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进剧组演厨神(美食)(4)

作者: 檀前 阅读记录

巫时青从没想过自己还会有要向人证明厨艺的一天,“我真的会,如果不相信,我可以现场做。”

“行,跟我来!如果你真能做的话,我马上告诉导演,我们这部剧的厨师肯定都给你演!”

道具组女孩领着巫时青到她工作的道具间,“喏,库房的东西只有这些,我本来打算拿来做道具的,你看能做点什么吧。”

巫时青好奇的张望,道具间墙上挂满了假发和假发片,木架上分门别类摆放各种首饰、着色剂、画笔、零碎小物件,角落还放着巨大的3d打印机和切割机。

入目能用的只有工作台上的一小袋染色做彩泥没用完的面粉。除此之外,角落的框子里还有几个可怜兮兮的鸡蛋和西红柿,应该是要摆出去当道具。

这条件真是有些简陋,连锅铲都没有,厨具只有一个电动的低温小锅,里面正在隔水加热凝固的胶水,温度最高都不过45度。

道具组女孩显然也有些尴尬,她刚才一时没想起道具间没有做菜的材料。

听说厨师协会的厨师做菜都是按照厨神“青”留下的菜谱精准用量,对厨具、刀具、火焰温度、环境,包括各种食材的鲜度、产地都有严格要求。

道具间这么点东西,就算是厨师协会那些真正的厨师来了也难为无米之炊。弄得好像她是在故意为难人。

女孩不好意思地把桌子上染色剩下的面粉藏在身后,“那个…对不起啊,我忘了没有食材和厨具……”

“没关系,我可以做些简单的。”巫时青伸手接过面粉袋,又指了指角落的鸡蛋和西红柿,“这些我能用吗?”

“啊,这样都能做?呃——不是…你随便用,道具间里的都能随便拿!”

“谢谢,我可以拿出去做吗?在这里,我怕让屋子里的道具染上味道。”

女孩有些迟疑,“可以倒是可以…但是你连厨具都没有……如果在外面做不出来,大家都看到了……”

“好的厨师会因地制宜。”巫时青微微一笑。

他身上终于没有如影随形的小心疏离了,而是回归自己所主宰领域的自信与理所应当。仿佛真正的厨师就应该是这样。

可厨师明明都是按照厨神“青”的菜谱来做菜的呀……菜谱上把什么都定好了,错一个步骤味道就不对,怎么个因地制宜法?

……应该是吹牛吧?

道具组女孩想着,却还是不由自主地跟上巫时青到了外面。

巫时青捡石头,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灶台。不锈钢盆往上一架,就是他待会的厨具了。

道具组女孩不敢置信:“这么草率吗?这盆不会烧坏?”

“控制好火势就不会,反正只是暂时用用。”

巫时青回答完这句就不再说话了,他拼起一个干净案板,洗净手开始他的表演。

条件有限,他决定做西红柿鸡蛋面。

西红柿鸡蛋面听起来很家常,好似苹果在其他水果中一样。

——挑不出什么错处,样样都挺好,但就是没有食物的张力,让人没有选择它的欲望。

似乎抓一把挂面混着其他食材洒下锅,随便谁都能做出来。但要想把西红柿鸡蛋面做好吃并不容易。

西红柿鸡蛋面的口味没有红烧牛肉、炸酱豌豆、红油辣子面之流的冲击力,这样乍一看平淡的食物实际上是最考验厨师手艺的。

面的本身口感和汤汁没有到位,就与清水煮挂面没什么区别,入口寡淡,最多不过多了点西红柿的酸味。

汤汁排在第一位,要在放下面条之前调好。西红柿去皮切丁备用,鸡蛋加入适量盐调成蛋液。

热盆烧油,倒入蛋液。一般这时候要用一些猪油与植物油混合,好给没多少荤腥的面加上一些滋味,但条件有限,只有橄榄油。甚至连煎蛋的锅铲都没有。

这并不能影响巫时青这样的顶级厨师,顺意叠起一块湿帕子包住盆口隔热,抬腕一转,浅浅一层油光便均匀的滚过底部。待蛋液倒下平铺,乖巧得像是等待将军发号施令的整齐军队。巫时青颠盆,就是发布军令,被煎得金黄而不焦、完完整整构成一个圆形的鸡蛋饼在空中飞跃,“哒”,翻了一个面儿。

煎鸡蛋的香味逐渐蔓延,并不霸道,也没有过量的油烟。但就是隐隐约约的勾人,似夜探敌营那样悄悄的潜入鼻腔,勾得人心头痒痒,不断想要猛吸一口回味,越品越香。

这对常年喝营养液,吃蛋白质能量块的星际人来说是从未有过的新奇讯号,不少人寻着香味被吸引过来。正想开口询问,巫时青便冷酷无情、毫不怜香惜玉地往盆中加水,再加入备好的西红柿丁,盖上盖子等待水开,将香味彻底剥夺。

人们只能幽怨地望着他。

而专注做饭的巫时青一概无视,面粉被加水和成团在他手中揉捏。

面粉和水的混合比例要根据面粉的品种适当调整,成为柔韧又不粘手的面团状态。揉捏面团的力度要均匀,不能使用蛮力,要使用巧劲,将面团反复压扁、折叠、压扁、折叠。不能让面团中夹杂空气,否则会产生气泡,影响面团的质量。揉面的门道,就在其中。

巫时青在屋外揉面很快就吸引了更多的剧组工作人员。

“是在做什么呀?”有人好奇问。

前面闻着煎蛋香气过来的人回答:“做菜呢,你看了就知道。”

很快,聚集来的人越来越多,像一个圈一样围住了中央的巫时青,巫时青也揉好了面团,扯成长条就开始甩面。

面条越来越长,像是一条长龙在空中舞动,如臂使指,简直是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炫技表演,围观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巫时青手中的面条就越来越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