芍,或者说刘芍这个出身卑微的百姓,皇帝都比对其他人多了很多耐心和关注。
经历过先皇登基,重山知道大赦天下是天子登基后的程序。
但皇帝保下刘芍的命不算,还能回来后也记着她这么个人,让自己去安排人教她织布,这真的很罕见。
织室的布,可是专供宫廷的。
让刘芍这么身份卑微的人能跟在织室的织女们身边学习,这份心思出现在皇帝身上,太稀奇了。
重山维持着姿势,迈着小急步往掖庭那边走,边走在脑子里思考。
他也算从小侍奉这两位皇帝的,以前的梁王虽然对下温和,但不怎么关注外面,每天就修他自己的道,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小白对人还有这样的态度。
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的,但重山眼里,孤女在下面哭泣,高坐于上的皇帝也不像是个皇帝。
皇帝不像皇帝,这话他当然没资格说,但这是藏在重山心底的异样感受。
像个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但他见过的皇帝、大臣、王公贵族,都不会有现在那位那样悲悯宽容的眼神。
第13章 登基前
回了府邸,御史中丞姚章就匆匆去了书房,让下人把他师弟和师侄们都请来。
等大家都到了,按次序坐好,姚章调动自己优秀的记忆,开始复述上午宣政殿上的一切。
他虽然也和其他人争辩的激烈,但眼角余光一直有在注意皇帝。皇帝说话不多,什么时候说话,都说了什么,他记得一清二楚。
听完姚章的复述,他师弟曹珮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开,甚至脸上隐隐带着笑意。
“师兄,陛下虽也重晋律,但仁德之心可见一二。”
按律判了不要紧,内心和行为都是把刘芍保下来了,这就够了。
姚章喝了口水,也庆幸道:“陛下师从穆侯,也不甚亲近兖州学派。”
兖州学派,认为一切都该明断于法的思想学派。
代表人物穆王孙,现已经七十多岁,曾经是武帝的老师,在武帝一统诸国后就受了侯爵退下来了。
最后出现在诸人视线里,就是穆王孙作为先帝曾是皇太孙时候的老师,教导先帝,顺便也教了当时籍籍无名的十三皇子。
谁能想到他一教个学生,还给教出来两个皇帝。
好在穆侯的这份幸运是有限的,比起曾经还偏向兖州学派的先帝,今上对学派是彻底的不偏不倚。
听完师伯的复述,跟着曹珮来的溧阳学派弟子皆是精神一振。
小弟子周沐满脸期待:“师伯,老师,当今陛下有明君之相。”
他们溧阳学派的理念就是民为重,理想是达成一个君王有德,官员尽责,百姓也能识字知礼的世界。
贵族官员们不尽责,他们虽然不能代表国家惩罚,但能有舆论攻势。
百姓不识字不知礼,他们也愿意去教,但没家底的百姓没有学习的工具和时间,这些年下来学派更多的学生都还是落魄贵族后裔,但也有真正的贫困之家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