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418)+番外
作为大晋的豪商,他还会神乎其技的医术,这个怎么学的,也不是朱武骆能知道的,可能微生小白家传,也可能他有个厉害的大夫教他,这方面朱武骆并不了解,无从评价。
但是随着他过来蹭课,他才发现微生小白不止是医术,文字和其他东西他都会,都能教。
那些来自洛阳大才们的文章诗赋,朱武骆听得一知半解,但不妨碍他觉得那些文字组合在一起很优美,他现在还能学得会的小学数学不提,那些揭露万物本质的科学知识让他听得如痴如醉。
他还注意到,在微生小白讲这些知识的时候,那些侍卫们都只是在一边老实护卫,对这些课程半点没有想学的好奇。
而在微生小白转身之后,他的侄子侄女还会为了作业偷偷去找那些侍卫们求助,可见这些知识那些侍卫们都是了解的。
这些知识,微生小白讲起课来信手拈来,给侄儿改作业更是一眼就能看的清楚什么水平,他的侍卫们更是对此不陌生。
豪商家族的子弟,能够有这样的学识吗?
在朱武骆看来,微生小白的学识,去创立一个新的学派都不成问题了,怎么会只是给越王做个商人,为了讨好他来找草木特意跑到他们朱鸢来。
还有微生小白的侄子侄女,加上他的那些侍卫们,这些一个个对微生小白服从到不行的人,眼里对他们朱鸢都是带着高高在上的傲慢,居然只有被他们视作最高权威的微生小白,看他们的眼神反而是最平等的。
不正常,这很不正常。
朱武骆很想探究这些事背后的原因,可他作为朱鸢的王子,每天需要操心的事也不少,还要抽时间来学习,后面看见种植园里,用育好的禾苗再来插秧种植,这种很新颖的种植方式也被朱武骆暗暗记下。
一直到了八月份时候,朱鸢族人带回来了好消息,在南边靠近中南半岛的九真部找到了小白需要的甘蔗,后面又在西边苍梧部那里找到了茶。
甘蔗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到八到十个月才能成熟。
朱鸢的地盘范围,气候又热又湿,合适甘蔗生长,明年三、四月份种植了,十一、十二月份即可成熟。
他本来是想在这里把糖厂和茶场搭建起来在走的,只是按照原本计划,小白要么今年就待在这里不走了,一直到明年冬天收获一批甘蔗榨出糖来,后年再带着糖回去。
问题是明年昭明五年,洛阳学宫要开学招生,还有两个月就要到十月了,他最晚也要在九月中旬启程回去。
现在只能是他把甘蔗、茶的种植以及水稻培育实验方式都留下来,由他信任的人留在这里,看顾种植园。
他把他们商队一行人喊到了田垄上,刘德在内的侍卫们都是带出来的大晋贵族青年才俊,第五慕和第五茂都是越王兄的孩子,以后会回越国,他们知道也好,邾苗也是个嘴严能信任的人才。
八月份的晚稻稻谷已经进入了生长后期,稻穗逐渐丰满。只是稻穗都还是竖着的,小白希望它以后能重到压弯稻杆。
“你们站在上面,不用下来。”
捏着稻穗的手松开,随意坐在田垄上小白冲着他们摆摆手。
“九月就要准备启程回洛阳了,但是孤在朱鸢种植园还有很多要办的事情,需要有人在这替我看顾,你们有谁愿意留下来吗?”
邾苗咽了咽口水,他一路上虽说早就有了猜测, 但这还是第一次听眼前的人自称为“孤”,素来和善的青年一换称呼,那些被刻意忽略的某些气质就不再遮掩。
邾苗紧张的低头,但转念一想,这也是个机会。
他们邾家,曾经也是前越的贵族,现在却连洛字都看得一知半解,朱武骆和两个祭司跟着偷学长安小学文化课的时候,邾苗也是在偷摸学的。
在现在的越国,他没机会没资源学这些,回忆先祖的荣耀,谁甘心只做个行商呢。
想想天子信口拈来朱家先祖的历史,对自己祖先的事迹都不太知道,只知道祖上富过的苦涩心思,让邾苗无法再这个机会面前沉默。
他抬起双手,低头,对着天子躬身一揖。
“草民常年在越国和朱鸢往返,愿为陛下效劳。”
我就是越人,在越国和朱鸢都有点人脉,身体也适应这边的气候,陛下您想干什么我都可以的。
有人主动自荐,小白自然是愿意的,他继续说明自己的种植园以后的业务,让其他人也都清楚,要怎么管理他的种植园。
首先,他的种植园就是更大型的试验基地,先试着种甘蔗、茶和水稻。
其中,茶以后会有大晋的种植规划,现在种植园要的只是先大面积推广种植,然后他会给出不同茶叶的制作方式。
甘蔗也还是要先大面积推广种植,还要搜寻不同的品种改良育种,种植方式和后续的制糖方式他也都会给出方式。
而水稻,现在的种子已经做好了记录,以后小白会派遣长安农学基地的学生过来这里,专门为此改良育种。
茶叶和糖做出来了,直接北上运回洛阳长安,水稻除了培育,种的结果就直接种植园自己吃喝。
以后一个种植园发展起来了,就在继续找百越人租地,发展其他种植园,把茶园和甘蔗园分开,只有稻子因为是粮食,每个种植园必须都要有。
种植园的管理者要负责的,就是要看好种植园,保证小白下发的这些任务都能完成,种植园不能被破坏,还要尽量雇朱鸢人,让他们多和晋人接触。
是晋人,不是大晋越人,这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