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219)+番外
纸是一直在做,有积攒下来的现成的,看好大小尺寸,保证一毫一厘都不要浪费后就要开始写上内容。
但扶仙宫的工匠们也不是人人都识字,就算是人人识字,抄录的日历也没办法做到每张纸的字都清晰漂亮。
在毁掉了第三张纸后,重山紧急叫停了书写进度。
他需要一个,能保证所有的字在纸上都一模一样的法子。
重山苦思冥想,偶然间看见陛下给他的诏书,通过左下角那红色的印章,灵光一闪。
靠人写是没办法那样整齐统一的,那能不能把需要的内容都先堆在一起,像印章一样直接印上去呢?
想到这里,重山立刻找人开始行动。
他最先选中的材料是木头,但是用木头的话对木头品质有要求,印出来的内容也并不那么清楚。
他又换成了石头,可石头太费时间了,每一页都需要同样大小,不一样的石头,现在的人手根本做不了这样大的工作,尤其是这样的话石头都是一次性用品,下一次不能再利用。
重山又静坐下来,学着陛下打坐一般,脑子里不断寻找新的方式。
突然,他想起了陛下小时候给闵帝做的那些乐高玩具。
每个乐高积木都是尺寸相同的,但组合在一起,能拼成各种各样的不同玩意儿。他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刻印的工具多次组合利用。
想到就去做,重山先命人打造了一个日历版面大小的铜板,再把铜板分成一个个方块,于方块上刻字。
不对,不是刻,是用特殊溶剂来反向雕琢。
除了符号数字最大,其余的文字都统一大小,刻文字的铜板也统一大小,就像他少年时期为闵帝复原乐高城堡一般,重山拿起小小的方块铜板,一块块放入固定好大小的大铜板中,把大铜板填满了,就开始铺纸,印刷。
同一个版面都印好了,就把铜板扣下来,再换其他的字来组合,印下一个。
工匠们也越发熟练,在每日赶工之下,这第一批三百多本日历终于印好。
当皇帝来扶仙宫看见他印出的日历和刻录不同方块字的铜板时,直言他是天才。
现在,皇帝依然坚持他的观点,并且当着满朝诸公面,也毫不吝啬他对重山的夸赞。
“用铜板来印刷,还分好字,定好大小,一块铜板都不浪费。重山之才,孤都惊为天人!”
重山的才能配得上陛下的夸赞,他能做就是站好,不管其他人怎么看他都要直着腰板,不能在百官面前有一点露怯。
有官员也跟着夸道:“陛下慧眼识珠,能发现如此大才。”
这个时候还不同于未来,对宦官没有那么提防打压,很多宫廷工作、还有服务于皇帝生活的一系工作都是宦官负责,宦官出任一些官职也并不罕见。
皇帝说他把扶仙宫交给重山管理,现在一副大夸特夸的状态,显然是要给人奖励。
官员们不是傻子,大家摸着手里的日历,承认了重山的确是大才,这份才能指的授官封赏。
一个郎官就附和道:“如此大才,应当受赏!”
“说的对,对我大晋有大功者,应受大赏!”
小白扫视一眼众臣,朗声道:“重山,你领头造出来的纸让文字有了新的承载,发明的铜板印刷让刻书也变得简单。
令起一‘监制所’,今日起你即为监制所所长,主管全大晋造纸、印刷、书籍出版事物,愿我大晋百姓都用上新纸,换上新书。”
重山抬起双手,弯腰一拜:“臣,必会不负陛下所托,让大晋的书,全都换成纸做的!”
小白继续道:“你的功劳和文字相关,孤赐你一姓,为‘官’……”
这边君臣和睦,温情脉脉,除了个别在意重山官职的人,旁观的朝臣也都感慨明君贤臣。
手头没笔的刁无忌用脑子记录,心想到底谁造谣他们陛下不学无术的。
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仓颉的后人多是史姓、官氏,陛下赐这个姓,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他很疑惑,这到底哪里不学无术了?
“陛下,”朱平一直等到现在,他有话要说,“这一年来新增的府衙不少,如何统辖,上下权责之分,应当再议。”
小白觉得朱平说的有理,让童明去拿一张大些的纸来挂上。
那就一起来把各部门、官员等级都定下来,要改的名字也一起改了。
-
小剧场
小白:铜版印刷,活字印刷,还一个个字分好方块,定好大小,连以后书籍出版的基础字体大小都定下来,天才,这真的是个天才!
重山:不必靠陛下的荫蔽,只要陛下还是陛下,我相信自己才华,封侯这种事情无所谓,我要的是站上朝堂!
个别有心人:果然,陛下就是想要用这个纸和印刷术搞大事,管全大晋造纸印刷和出版,他这不就是垄断出版了吗!
地下,有阿飘道:这重山狼子野心
太子看看儿子: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人才?
求定想了想:一直只知道他记忆挺好,伺候人也算贴心,也不知道他还有这种能力,果然还是小叔叔慧眼识珠
心思从哪些纸张日历飘下来的武帝死亡视线看向求定:你就算不做皇帝了,教你的皇帝素质也不能丢的这么快,你听听你说的,这都是些什么啊!
第149章 新制度
商议之后,今年大晋的朝堂格局骤然变化,所有官职等级统统大变。
以丞相为首,正一品官员分别是丞相(内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三公不变,还加上司空(水利)和司长(矿产),三公已经变成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