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70)+番外

作者: 酒神葡萄绿 阅读记录

穆王孙人是不在朝上,但无论在朝上的资历还是在兖州学派的资历,都没人会轻视于他。

他虽是不管事了,但到底不是个耳聋眼瞎的富家翁。大晋发生的大事,他都知道,皇帝的神异不凡,他也知道。

他喃喃道:“甘露时雨,不私一物,犯法怠慢,虽亲必罚……”

皇帝想要做的,居然是这样一个这样的天子吗?

除了关心皇帝现在的处境,和穆王孙一样,从誓言中关注皇帝意志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少学派的人听见皇帝的最后誓言,反复念叨后眼睛越发晶亮,深感这就是自己学派苦苦寻找的圣君。

已经在洛京的现在就等着皇帝回京,想好了举荐自己或熟人的一二三式,还没去洛京的人也在不犹豫了,这就出发去洛京。

燕国往下,卫国、东莱国、齐国、吴国、楚国、越国……

这些地方的诸侯王们开始先是一愣,以为自己幻听,问了左右发现大家都听到以后,一个个都变了脸色。

有和楚王一样,反应过来后脸色煞白,嫉妒又无力,最后一点不甘心也只能被迫消散了的。

有和吴王一样,看着不在意,牙关咬紧也无可奈何的。

齐王的反应最独特,就他怔愣过后狂喜,抱着皇帝传道的书不肯撒手,越发笃定跟着皇帝学修炼活久一点不在话下的。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正在蓟州的燕王。

燕王宫。

坐在殿上的燕王第五潜鱼穿着华服,诸侯王的冠冕也带的整齐,蓟州城内的燕国达官贵人都聚集在他的身边。

大家本来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焦急之色,但是忽然就听见外面传来了轰隆雷声,还有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的人声。

殿内大家都是在说着怎么应对外面,怎么会有人的声音这么清楚,还是从天上传来呢?

“相国,您听见声音了吗?”

“廷尉大人,你也听见了?”

“博士,大家都听见了……”

记住方才那声音话里内容的人仔细一想,顿时脸色一变。

第五小白,燕王之弟,蓟州……怎么会是他!

“哐啷”一阵巨响,案桌上的竹简香炉都被燕王扫到了地上,向来端着君子姿态,也算有些名声的燕王此刻眼神冰冷。

“让人去宫墙上看看,是不是寡人的‘天子’弟弟也来了蓟州。”

第63章 蓟州

随着誓言和雷声的消失,蓟州百姓们再看小白,眼里开始敬畏和惶恐。

小白手腕一转,两仪剑剑尖朝下,他手往后一伸,沾了血的两仪剑就被柳珀小心接过。

“天道为证,你们受了不公,我会为你们追讨。”

他看着面前眼神开始动摇的青年,再次问道:“你们都是谁,蓟州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包围燕王宫?”

青年干瘪的脸颊上肌肉抽动,他还没下定决心说出来,另一个年纪比他要小的少年张口喊道:“都是燕王,他抢走了我们所有人的粮食,还放了胡人进来,那些人要把我们都抓走!”

小白眼神一凛,他身后捧着剑的柳珀还有骑在马上的其他人也具是心神一紧。

“放胡人进来”,里通外敌的罪是能确定的,这也是他们来燕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匈奴那边已经和小白签了国书,面子都这样了,收国书的时候还顺便给了小白另一份燕国人的报信帛书。

就是这封信,让小白他们哪怕没什么确切证据,也当机立断全员选择快马加鞭来燕国,把人先抓了再说。

燕国不止私自放了胡人进来,疑似要把百姓抓走的事更大,晋人子民要胡人抓走,还疑似诸侯王许可,是听着都让他们血压高升的程度。

还有强征粮食。

再差的地方,搜刮百姓搜刮的什么都不剩了,也不至于刮的把百姓粮食全都拿走,没有君主和地方官会做这种竭泽而渔的事。

所以燕王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粮食,他收了粮食又都是为了干什么?

他和人群里的其他人一样,又干又瘦,浑身脏兮兮的。

小白摸了摸他被粗布扎起来的头发:“慢点,你说的什么我都会听的。”

那个一直和小白对峙的青年深吸口气,把少年拉至自己身后:“我来吧。”

他的声音还是那么干哑,讲述的事情却脉络清晰。

他叫旦,是蓟州城外一户农家的孩子,和父母村里人都生活在边境,大家每日的工作就是耕织。

每一年,都会有胥吏来他们村子,村长会带着大家称量谷子,上交粮食和麻布。

从前几年开始,每年秋收以后,那些人来收的粮食就比从前多上不少,连着两年,都是拿走他们一半以上的粮食,就留了些勉强他们饿不死的粮食。

今年秋收完,还是一样就留了些果腹的粮食,但是能勉强活着,大家也就忍了。

谁曾想秋粮收了,原本今年的徭役都服完了,却又有人召集了百姓走,旦的父亲今年已经去过了,被带走的,是他的叔叔。

只是被带走的服徭役的人一直没有回来,约莫七八天前,差役又来了。

这次他们把村里的百姓全都喊在一起,让他们把家里粮食都拿出来,只剩下一点都是全家勉强活着的粮食了,大家自然不肯。

有官兵在边上拿刀,不拿粮食的人直接就被一刀捅死了,这种恐吓之下,他们被迫拿出了粮食。

然后官兵就带着他们要往长城方向走。不止他们村庄,蓟州附近乡野的人全被带到了这里。

他们还没走到长城,远远就看见长城出现了个口子,还碰上了那些去服徭役,没有力气回来的人。

上一篇: 愿只愿他生 下一篇: 第四天灾与怪谈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