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灾与怪谈游戏(436)
“看来你已经明白了。”
耳旁又一次响起先前在海市大楼听到的神秘男声——
“任何变革的开始都会带着血与泪,两个世界的融合自然也是如此。”
“而你制作的游戏除了帮助普通人解决生存危机外,也将成为活人与死者沟通的渠道,帮助他们互相理解。”
“毕竟除了利益驱使和生存威胁,很多时候人类的斗争都是因为误解而诞生的。”
说到这儿,那声音顿了顿。
“那百分之五的进度并不只是因为那两张新手村地图,更因为你所制作的《怪谈世界》被‘现实世界’的高层和大部分普通人认同,以及里世界鬼怪NPC们对你的认可。”
第217章 终章
任务进度达到百分之百后, 苏霁便彻底开放了《怪谈世界》账号的申请权限。不必像过去那样赌运气任由机器抽选,这一次网友们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耐心等待,每个人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游戏账号。
随着玩家数量的进一步增长,继续使用封测的名义显然已经不太合适了。于是公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上线了。
在弄清楚这个副本世界真正需要的东西后, 苏霁便不再像过去那样执着于对玩家限流。也不再刻意保持空旷的地图环境以此来营造游戏的恐怖氛围。
毕竟《怪谈世界》的真相早已公之于众, 既然如此,他也没必要继续坚持恐怖游戏的“神秘感”。
更何况按照那个神秘人的说法, 活人大量涌入里世界对于消除里世界鬼怪的怨气和戾气大有好处。
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如此。
不仅是过去见人就砍的怨灵苏奇找回了理智, 就连原先气势逼人的大鬼宁雨婷如今也变得平和了不少。
虽然这其中或许也有“包治百病”的作用在。但不得不承认,活人玩家也依旧是功不可没的存在。
公测开放后, 苏霁这个“游戏策划”与749局等政府高层之间的关系也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他们不探究幕后策划真正的身份, 而他这边也在尽可能的让游戏容纳更多玩家, 帮助他们学会在灵异事件中生存。
公测开始后的一个月,现实世界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活人都成为了《怪谈世界》的玩家, 并且这个数值还在不断上升。
如今, 这些套着塑料人偶躯壳的活人早已不满足于在苏霁划定的游戏地图里探索,而是开始尝试着跨出安全区, 去往更远的地方,探索真正的里世界。
诚然,大部分人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在途中“死无全尸”,为自己接下来的复活流程造成不小的麻烦。
但也有极个别幸运儿,不仅没有死在那些鬼怪的手中,反而还在里世界混得风生水起。
甚至还有一些奇葩……哦不,大胆的玩家开始和鬼怪们称兄道弟拜起了把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鬼的地方自然也是。
按照那名玩家的说法,在做鬼之前谁还不是个人了?
不论是人是鬼,大家过得都不容易。既然如此,那又何必相互为难呢?携手共进不好么?
鬼怪们在里世界生活多年, 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弱肉强食和永无天日。冷不丁的从玩家身上感受到久违的来自人间的温暖,这样的心情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表述得清楚的。
于是,在这些玩家长久以往的真诚相待下,那些鬼怪也开始对他们产生了态度上的转变,人鬼之间的关系很快就好得像穿同一条裤子了。
除了这部分玩家外,还有另一些人甚至在探索游戏地图的过程中遇到了自己死去的亲友。
这一刻,《怪谈世界》对于这些玩家来说便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只是个单纯的生存训练工具。这里也逐渐变成了他们和逝去亲友再次重逢抒发思念之情的美好世界。
虽然外界对《怪谈世界》定位是模拟教学型恐怖游戏,但事实上有不少人通过这一游戏治愈了内心深处的创伤,完成了过去未完成的心愿,这对于玩家们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
《怪谈世界》为玩家带来了好的影响,同样的玩家们也为这个死寂的里世界带来了新的生机。
大多数人在刚进入游戏那会儿可能还有些许不适应,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完美融入了这里。
或许是因为人多势众,又或许是因为知道这里是“游戏”,自己不会真的死亡,是以如今的玩家并没有像封测时期的老玩家那样对鬼怪极度畏惧。
尤其是得知《怪谈世界》其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后,这些活人玩家便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里世界玩起了沙盒游戏。
建设城镇、探索冒险、交易经商,但凡能在MMORPG游戏中做的事,他们全都尝试了个遍。
甚至还有一些富有经商头脑的玩家伙同一些鬼怪开始在里世界搞起了阴宅生意,美名其曰为自己死后做准备。
而以黑雾城为代表的和苏霁交好的里世界势力也在不遗余力的帮助玩家更好地探索里世界。
诚然杨西和黑雾城的长老们总说艾黎不管事,但这一次也许是因为被玩家们的活力(骚操作)所打动,她竟一改先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法,开始帮着玩家们一块儿为探索里世界铺路。
诚然,黑雾城的长老们告诫过她,这样做可能会引起里世界其他几座城市掌权者的不满,但艾黎却仍是一副爱咋地咋地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