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卖椰汁成神了[天灾](124)

作者: 隆冬雪盛 阅读记录

随着等级不断上升,任务也会随之变化,当然其中最基础的任务,就是活下来。

岛上的每个人信息都已经录入小椰的系统里,江开开想要查看每个人的基础信息都很容易,普通玩家在她这里几乎可以说是半透明的。

江开开叫来她之前在船上看到的那些熟悉的朋友,卢晓晴蒋绍婕厉希云等人都依靠椰汁平安活了下来,并且很早就上了那艘船。

他们一直等待着,在此期间经过了很多小岛,可惜都不是他们想去的那个,于是他们等待着那船有一天让他们带到江开开的岛上。

最后一座岛了,就算这座岛不是江开开的,他们也必须须在此下船了。

但幸好上天眷顾,让他们平安抵达正确的地方。

再加上他们现在已经是金钱岛的员工,并且见识过江开开现在的真实力量,所以对江开开所说的话十分听从。

听江开开说要出海,厉希云第一个察觉出对方的意思,毕竟曾经管理着近千人的公司,她看向江开开,“你需要有人帮你管理这些普通玩家的话,我会是最好的人选!”

她主动自荐,“我卖出去的椰汁很多,自然等级也比其他人高出很多,有更加强大的实力也能更好地约束普通玩家。”

卢晓晴也不甘落后,她在杨爷公手底下做事,也开阔了眼界学习了不少东西,卖出去的椰汁不比厉希云少。

听卢晓晴说完之后江开开看着她俩,“那这样吧,你们各自管理一半的玩家,等我出海回来,谁管理的那部分玩家发展的最好,谁以后就负责管理岛上的事务,至于任用人手,只要合理都可以随你们安排,但某些大事的决策仍需告诉我,让我进行最终判断。”

两人答应下来之后江开开放下心来准备出海的事,其实倒也没什么好准备的。

白雾可以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天灾们又可以锁定追踪她的位置,甚至不需要用船来赶路。

夏浈同理,就是雅伊珥拉没办法跟着她们一起,只能在金钱岛海域继续沉睡。

没关系,她会把怪物的尸体带回来给雅伊珥拉享用的。

起初其他怪物看见江开开时都觉得好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虫子,居然敢跟祂们发起挑战,但很快祂们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对,这小小的虫子身边,居然还有不属于祂们任何一个的怪物气息。

主要是不讲武德,每次都被几人围殴。

裴尔多斯对此事简直喜闻乐见,早就说过怪物之间并没有人类的情感,祂很早就想把其他神全部杀死,自己来当世间唯一。

哦对了,还有雅伊珥拉,那世间唯二也不错。

祂不是那种小气的神,唯二也很不错了。

夏浈:……我真没见过比你还小气的。

加上江开开等人从旁助力,本就好战的裴尔多斯更是杀红了眼,很快地图上几乎一半有岛屿的神都被杀死。

照这样发展下去,根本就不会有第二个战争期了。

离战争期结束还有三天,江开开看着地图上所剩无几的岛屿,她现在的位置已经离金钱岛很远很远了,哪怕是白雾,回去也要花不少的时间。

她能通过小椰看到岛上的影像,在厉希云和卢晓晴的带领下,两边发展的都不错,而且侧重方向明显不同。

或许到时候可以分成两个部落,让她们分别带领,自己并不会去干涉其发展。

江开开看着地图上标注的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岛屿,“夏浈,处理完这个我们就回去吧。”

对此夏浈并没有什么异议,很干脆的同意下来。

只是白雾飘散时,仿佛感受到了海的边界,即使已经能够看到到那个岛屿,自己却无法穿透,这还是她化作白雾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江开开伸手触摸眼前这个无形的边界,白雾顺着这个边界向两边延伸,根本无法触及终点。

看来这里就是海的尽头了。

眼睛漂浮在空中一眨不眨的看着江开开,“我们回去吗?”

江开开嗯了一声表示同意,“回去吧,这里已经没有寻找的意义了。”

他们都已经被禁锢在了其中,被别人当作玩物以供赏乐,和饲养蚂蚁的生态箱也并没什么区别。

蚂蚁于他们而言是虫子,他们于世界之外的存在来说也是虫子。

就如同蚂蚁没办法逃离生态箱,他们也没办法逃离被构造出的世界。

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世界说不准会复原。

江开开想起了那个沙漏,有机会的话,她还是要去未来看看才行,看是不是如同自己所猜想的那样。

不过现在最主要的是回去金钱岛,雅伊珥拉还在等着她投喂呢。

一行人赶在战争期结束之前回到了金钱岛,岛上的一切都被安排的非常井然有序。

厉希云和卢晓晴看江开开回来,都在等待着她来判断谁能当个合适的主理人。

江开开告诉了她们自己的想法,正好也和她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个部落同时在金钱岛建立。

江开开并不担心他们之间会起摩擦,人和人之间相处,是做不到完全没有矛盾的。

事实上就算自己不去干涉,他们也会自动划分阵营,既然这样,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安排好。

假使某天两个阵营爆发出无可逆转的矛盾,江开开也不会从中干涉,那只是历史的一小部分进程罢了。

江开开就这样在岛上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雅伊珥拉吃掉了很多怪物的尸体,但却依然像个尸体一样没有醒来。

不过江开开已经不强求那么多了,只要雅伊珥拉的灵魂,能在世界之外继续操控祂的身体就足够了。

上一篇: 愿只愿他生 下一篇: 相忘于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