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请你参与我的冬天(14)

作者: 澄礼 阅读记录

高中时那些看着不声不响,成绩甚至还没她好的同学,已经开上了奔驰宝马。

而她连全款买辆最便宜的代步车的钱都没有。

难怪有句话叫,从校园里出来,原有的阶级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他们只是坐在一间教室里,但不代表他们就是一个阶层。

徐念溪看着被围着的程洵也,慢慢“嗯”了声。

能和程洵也这种人再说上话,只是因为他们曾经是同学而已。

同学关系,乍看之下不起眼。

但随着时间流逝,有的人飞黄腾达,直冲云霄,有的人碌碌无为,一眼望到头。

才懂那句,“我和他之前是同学”下种种沸腾的辛酸苦辣。

-

婚礼到这里差不多了,蔡娴娴和蒋鹏文送走宾客后,又挨个感谢过来帮忙的人。

鲁惟与比起徐念溪更擅长应对这种场合,说你们新郎新娘才是最辛苦的,别和我们客气,多年老同学了。

寒暄期间,有个胖成藕节的小孩一头撞到徐念溪身上。

小孩力道不大,再加上全身都是软肉,撞得也不疼,就是他自己屁股着地,眼眶蓄起豆包大的泪,显然摔懵了,想哭。

徐念溪扶起他,又安慰他几句。

小孩才不哭了,一步三回头地往家长那里走。

过了会儿,又跑过来。

徐念溪感觉衣服下摆被拽了下,她回头就对上一双大眼睛。小孩仰着小胖脸,塞给她糖,奶声奶气说:“谢谢姐姐,你长得真好看。”

鲁惟与看见这一幕,直笑:“溪溪,你以后有孩子了,肯定很受孩子欢迎。”

徐念溪只觉天方夜谭,笑了下,轻声道:“不会有那天的。”

-

回去还是程洵也送的。

临近傍晚七点,跨江桥上车流拥堵。

天际上漫天火烧云,江面缀满红色波光。很寻常的归家场景,更让一切显得静谧。

徐念溪看向驾驶位的程洵也,他单手松松握着方向盘,估计是等着有点无聊了,屈起食指敲了下盘面。

说起来,从高一到现在,已经十年过去了。

可能是时光流逝感太过明显,徐念溪莫名想到了高中。

和程洵也同桌的那两个星期,他们一贯井水不犯河水。

她生活节奏单一,每天在教室和家之间两点一线,最特殊的也只是和前桌的鲁惟与说说话。

至于程洵也,和她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人。

他明明入学比别人晚好几天,却以极快的速度被这个集体接纳,而且被推举成一个很受欢迎的人。

谁都认识他。

他返校以来,时常有人来他座位找他。偶尔在路上看见他,他身侧也总是围绕着不一样的人。

众星捧月得让人惊讶。

徐念溪对于他这种能力艳羡中又带了点好奇。

鲁惟与相较于徐念溪更擅长交际,拿着探听出来的消息和她分享。

“就你同桌程洵也,”鲁惟与朝她旁边座位,努了努嘴,“初中时可是干过大事。”

“什么大事?”

“他初中不是实验初中吗?”鲁惟与道,“有段时间有人常常去他们校门口堵女生。”

“这个我知道。”徐念溪初中是在二初读的,二初离实验初中不远,时常能看到几个流里流气的黄毛男生堵在实验初中门口吞云吐雾,“然后呢?”

“然后啊,程洵也和公孙修竹他们一起送他们班女生回家,送了好长一段时间。”

徐念溪眼眸睁大,惊讶又佩服:“这么厉害。”

“是吧。我要是他们班女生,都不知道多有安全感……”

也是从那时开始,徐念溪对程洵也这个人有初步的好感。

他是个很好的人,和他的笑容一样。

有被太阳直射的热烈坦荡。

但太阳也注定会折射出阴霾的贫瘠狼狈。

如同对照组,无法避免。

两个星期之后,班主任张春燕摸清班里学生的情况,换了座位,他们不再有任何交集。

直到高二那次他帮了她,他们才再次有过对话。

但从头到尾也不多。

更亲密的接触更是完全没有。

……

他们一路静默到小区附近,徐念溪没让程洵也开近,只远远让他停了,剩下的路她们自己走回去。

徐念溪揽住昏昏欲睡的鲁惟与,关上车门,和程洵也道谢。

刚准备离开,沉默了一路的程洵也忽的开口:“徐念溪。”

这是重逢以来,他第一次叫她名字,徐念溪难免愣了几秒,才回头看他:“怎么了?”

这会儿很晚了,隐隐有霜冻的吱呀声轻微地响。

程洵也半张脸隐在窗后,只看到他眼睫往下垂,打出小半片阴影。

空气安静。

良久,程洵也似是终于下了决心,抬眼看她,“我们…加个微信吧。”

徐念溪眼眸睁大了点,惊诧地说:“你要加我?”

这会儿程洵也也不犹豫了,点头得很干脆,模样还有点幼稚的较劲意味。

“对。大家都加了,少你一个很奇怪,像我排挤你似的。”

为了在婚礼上方便联系,徐念溪的确加了很多人。

少程洵也确实奇怪。

而且。

虽然她和程洵也并不相熟。

但是人都是有趋光性的。

尽管加上程洵也,他们也注定是躺列的关系。但是偶尔能通过他的朋友圈看到他的世界,也是好的。

这样想着,徐念溪点开微信二维码,“好的。那你扫下我。”

“滴”一声通过后,能看到程洵也的微信号,很大张旗鼓的:TOP-chengxun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