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平行世界不做人的日子(132)

作者: 予是 阅读记录

真是太折磨了。

除去令人压力山大的兴奋剂检测,今天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第三小组的秦楚非常幸运,那一组大多都是亚洲选手,她最终以23秒98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决赛。

也就是说,女子200米这一项有两名选手进入决赛!这可是个极大的好消息,林教练连忙打电话向国内汇报这个好消息。

两名队医帮着自家队员按摩松解,争取在明天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尤其是程帆,她明天还有任务,不仅要在早上完成100米决赛,下午还要参加女子跳高资格赛。

林教练打完电话回来,嘱咐程帆一定要好好休息,“争取再创佳绩!”

程*帆默默点头。

摄影师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吃过晚饭,程帆又去做了尿检,折腾九点多才回到酒店。洗了个战斗澡的程帆吹干头发,对室友秦楚道了声晚安,往床上一躺,飞快进入睡眠。

这睡眠质量,秦楚看着都有些羡慕,程帆不仅实力强横,还是个大心脏。

次日一早,程帆起床洗漱,吃了点早餐填肚子,同队友们一起坐上大巴车前往比赛现场。

等下她还有比赛,可不能吃太饱,会影响发挥。

今天的江城下着连绵细雨,很多人希望这场雨能够停下,可直到比赛开始检录,结束热身的程帆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来到跑道上,这场雨依旧不曾停下。

跑道上全是雨水,即便脚下踩着钉鞋,这种环境对短跑运动员也十分不友好。

雨水打到程帆露出的皮肤上,带走她皮肤上的温度,她搓了搓手,开始拍打自己身上的肌肉,拉伸跳跃。

主持人开始介绍运动员。

进入决赛的八名运动员中,有六个黑色皮肤,一个白人选手,只有程帆来自亚洲华夏。

这次她被排在第八道,这是一个边缘位置。

然而为她而来的观众却是最多的。当大赛主持人介绍到程帆时,她对着镜头指了指胸前的五星红旗,露出淡淡地微笑,全场爆发巨大的欢呼声。

没办法,华夏有钱人多,京市的有钱人也不少,在知道程帆进入百米决赛后,不少市民连夜打飞的过来,其中还包括程帆的同学,连她的舅舅也在处理完公事带着儿子赶来现场,为外甥女送上欢呼。

天上飘着连绵细雨,裁判员发出口令:

“onyourmarks。”

程帆跳了几下,双脚踩住起跑器,两手撑地,调整好姿势,视线落在湿漉漉的红色塑胶跑道上。

“set。”

“砰!”

发令枪响,运动员脚下用力一蹬,飞奔而出。也许这个雨天让众多选手担心会出意外,大家的起跑表现都差不多。

前程三十米,哥贝的克拉克一马当先,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伊瑞紧随其后,杰西卡与程帆几乎并驾齐驱。

观众席上所有华夏人的目光都落在那道鲜红的身影上。

程帆最终拿到什么名次?

途中加速,冲刺…飘落的冰冷雨滴阻挡不住程帆蓬勃的战意。

她保持自己的节奏,紧紧咬在伊瑞身后。

她们四人组成第一梯队,与另外四人拉开明显距离,

最后三十米,最后二十米…最后十米,克拉克见胜利在望,开始收力,伊瑞受到影响,速度稍稍慢下些许。

唯有程帆,她抱着对奖牌势在必得的决心,迎着风雨向前冲刺!

最后三米,程帆在加油声中大步超越杰西卡,紧随克拉克之后,与伊瑞几乎同时冲线!

谁是亚军?

林功成手指紧紧扣在栏杆上,双眼死死盯住屏幕——是铜牌,还是…银牌?

京市电视台摄影师的镜头记录程帆与伊瑞专注的目光,捕捉着教练脸上紧张的汗水,再划过华夏观众激动面庞,最后落在大屏幕上。

下一刻,镜头中的大屏幕亮出成绩

ClarkBrown11.16

ChengFan11.22

IrisSmith11.23

是程帆,11秒22,她是亚军!

“啊啊啊啊啊啊!”全场欢呼雷动,“亚军!我们是亚军!”

程帆笑容扩大,欣喜至极,伊瑞虽然很遗憾,但还是转身与程帆拥抱,程帆用力抱了回去,克拉克与杰西卡等选手也主动找到程帆拥抱,并送上祝福。

“亚军!!”林功成简直要乐疯了!他从包里拿出红旗,大喊:“程帆!国旗!程帆!”

程帆大步跑来,接过教练抛来的红旗,将这面代表华夏的旗子,披在了肩膀上!

什么是荣耀?

这就是荣耀!

程风与安秀看着这一幕热泪盈眶,林功成也是老泪纵横。

这是第一次,第一次有华夏运动员在国际短跑赛事上拿到奖牌。

程帆真正开创了历史!成为华夏、乃至亚洲第一人!

程帆高高举起国旗的画面,被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下来,第一时间传回国内。京市的宣传立刻动了起来,争取让每位市民知道这个好消息。

颁奖台上,颁奖嘉宾为冠亚季三名运动员送上鲜花,而后拿起奖牌。

轮到银牌时,程帆弯下腰,让他为自己戴上这枚银牌。

升国旗,奏国歌。

因为冠军是哥贝运动员克拉克,所以颁奖现场响起的是哥贝国歌。

程帆注视着冉冉升起的红旗,深切体会亚军与冠军的差距,心道:下一次,一定要让华夏的国歌响起!

颁奖仪式结束后,程帆再次收到尿检通知。她看了看手里的银牌,忍了!

休息室里,这枚银牌被华夏代表队每个成员摸了一遍。太难得了,即便是世青赛的奖牌,它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

上一篇: 愿只愿他生 下一篇: 迟聆