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410)+番外
越王打开一看,密密麻麻,介绍蒸、煮、煎、炒、焖、炸、炖等不同烹饪方式的区别,还每种烹饪方式都给他写了一个菜谱。
蒸蟹、煮菜、煎鱼、炒青菜、焖肉、炸丸子、炖肉。
还在菜谱后面特地写了,美食之道千变万化,一个炒菜,不同食材都有最合适的时间,火候和翻炒的功夫决定能不能发挥出一个食材最大的优势。
光是菜,不同品种的菜都有不一样的炒菜最佳时间,他看越王很有天赋,希望越王有时间可以钻研钻研,把每种食材最佳的食用方式都补充上来。
还多赠送越王一个他亲手打的铁锅一个,希望越王为大晋的美食多加努力。
越王捏着纸,抬头赶紧问道:“陛下走之前给我留的东西放哪了!”
我要拿菜籽油来试试炒菜!
-
小剧场
越王:我的两个孩子就拜托你了,你毕竟是做叔叔的
地下的求定猛地跳起:自己的孩子自己带,我小叔叔不带别的侄子!
然后他被太子一把按住。
太子:小白是长辈,你都死了,看开点。不想想别的,也可以想想我们大晋的下任储君,怪你自己怎么不生个儿子
求定:……下任储君的人选烦恼不怪现任皇帝,已经怪到我这个先帝身上来了是吗?
第233章 越国商队
从丹阳往南继续行走,小白一行人换上了粗布麻衣,吴王送来的那些东西分一半给越王,剩下的他们带上,变装成商队,又找了个越国本国的商队,让熟人带着继续往南行走。
第五慕和第五茂两个孩子也摘下了自己的玉佩金钗,打扮成商队的一员,兴冲冲的跟着往南走。
小白问过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把换下来的衣服饰品都收好,不介意的东西,可以放进商队的货物里充点数,反正南边人也不会买。
两个孩子不服气,他们觉得自己身上的那些玉和金子贵重的很,绝对不会卖不出去。
第五茂不理解,捏着自己的玉佩,不服气的放话到:“我的这块玉,质地坚腻,雕琢巧妙,但凡有点眼光的,都能看出它的贵重,”
姐姐第五慕拿出自己的金钗,“我的金钗肯定比你的玉更受他们喜欢。”
小白的侍卫们和商队众人看见他们这么孩子气,都被逗的大笑出声。
商队主人邾苗见两个孩子不服气,解释道:“公子、女公子,这百越之地,比起玉,更爱金银,比起金银,实实在在的粮食、布料和盐,他们更喜欢。”
他当然是清楚二人身份的,只是这出门在外,不便多说,就这么称呼他们姐弟。
邾姓,一听就知道从前也是越国大姓,只是随着越国被楚国攻占,他们这些原来的越国贵族也渐渐没落。
从前是越国人自己当政的时候,大家就算都是食利阶级,多少也会想着发展越国,可是被楚国一占,比起更富裕点,还有盐场的吴,越这个穷地方楚国并不太感兴趣,也是作为楚王发配贵族的流放地。
要开发楚国也是开发他们老家的云梦泽,而不是更远的越国,因此被楚国占据的一百多年,越国就连贵族生活水平都直线倒退。
后面楚国被大晋灭了,越地也成为了大晋的地盘,但是大晋优先管理的也是原先诸国的那些大城,越地太偏,又被忽略了。
直到越王来到他的封地,带来不少金银、书籍、农人和工具,越这片地方才终于又有了动静,在越国相国的带领下开始一点点发展。
邾苗就是落魄的旧越贵族出身,他们家也和本家的朱姓关系很远了,本家还能再吴越交界地有地有人,到他们,那是光靠地都吃不饱饭,家里也没什么文化书籍,只能靠人自己动起来,跑去越和百越的交界地做生意过活。
一笔写不出两个越,百越和前头的越国往上数也能算一家,甚至现在的百越之中,有一些部落首领,往上数还是越国公卿呢。
越国被楚灭后,一些越人因不愿被楚人统治而南下。越地都经济文化倒退的厉害,更别说那些南下做回部落首领的越人了,已经是连越字都看不懂,更不要提洛阳的新洛字了。
还能听得懂互相说的话,已经是他们最后还剩的一点“祖上是一家”的体现了。
南下的越人和百越互相杂糅,他们自己没带回去什么先进的东西,反而因为缺少材料和技术工,连冶铁都是个高难度科技树,从被周天子认可的诸侯国之一的公卿贵族,倒退回擅耕种的部落。
一些本来还琢磨不想被大晋统治的越人一看他们现在的生活,立刻决定不跑了,穷死在越地那也还有个家,绝不南下去住那些破屋子。
南边落后成那个样子,那是缺粮缺铁缺人缺布,什么都缺,也就靠着些山林动物和灵芝什么的珍贵药材来和他们这些商队做交易,换点布匹和工具。
粮食是大宗商品,一买卖起来很容易被查到,等着被人找吧;至于人,敢让大晋人口外流,不说别人了,越国的相国都会来找你。
这次他们带来的货物,就是一些布和越国这两年换新农具淘汰下来的旧农具,百越人绝对会喜欢的那种。
小白牵着马,看着小路边山林上的植物,问邾苗:“邾苗你通常南下都是和哪几个部落做生意?”
邾苗立刻恭敬回答:“我们商队都是和越国南边的闽地的朱鸢部、宁海部做交易多些,他们更重农桑,和我们做生意大家也都能语言互通,对我们带来这些商品更感兴趣。”
他是不知道眼前人是什么身份的,但是见到越王和越国相国对他的恭敬态度,也见过越国越王的两个孩子管他叫小叔叔的恭敬态度,总之,就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