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538)+番外
他是天子,是这几千年来唯一公认的上天之子,代天牧民之人,天下所有人,贵族、官员、平民百姓,皆是他的臣民,他绝不会因为晋人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偏向。】
天幕这句话说完,引起了所有知识分子的哗然。
“什么意思?几千年唯一公认的上天之子……那周天子算什么!?”
第五婴也被这话震慑住了。
几千年来唯一的天子,是因为他只有他是受后世之人认可的天子?
情感上他很不满,第五小白未来成了大晋皇帝,可理智上他很清楚,有一个这样受天眷顾的天子,对才统一的晋而言有好无坏。
咬着牙,他让人去阳泉宫,把第五小白接过来。
完全不知道那天子是谁的百官纷纷哑然,陛下,那天上的天子是您的十三皇子?
【大晋风云人物之贤相公孙弘】
大家没有想到刘芍的故事结束,新人物来的这么快。
宣政殿里,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向公孙弘。
你小子流芳后世,还流芳了两千多年,你就得意吧你。
公孙弘确实挺得意的,做官的谁不想流芳百世名留青史。
只是他也有些紧张,自己到底干了什么,能被后世人称为贤相?
感觉他干的,也就是正常丞相该干的事情啊,是未来的丞相都太垃圾了吗?
【要说昭明年间的风云人物,公孙丞相在我们的人气榜算是后来者居上。
从洛阳学宫地宫考古成果出来后,他的《新字旧事集》让我们更能了解统一之前那些史书不曾记载的诸国政局,和昭明年间的百官趣事。
我们先来说说,公孙丞相65岁的前半生。
他出生的时候,郑国已经没了,大晋郑人的公孙弘就在家里自己念书,大了在县里做个主簿,二十岁那年觉得自己的才能太委屈了,就收拾行囊去了晋国首都曲沃。
花钱给自己买到了个面见君王的机会后,二十一岁的公孙弘就此成了君王心腹,协助晋国一统天下。
后来又成了大晋宰相,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听上去是平平无奇,其实统一天下也有很多的事,他65岁的前半生我们不多赘述,主要讲的是他65岁之后的后半生。】
有官员感叹:“公孙丞相您,真高寿。”
都65了,这还只是前半生的,我都不敢想你到底能活多久。
公孙弘也沉默了,我居然是如此长寿之人?
【65岁的公孙弘,在永业二年,面临着一件人生大事,那就是明帝驾崩。
彼时的大晋,两年前才送走晋武帝第五婴,这位雄才大略的一统诸国之人,被百官寄予厚望登基的皇太孙第五求定才坐稳天下没有多久,就也病逝了。
而这位才满18岁的年轻皇帝,给天下留的最后一封诏书,是选择和他关系最好,唯一一位留在京中,彼时默默无闻,年纪比他还小一岁的小皇叔,梁王第五小白继承皇位。
公孙弘面临着一个选择,是选择尊奉天子遗诏,迎低调到毫无美名,甚至是不学无术的梁王为帝,还是召集年长的诸侯王入京,另立新君。】
公孙弘冷汗都冒下来了。
天幕上的后世小辈,你要干什么!另立新君,还我要做出选择,这是我能做的吗?
短短一句话透露的信息太多了。
以后皇太孙会在18岁病逝,他16岁的时候武帝去世,中间没有太子的身影,可能太子早就没了,然后其他的诸侯王还都不在京中,只有梁王一位。
只按照这些来推测,极有可能就是太子中间出事了,但是陛下依旧看不上其他的儿子,选择立了皇太孙为储君。
日后陛下驾崩,还把其他儿子们年长的都打发去封地了。
嗯,这很合理。
“崇之,你好好的给孤保重身体!”
虽然第五婴也喜欢大孙子,以后想着孙子继承大统,但是也不能一下跳的这么快,他接受不了。
然后又吩咐再派人去,把小皇孙一并接来。
虽然他也瞧不上太子以外的其他孩子,但这种时候,有一个成年并且有后代的诸侯王,显然比一个年纪更小的小白靠谱。
求定,你什么情况,皇位这东西是能看关系送人的吗!
其实结果不用猜了,就看那位从未见过的天子面容十有八九,公孙弘还是遵了明帝遗诏。
不少皇子都破防了,尤其是还尚且很有竞争意识的二皇子,第五信之。
他父皇这人干事?
老大都死了,他考虑人家儿子都不考虑自己,他到底哪里不如老大?
阳泉宫,宫人们都面色惊异,不敢去看两位皇子。
求定慢慢反应过来上面说的是什么,但是还小,听懂了不代表能理解这到底多意义重大。
一回头,就看见他小叔叔小白面无表情凝视自己,手里的柿饼都要吓掉下来了。
“小叔叔,你、你怎么了?”
小白:“在看一个讨厌的小孩。”
好啊,事情的起因居然是你呀!你还写遗诏!
求定听他这么说,眼睛慢慢红了,哇的一声就想哭,然后手里又被塞进个没见过的布偶。
他也不哭了,抓着玩偶就四处看,“这是什么?”
小白:“猫,所有人类的主人,你没见过很正常。”
旁边的重山欲言又止。
就这么个圆圆乎乎的小东西,能是所有人类的主人?
有时候十三殿下的一些冷笑话他真的听不懂。
【公孙弘做了决定,一个对我们中华文明都影响深远的决定——他遵从了遗诏,奉梁王第五小白为帝,圣天子从此出现在我们文明的重要节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